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冲突,“有”懈可击

2019-06-20 08:22边航
赢未来 2019年2期
关键词:积木小班同伴

边航

摘要: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建构与生成的作用,新的交往发展可能性孕育在游戏活动之中。但在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小班幼儿规则意识不强且高度自我中心化,时常会产生游戏冲突——争抢玩具、攻击性行为等等。本文即在《指南》引领下,在游戏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中剖析冲突本质,从专业化角度给予幼儿以支撑,为幼儿创造一个“和平”的游戏环境。

关键词:小班游戏冲突;有效策略

冲突是幼儿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产生的观点差异,是同伴间交往的方式,并非恶意地冲撞,是幼儿从“自我中心化”向“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的过程。下半学期的小班幼儿正处于去“自我中心化”的过渡发展阶段,开始从独立游戏向渴望与同伴共同游戏发展,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交往方式,极易发生同伴间的冲突。

一、冲突零距离

(一)五花八门的冲突现场

镜头一:早上八点,教室里先到的孩子率先选择了一样积木开始在桌子上玩耍了起来,一开始,孩子们自顾自地把玩着手里的积木,可随着组员的增多,积木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不一会儿,“老师!”“老师!他抢我的玩具!”。应接不暇的老师好不容易解决了这组的矛盾,那组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最终,在争吵声中早操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不情不愿地将积木收拾起来。

镜头二:收拾玩具了,“老师,有人在哭。”老师听到以后赶紧走过去了解情况,在外面排队的孩子也一窝蜂地围了过来。“他不让我去放积木,还打我。”女孩子委屈巴巴地指着另外一个男孩子控诉道。“我是小班长!”男孩子不服气,大声地辩解着,说完也委屈地哇一声哭出来。老师马上做出了判断“怎么可以打人呢”,随即带着孩子们出去排队,留下男孩子一个人在教室抽泣。

(二)原因分析

诱因一:年龄限制,自控能力不佳

小班由于其年龄小且高度自我中心化,在规则意识初步萌芽建立阶段,遇到同伴冲突,很难用正确的方法去排解,从而导致一些语言乃至肢体攻击性行为。大量研究也同样表明——当发生冲突时,互不相让的策略小班幼儿的使用率最高,威胁命令和友好的表情动作使用的均比较少。

诱因二:教师权威,介入时机不当

当遇到双方都无法解决冲突,这时候教师的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两种错误性干预介入——盲目性、功利化干预。前者指教师无法把握幼儿游戏本质,后者指当幼儿的行为与教师所预期的行为不一致时马上进行纠正。无论哪一种介入,教师所到之处,幼儿的游戏活动就戛然而止。

诱因三:家庭溺爱,滋生同伴冲突

面对现在绝大部分“多对一”式家庭教育,家长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本身就是极易发生冲突体质再加上家长们有失偏颇的“公平教育”,冲突情况就可见一斑了。

二、聚焦“点”与“线”

(一)规律点

1就不同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发生状况,同伴冲突行为均集中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

2就游戏活动各时间段中冲突行为的发生状况,幼儿的冲突行为集中发生在游戏的进行阶段。

3就同伴沖突的性别分布,同性别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远远高于异性别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男性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明显高于女性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

4就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起因,小班幼儿从总体上看争抢游戏资源是引起冲突的原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争抢游戏资源所引起的冲突逐渐减少,而违反游戏规则和干涉控制他人引发的冲突逐渐增加,游戏意见分歧、偶然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所引发的冲突也呈现递增形式。

(二)规律线

1从幼儿教育的实践来看,幼儿的游戏可以归纳为以下阶段: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2从游戏冲突的层次性来看,解决冲突可以归纳为以下方向:前期预防—教师干预—同伴调节。

三、行动在此刻

(一)开始阶段

关键词:选择

情景再现:小伊伊每天都是早早地跟坐校车的小朋友一起来到幼儿园。这天她跟同组的阿锦打算挑上一波积木。谁知两个小姑娘一个想要玩雪花片,一个则希望玩水果穿绳。双方都不愿意做最后的妥协,一时间,两个人竟一直在柜子面前互相僵持。

有效策略:争做第一,优先选择

小班幼儿面对意见分歧,通常会选择固执己见且互不退让。在这种时候传统的说教能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例如“柠檬黄小组中哪位小朋友先到教室就可以优先选择玩具或区角”这样简单直白的适合小班年龄的直观形象方法,在现实中比较能够让孩子们愿意遵守且服从当事选择。

(二)进行阶段

关键词一:争抢

情景再现:小伊伊和阿锦选择了雪花片,刚放到桌子上没多久,两个小姑娘又开始因为一片粉色的雪花片僵持不下。老师走过去查看,只见阿锦虽然委屈巴巴地噙着眼泪,可一边用一只手围住了一堆散在桌子上粉色雪花片,一边用另一只手跟小伊伊做着雪花片“拔河”。再看小伊伊,放着一筐子五颜六色的雪花片不管,偏偏要跟阿锦抢那一片。哎,女孩儿何苦为难女孩儿呢?

有效策略:提供游戏材料,数量多种类少

小班幼儿的游戏直接依赖玩具,通常是面前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因此,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而且形状相似的成品玩具,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拿到玩具,避免为玩具发生争吵,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二:干预

情景再现:有一天,天空蓝小组正在水果穿绳,也不知是谁先开的头,将两块水果穿孔穿在了一起,紧接着,就有了三块绑在一起的、四块等等。被老师发现以后立即制止,要求一块一块水果用绳子把它们身上的小圆点“乖乖”地串起来。小组成员没串几个,就感到无趣而停止了手中的游戏玩闹了起来。

有效策略:有效教师干预,每日“三”省吾身

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观照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依照《指南》给出三条教师判断自己的介入是否有效的检验方法:你的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你的介入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幼儿对你的介入是否积极响应?有了这三条自检条件,再也不怕无效介入了!

(三)结束阶段

关键词:整理

情景再現:早操铃声响起来了,能出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别提有多兴奋了。有的直接把玩具“砰”一下往桌子上一丢;有的为了图方便把没拆完的积木使劲往积木筐里按;有的甚至干脆撒手不管。

有效策略:建立班长制度,培养责任意识

虽然孩子们也知道要整理玩具,但是类似于上述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这么多孩子,老师也不可能一个一个检查过去。不如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孩子,建立小班长制度,明确小班长义务,肯定小班长权利。

四、收获装满怀

1早期预防铺垫,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人的各种习惯综合成系统,就形成了人格”。而人格往往能决定人的成败。这足以看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当孩子们哼着“好好玩不生气”,有条不紊地与同伴们进行着游戏,这已经收获了教育最大的价值。

2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一方面,在游戏过程当中,不仅仅成长的是孩子们,更多的还有老师。不仅学会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为介入幼儿游戏做准备。另一方面,提高了与配班、保育员共同配合的默契度,坚守、严守职业操守,自觉维护幼儿权益,提高保教质量。

3多彩游戏创想,推动自发游戏萌芽

在家长、幼儿、老师的集思广益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的游戏创意。把平面的“甜甜圈”变成立体三维的动物形象。同时孩子们也在现学现卖,他们开始利用普通的玩具积木,玩起了不一样的游戏。在充分自由的游戏中,学会与同伴相处。

活动是动态的,孩子是变化的,随着时代变迁,游戏的冲突肯定还会有新问题的出现。但我们相信,问题里面潜伏着巨大的价值,只要我们有心、用心,一定会趋向完善,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积木小班同伴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星钻积木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有趣的积木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