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EOB-DTPA MR肝胆特异期成像与实时超声融合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左肝管旁肝癌1例

2019-06-24 09:44彭会娟祝英乔张德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针尖肝胆消融

彭会娟,祝英乔,张德智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吉林 长春 130000)

患者男,56岁,因肝右叶中分化肝细胞癌接受右半肝切除术及TACE术后2年,本次因“右上腹不适”就诊;既往肝硬化病史5年,有肝癌家族史。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47 ng/m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超声造影:于肝左外叶与左内叶交界处探及低回声结节,约17 mm×16 mm,造影动脉期呈高增强(图1A),门静脉期呈等增强,延迟期显示欠清。Gd-EOB-DTPA MRI:肝脏表面欠光滑,肝右叶部分肝组织缺如,残肝无明显肿大,肝左叶外侧段镰状韧带旁可见结节样稍长T1稍长T2信号,最大径约1.0 cm,边界尚清,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程度减低,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图1B、1C)。影像学诊断:肝左叶肝细胞癌。多学科会诊后认为患者不适合再次接受手术治疗,遂行融合影像技术辅助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前将肝胆特异期MRI与实时超声图像精确配准融合,定位病灶后,将针尖追踪装置(eTRAXTM,CIVCO公司)固定于距消融针针尖170 mm处。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穿刺入病灶内,而后开始微波消融,消融频率2 450 MHz,功率50 W,时间510 s。穿刺及消融治疗过程中,通过融合成像实时观察消融针尖与左肝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图1D),以避免损伤左肝管。术后2个月MRI显示局部无肿瘤存活(图1E),随访2年无局部肿瘤进展或肝内复发。

图1 右半肝切除后,左肝管旁肝细胞癌,Gd-EOB-DTPA MR肝胆特异期成像与实时超声融合引导微波消融治疗 A.术前超声造影动脉期图像; B、C.术前消融治疗前Gd-EOB-DTPA MR肝胆特异期成像(B为轴位图像,C为MPR斜位图像); D.影像融合引导下穿刺进针(箭示病灶;箭头示左肝管); E.术后2个月MRI

讨论 目前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而选择正确的影像学方法引导消融至关重要。多模态融合成像为微创治疗危险部位肿瘤提供了更多机会。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能够改善肝脏病变MR图像质量,清晰显示肝内胆管走行。通过Gd-EOB-DTPA MR肝胆特异期成像与实时超声融合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可在术中清晰显示消融针与肝内胆管在三维空间中的解剖关系,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本例常规消融局部的难度在于以下各点:①肿瘤邻近左肝管,易损伤左肝管,甚至造成胆瘘;②患者右半肝已切除,以左半肝功能为主,如消融治疗后损伤左肝管,会对肝功能影响较大;③由于病灶位置特殊,易造成消融不完全。出于上述考虑,选择Gd-EOB-DTPA MR肝胆特异期成像与实时超声融合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针尖肝胆消融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消融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缝衣针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消融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