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心为德,育人为本

2019-06-24 17:40陈璐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品德学会

陈璐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至关重要的德行养成期。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形成对社会、家庭、人生的正确认识,它是健全人格外显的绿叶。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核心价值便是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探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阳光健康地成长。这样看来,它与心理健康教育发生光合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为健全人格的形成输送源源不断的营养。

一、投入真诚——优化心理氛围

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时,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任何人,只要企图教育说服对方,就会出现两个结局:要么一胜一败;要么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教育,让人至寒、排斥。

和谐宽松、合力向上的心理环境是满足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提高责任感和主动性,构建良好师生、生生关系的桥梁。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和谐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建设,让他们感受到情感上的满足、愉悦,同时学会沟通、关心、合作和分享。在六年级第四单元“漫游世界”第三课《文化采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适逢圣诞节,正好与课程内容一致。我早早在家亲手为孩子们制作了圣诞糖果,在欢快的圣诞音乐中以圣诞老人的身份把糖果送给了每一个学生。在溢满欢笑与甜蜜中,学生也拿出课前主动收集的大量素材,争相扮演导游角色,自信满满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文化采风。一节课寓教于乐,乐在其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心灵是一片纯净的天空,当我们真诚地投入情感,成为他们的成长伙伴,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时,他们便会积极参与课堂,乐于亲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课堂互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二、活化教材——润物细雨无声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靠生活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呢?在我们的教材中,内容非常广泛,它既指珍爱生命,自尊自强,又包含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还有热爱祖国,关爱社会,以及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对自然负责。这些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该怎样把握才能使得教育活动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用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

在四年级第二单元《公共场所拒绝危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中年级的孩子想问题还不是非常全面,他们七嘴八舌地谈着危害给自己带来的威胁,说了很多约束自己的方法。然而,生活中有些危险不是我们光约束自己就可以避免的。为此,我用手机投屏了我采集的上班途中坐公交车上的所见:因天冷不愿伸手握住栏杆的公交乘客,因拥堵而赶时间骑行在人行道上的电动车,一边开车一边拨弄手机的路人……以及网络上争抢司机方向盘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把这些鲜活的案例、场景补充为教材,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唏嘘感叹间清晰地认识到:公共场所安全事关每一个人,需要大家摒弃私心,遵守规则,及时发现,共同维护。活化教材,适时补充来自生活或贴近生活的直观媒体资源,于无声中润心育人。

三、给予赞美——激励学生自信

赞美是一种评价、一种认可、一种肯定。它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和向上。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不要吝啬给予学生赞美。有关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至80%—90%,甚至更多。

在三年级第二单元《我学会了》一课教学时,有一个环节请学生自我展示。上课时,孩子们刚开始有些放不开,担心自己说不好,演示不好。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激励,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从中获得自信。因此,我将目标锁定到一个平时比较孤僻的孩子身上。其实,他特别爱劳动,每一次拖地的活他都干得很漂亮!我在全班播放了他一个人认真扫地的小视频,动作纯熟,地面清扫得干干净净,最后他还仔细地将拖把清洗干净挂好。平时不了解他的同学自发地为他鼓起了掌,平时少有表情的他红着脸,兴奋得目光闪亮。当我问他能不能教教大家拖地时怎么握拖把既省力又好使劲时,他居然没有拒绝,而且全程演示他都没有紧张,没有结巴,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再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接下去,一个、两个、三个……孩子们争先恐后展示着自己学会了什么。在课堂评价中多一次赞美,多一点鼓励,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他们会更加阳光,更加自信!

品心为德,育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助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成长为有正气、有信心、会与人合作、悦纳自己、接纳他人的阳光少年。

作者简介: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品德学会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