探古绘今展巴盐不朽传奇承道创新奠重盐品牌丰碑
——《巴盐》纪录片荣获两项纪录片领域国家级大奖

2019-06-20 12:39史景山康文亮
中国盐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盐业古镇纪录片

史景山 康文亮

岁末年初,重盐集团与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策划制作的《巴盐》纪录片再获两项国家级荣誉。

2018年12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荐2018年第三批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通知》(广电发〔2018〕82号)公布,《巴盐》纪录片从从全国选送的141部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优秀国产纪录片”!同批入选的还有《如果国宝会说话》《传承》《极致中国》等佳作。文件还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各卫视频道、各纪录片专业频道、各科学教育类专业频道、各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要主动选购选播总局推荐的优秀国产纪录片。

2019年1月21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巴盐》再传捷报,从参评的一千余部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纪录片”称号!同获殊荣的《与非洲同行》《记住乡愁》。该奖项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选,是我国纪录片领域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

这两项荣誉,是对《巴盐》在历史领域、专业领域获得的巨大认可,也是对重庆5000年盐业文化历史的一大褒奖。

一、《巴盐》——剪影5000年重庆盐业历史

《巴盐》纪录片共3集,每集25分钟,片名分别为“百味之主”“万灶盐烟”“千年盐路”,分别讲述盐对人类起源及人体机能的作用,巴盐对重庆历史文化起源的奠基作用,巴盐生产、运输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该片旨在用真实客观的纪录片形式,以最严谨的学术精神、最有展现力的艺术形式呈现5000年巴盐的不朽传奇,传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

人事有因革,宝源无古今。重庆是中国井矿盐的发源地,考古实证的制盐历史就已超过5000年,比四川制盐历史早3000多年。巫溪宁厂镇宝源山盐泉、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是文献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古盐泉;宁厂古镇5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完善的制盐、运盐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作坊,是世界上最早的盐都,是《山海经》记载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人间乐土“巫咸国”和“巫臷国”所在。忠县中坝遗址(中坝镇制盐遗址)被誉为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达12.5米,连续不断地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5000年古代中华文明史。云阳云安镇制盐业历经5000多年前利用天然盐泉制盐、2000多年前开凿盐井制盐两个时期,累计开凿盐井不下500口,明清之后盐产量居重庆首位。重庆市内奉节、开县、万州、丰都、武隆、城口、垫江、潼南、大足等地也有悠久的制盐历史。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盐”沿着崇山峻岭的古盐道走南闯北,沿着磅礴激荡的长江水系西上东下,畅销贵州、两湖、陕西、四川等地。早期巴人在大宁河岸悬崖峭壁上凿出6800多个石孔,架设了长达80多公里,自然落差近100米的枧竹管道,将巫溪宁厂宝源山盐泉卤水送到巫山大昌以制盐,造就了古代险峻漫长的栈道工程。水运不及之处,巴人克服艰难险阻打造了四通八达的“巴盐古道”运输网络,《中国国家地理》赞誉其为“中国第五大古道”,造就了以石柱西沱古镇、酉阳龚滩古镇、巫山大昌古镇等一大批盐运古镇。石柱西沱古镇是巴盐古道的起点之一,千百年来巴盐经长江水系运送到西沱码头,再经由数万背盐工人力转运至贵州、湖南、湖北等地。该镇因盐而起,镇中盐道从长江边垂直向上五里,梯级数千,道路两侧店铺林立,形成独具特色的“云梯街”;以还原背盐工背盐场景的西沱盐运民俗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成为重庆盐文化的一张名片。

盐是三峡地区成为中国早期人类发源地的重要因素之一,250万年前的巫山直立人是目前已知亚洲最早人类,5000多年前的巫山大溪文明就已用盐来腌制鱼类。巴盐是重庆历史文化起源的物质载体,造就了重庆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其中巫溪宁厂古镇、石柱西沱古镇、开县温泉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阳云安古镇、彭水郁山古镇、酉阳龚滩古镇、巫山大昌古镇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盐也是重庆地域美食形成的关键要素,因重庆富盐催生了腊肉、香肠、榨菜、咸菜、泡菜、腐乳等众多特色腌制产品,火锅、烤鱼、烧白、粉蒸肉等美食。

作为5000年巴盐的传承者,重盐集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重庆合川、云阳建立生产基地,开采地下3000米的天然岩盐,自主研发生产钙盐、富硒盐、晶盐等天然、环保、美味、安全的现代巴盐产品。系统打造了“天一井”“晶心”两大高认知度、高影响力的现代巴盐品牌。以“重盐配送,配送全重庆”为目标,历经10年构建了覆盖重庆城乡,辐射全国的囊括连锁商超、终端零售、食品加工、工业制造、专业批发等现代巴盐流通渠道网络。并将粮油、日化、酒水、白糖、味精等快消品引进现代巴盐盐道,更好激发盐道潜力与价值,打造“重盐云商”B2B现代巴盐销售平台,引入第三方供应商开店,有效提升上下游客户价值及服务效率,打造供应链组织者,不断地让巴盐焕发新的更大的光彩。

二、《巴盐》——聚重庆盐业各方合力

圆重庆盐业几代梦想。重盐集团是重庆5000年盐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与发扬重庆盐业历史文化是几代重盐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全国各地众多重庆盐业历史文化专家学者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迫切期望。

2016年初重盐集团与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策划启动了“弘扬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公关推广活动”,通过企业投入启动,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各专业团体人士广泛参与,以纪录片、书籍、学术研讨、征集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重庆盐业历史文化的弘扬传播。《巴盐》纪录片即是该活动最重要、最核心的展现载体,该片的成功拍摄、广泛播出和获奖,必将推动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地弘扬传播。

承主管部门指导,获产学研专业支持。为了呈现最客观最真实的《巴盐》,该片论证阶段就邀请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市国资委、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参与论证指导,重庆师范大学管维良、重庆三峡学院任桂园、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白九江、重庆三峡博物馆岳精柱、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张海鹏、重盐集团老领导陈逸根、肖楠、刘卫国为代表的众多从事重庆盐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两次专题研讨,充分听取吸纳各方对《巴盐》纪录片制作的建议与意见。在项目进行阶段,项目组实地拜访了巫溪、云阳、彭水、忠县、石柱等地的文管所、博物馆、档案馆,得到了当地政府、宣传系统、文化系统档案系统的大力支持,其中彭水县还提供了专项项目资金,筹备了《巴盐》开机仪式,该县档案局局长任永松提供大量专业资料及意见。

选国内知名团队制作。《巴盐》纪录片由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纪录片团队制作,该团队为国内顶尖纪录片团队,制作了《大后方》、《嘿 小面》、《西南联大》等知名纪录片,并参与了《舌尖上的中国》等央视纪录片项目。在《巴盐》近2年的策划拍摄制作过程中,项目团队足迹踏遍重庆制盐、运盐古迹及国内海盐、湖盐生产场景,查遍国内外相关文献著作,访遍国内外研究重庆盐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亲历者,从初识巴盐到熟知巴盐,不断感受5000年巴盐的魅力与意义,最终以大众视角、大众语言、大众体验向大众客观形象地展现了5000年巴盐的不朽传奇。

促多方媒体报道。在《巴盐》研讨立项、开机、央视首播、重庆卫视播出及本次获奖这5大关键节点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关宣传活动,在人民网重庆视窗开设《巴盐》专题宣传页,累计获得重庆卫视新闻联播报道2次,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等报刊报道7次,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华龙网等网络媒体原创报道18次,国资晓渝、重盐集团官微等自媒体原创报道8次,并获得上百次网络媒体、自媒体转载报道。

三、 《巴盐》——聚重盐集团品牌底蕴,促巴盐产品传播弘扬

重庆是中国井矿盐的发源地,重庆简称“巴”的通识、“盐巴”的口语、各类带“巴”的俗语,以及遍布重庆各地历史悠久的制盐、运盐的古镇、古道、古迹,各类与盐相关的文化民俗,这些都成为5000年巴盐的继承者与发扬者—重盐集团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产,成为重盐集团盐品牌、盐产品的深厚品牌底蕴。重盐集团已于2018年1月成功注册“巴盐”商标,抢占了5000年重庆盐业历史文化最大的品牌资产。

在《巴盐》2年多的制作及推广历程中,重盐集团不仅获得了大量免费播出及报道机会,以极低成本和极高可信度向全国人民推介了重盐集团及产品,更获得了众多长远的巨大收益:一是奠定了重盐集团品牌及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最早的井矿盐”构建品牌认知差异化,提升重盐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势能,提升了品牌形象;二是实现重盐集团与5000年重庆盐历史的深度绑定,未来对重庆盐历史的任何宣传就将成为对重盐集团的宣传;三是作为引子,吸引更多政府力量、社会力量、专家学者对巴盐的关注,推动他们通过给予政策、学术研究、出版书籍、科普讲解、系列报道等形式宣传巴盐,维持并促进“巴盐”在全市的研讨热度,实现巴盐在大众的传播。可喜的是,2018年华龙网邀请重庆师范大学鲜于煌教授开设《巴国传奇》系列微视频讲座,全方位讲解巴国,现已讲解55集;巫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文龙先生编写的讲述5000年巫溪盐业历史文化的专著《巫盐天下》也已于2019年1月出版发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也于2018年4月启动了巫溪宁厂古镇盐业遗址的考古工作。

目前,《巴盐》姊妹篇《巴盐传奇》已在CCTV-10王牌栏目《探索·发现》播出,《巴盐》也已在重庆卫视、湖南卫视播出,并分别上线央视网、爱奇艺等网络视频平台。随着本次《巴盐》荣获2项纪录片大奖,已有不少省份卫视来洽谈该片的播出事宜,我们相信未来《巴盐》将会在越来越多的电视频道播出,全国乃至全球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5000年巴盐的不朽传奇,了解“重盐集团”“天一井”“晶心”的品牌价值,重盐集团可持续发展之路将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盐业古镇纪录片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赵启三:从创造“金丝猴”到进军盐业新蓝海,七旬“剑客”为实业鼓与呼
同里古镇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