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9-06-24 08:45潘欣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扁桃体阻塞性通气

潘欣宇

(丹东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高,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有潜在的危险,然而本病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被学者逐渐重视[1]。该病可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等。对于腭咽平面为主要堵塞部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采用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valopalatopha ryngoplasty,H-UPPP)治疗。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4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应用低温、超声刀等技术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64例,其中男58例,女6例,年龄31~53岁,平均年龄42岁,全部患者术前行电子喉镜、鼻内镜等检查,并排除其他平面堵塞,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围手术期重症患者术后均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超声刀组、传统手术方法组。超声刀组男30例,女2例,年龄31~52岁,平均43岁;传统手术方法组男28例,女4例,年龄32~53岁,平均41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全麻后,并均取头低肩高位,暴露扁桃体。超声刀组:应用美国强生超声刀,切开扁桃体上极咽腭弓黏膜和双侧扁桃体,暴露双侧悬雍垂黏膜,切除肥厚的黏膜下组织和过长的悬雍垂,线缝合前后弓黏膜,并使悬雍垂成形;传统手术方法:应用常规扁桃体剥离方法切除两侧扁桃体,止血,分离前黏膜下的组织,除掉过长的悬雍垂,缝合前后弓黏膜,成形悬雍垂。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术后继发出血情况、术后创面白膜脱落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2002年全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题研讨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两组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17.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时间和白膜开始脱落时间方面比较,超声刀组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发生于肥胖人群中或中老年中,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致使患者鼾声大、缺氧、精神不振等,疾病特点是胸腹呼吸存在,口鼻气流停止[3]。对于颚咽平面为阻塞部位的患者,目前多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方法治疗,开大咽腔的左右径,和鼻咽峡的前后径,对预防鼻腔反流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会完全解决问题,且存在咽干、异物感、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刀是由刀头的超声震动后导致组织水汽化,断裂蛋白键,细胞崩解,从而产生热效应,达到边切割边止血的作用,减少初学[4-7]。本文研究发现,应用超声刀治疗的患者比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不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总之,超声刀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情况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情况

images/BZ_70_175_3054_2300_3099.png超声刀组 48.27±10.24 4.52±1.72 6.27±0.81传统手术组 84.22±10.32 56.37±8.94 5.68±0.78

猜你喜欢
扁桃体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