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2019-06-20 08:25马宝婵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师

马宝婵

摘 要:理想老师和一般老师的区别,在于理想老师身上具备比较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不仅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爱与平等、包容的教育观念、饱满的热情、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一些特殊的且非常重要的多元化的能力和素养。下面我会从《热血教师》、《死亡诗社》、《嗝嗝老师》、《放牛班的春天》中不同的老师形象来谈一谈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关键词:教师;《死亡诗社》;《嗝嗝老师》;《放牛班的春天》;《热血教师》

《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写出了那个年代对于教师的标准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教育行业的引领者——“教师”面临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要求,社会对教师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并且在法律中也都有所体现,教师已经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人了,师范认证中的“教师”标准则是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但是这些也只是从理论上写出了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只是有这些是不够的。

一、心怀爱与平等包容的观念

优秀的教师具有仁爱之心,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从没有放弃每个孩子,而是不断地用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唤醒每个孩子沉沦的心灵,让他们走上正途。马修老师让每个孩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给他们知错改错的机会,用宽容的心态来教育他们,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灵,让爱的阳光照进灵魂,这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育观念,对老师的教学大有裨益。

《热血教师》中的克拉克老师对学生们也充满着爱,他接手的班级,学生之间充斥校园暴力,隔阂与矛盾,他开始立下的规矩就是让学生们知道“We are family”,他将学生看做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以爱来感化他的学生,教会他们尊重每个人。

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却是一个典型的缺少“爱”的老师,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他不顾学生的安危,第一个跑出教室。这种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辩论,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舍己为学生的精神,“教师的教育实践应是蕴含德性的实践,也即是蕴含师德的实践”,[1]“范跑跑”第一时间冲出教室,这种没有师德的做法,说明他还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的心中对学生并不具备“爱”。

无论是《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还是《热血教师》中的克拉克老师、《嗝嗝老师》中玛图尔老师,他们的教学均是建立在真心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展开的,他们之前的教育者,都只是以单纯的教学为目的,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仅仅停留在校规与课堂纪律上,加上青春叛逆期,教学根本无法展开,学生也就得不到成长。而四位老师用平等与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们的人格与生活,积极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二、合理的惩罚

时下新闻中经常出现老师惩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矛盾升级,对立的局面,让人错误地以为惩罚教育是不得当的,是落后的,应该被抛弃,但是合理的教育惩罚应该与奖励一样,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合适的教育惩罚是能够降低或遏制行为的再次发生。既可以维护教学秩序,又可以促进学生改过自新。西方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一方面也不希望 “学校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之所以应该被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合理的惩罚不是违背法律、违背道德、违背教育的,不是体罚、嘲讽甚至挖苦学生,而应当是合理合法,遵从教育的目的和本质,使学生学会遵守制度,有道德,学会负责,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合适的惩罚是因人而异的,是有针对性的,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盖贺克犯了错误,马修老师停止了盖贺克的所有娱乐活动,让他到医务室去负责照顾马桑大叔直到康复。让学生学习照顾别人,使其在马桑大叔的善良中自我体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在《嗝嗝老师》中玛图尔老师多次被学生捉弄,校长实在看不下去,要让这些孩子退学,玛图尔老师却站出来,为这些孩子辩称是自己准备讲解化学课不小心爆炸,最后校长放过了他们,但是老师也承担着失业的风险,这在“命悬一线”的孩子们看来,老师承担的责任太大了,是老师解救了他们,给他们一些心灵的压力,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这其实一种合理的惩罚,也是心灵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与责任的重大。

“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当保留合理的惩罚,因为合理的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2]合理的惩罚应该是合乎法律规范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具有教育性的,真正能够起到震撼人心、自我警惕的教育目的。合理的教育惩罚的实施至关重要,陶行知有句名言“爱满天下”。 合理的惩罚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包含着爱,具有教育意义的内涵,否则既无法打动学生,也无法带给学生心灵的震颤,错误的行为无法纠正。

三、启发式教学和快乐哲学的教学理念

(一)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毫无思创性,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这与现代课堂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好的教学理念是在“当学生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变得更有用和更有趣的时候,将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非常重视教学设计,并关注学生兴趣和发展水平,采用多种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在《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则是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他逐步引导学生要敢于突破传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上課过程中他鼓励学生们一个一个站到课桌上俯视四周,让他们明白要用不同的眼光和思维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进而让学生明白,在欣赏诗歌作品时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照搬作者或者他人的见解。基廷老师先让学生们在校园里几人并列走,使大家体会跟在别人身后行走时,坚持自己的步伐、坚持自己的个性是多么的困难。同学们在行走过程中,即体会到了快乐,又受到了启发,在思考中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行动、深深体会到了坚持与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只有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信仰,才能敢于挑战权威。教育的意义在于知、在于道。

猜你喜欢
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尽责教师
教师备课“十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破解“教师的烦恼”
教师赞
不能容忍这样的教师
圆我教师梦
献给教师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