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如何实现再突破

2019-06-27 12:57胥苗苗
中国船检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海事航运

本刊记者 胥苗苗

世界海事环境正迎来新的变局,这对正倾力打造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而言,除了巩固航运综合服务外,创新发展将是未来的新方向。

日前,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表示,新加坡要持续保持全球枢纽港口和国际海事中心的地位,要随着地缘政治、人口结构、科技变革和气候变化等外界环境的变化,重新思索其海事战略。再联想到今年年初英国发布的“海事2050战略”等,世界海事环境正迎来新的变局,这对正倾力打造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而言,如何实现新的蜕变,是当前上海在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需要思索的问题。

从“硬”到“软”的成功跨越

1995 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上海拉开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序幕。2009年,国务院发布《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此进入软、硬件建设并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国际枢纽港地位日益突出,集疏运体系持续优化,国际航运要素加快集聚,现代航运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最近,上海市委、市政府都在围绕全球城市进行新的布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说明重大转型势在必行。但在战略通道建设方面提的比较委婉。2018年7月出台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提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对标顶级全球城市,着力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全面增强城市的核心功能,在若干领域打造体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全球城市的定位,决定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发展方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明确提到,到2020 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事实上,从全球来看,随着全球货运中心向亚洲转移,其相关的服务要素也开始向亚洲或是远东区域转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所长张永锋认为,近年来这种转移趋势有所提速。同时,从全球来看,国际航运中心都呈现多极化、特色化特征。比如新加坡立足自身国际中转优势,围绕船舶、货物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中心,其在船舶修造、船舶经纪、船用保税燃料油、海事仲裁、海事法律、航运保险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与自身发展规律也呈现不同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呈现明显阶段特征。张永锋认为,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突出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小洋山码头开发建设、浦东与虹桥机场改扩建、邮轮母港建设、上海港“三大战略”(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国际化战略)的深化及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化等措施,仍然以硬件建设为主。第二阶段应该是软硬并举阶段,积极促进各类现代航运服务要素集聚上海,集聚航运资源、健全航运服务功能,提升航运融资与保险、海事法律与仲裁、海事教育与研发、航运咨询与信息、航运文化与会展等服务能级,形成了七大航运服务集聚区,并吸引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及世界知名船舶管理公司、行业组织、咨询机构等总部或代表处落户上海;同时硬件建设方面也步入服务能级提升阶段,例如:上海港长江战略从码头投资(点)向航运服务(线)、综合物流(面)等点线面结合转变。第三阶段应该是信息化升级与网络升级阶段,具有明显的智慧型特征,尤其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建设、智慧港口建设等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与信息化水平,同时航运企业也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升级,口岸部门的信息平台与便利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随着未来5G时代到来及全球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化不断深化,未来智慧型国际航运中心的雏形将逐步显现。另外,绿色发展也应该是智慧型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未来也将在岸电推广与应用、新能源使用、低硫油等方面建立更高的标准。

换个角度来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也可以从另外三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集聚。如何依托自身区位、经贸、产业、港口等优势,把船舶、货物、人才、资金等要素吸引过来,集聚更多企业与业务在上海生根落地。第二个维度是辐射,集聚了各项要素以后,催生出更多服务业态与服务功能,产生规模、迭代与协同效应,推进服务升级与功能提升,并形成对于其他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与影响力。第三个维度便是制定标准、提升话语权,而这需要较长的历史积淀。从目前来看,传统航运贸易模式下,很多标准与规范、法律与规则等都是沿用欧美制定的标准在运行,无论是从制度环境、商业认同、文化传统、法律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很难被超越。不过,随着信息化时代到了,很多模式与规则面临被重塑或修正,未来标准制定也需要持续创新和突破。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与新加坡相似,上海是一座滨海城市,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正如海事之都新加坡贸工部长所说的,当前,地缘政治、人口结构、科技变革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正在发生改变,要想保持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就需要跟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做出调整。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向东”的进程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国际航运资源向亚洲地区进一步集聚,其重心正在向东亚,尤其是向中国转移。上海作为国内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有能力承接世界高端产业的转移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航运服务业高端领域的转移,进而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广阔的市场与发展空间。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业内有专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是进入21世纪以来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大事件,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做好自己的事情,将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已经开始转型,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其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难以为继。长期以来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外贸出口两大动力,正在逐步收缩。因此,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扩大消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慢,外贸进口增速明显加快,这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带有颠覆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航运、航空业,并导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前期建设依据和建设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另一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的区域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长三角港口一体化进程正面临加速推进的机遇期。从中央到地方,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真抓实干的力度前所未有。2018年3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成立,标志着区域一体化推进工作已经开始从务虚、联谊,转向务实推进。港口区域一体化的外部大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带一路”倡议正稳步推进,要求各地深度融入;上海定位卓越全球城市,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逐步趋向合理,站高定位。中心城市的战略重心逐步向“走出去”转移,国内港口资源的竞争激烈程度将趋于缓和。

由此可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布局将从原来的纸上谈兵转向真正的协同发展,区域港口“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从务虚商议为主,转向务实合作为主;从各个省市各自配置航运资源,转向协同配置航运资源。洋山深水港建设将进一步加速。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国际航运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以创新引领全球

挪威咨询机构Menon Economics日前从航运、海事金融与法律、海事科技、港口与物流、吸引力与竞争力五大领域,根据24项指标评估全球15个海事城市,评选出了位居全球前五的海事之都,其中新加坡凭借航运、港口与物流、吸引力和竞争力等领域位居榜首。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中国香港和伦敦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看出,虽然上海港口集装箱吞吐规模居于全球首位,航运服务已初具规模,但某些航运服务与新加坡、伦敦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其报告《全球趋势2030》中预测,2030年的世界相比现在会有根本性的转变,新的技术、不断减少的资源和迅速增加的人口将改变全球力量对比,并引发剧烈的经济和政治变革,变革速度之快是现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将呈现全球化速度放缓,世界贸易形成平衡和开放的新格局,区域一体化程度加速。在中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经济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业地位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进行定位提升。

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走向绿色、智慧的创新发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主任宁涛认为,2030年,除了航运综合服务外,创新发展将是未来航运中心的新方向。未来国际航运中心将更具明显的创新特征。一是绿色低碳。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正加速发展,船舶燃料组合不断演变,重油(HFO)依然占据船舶燃料的50%以上,其他替代能源会有所增加。二是更加智慧。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出现智慧港口、智慧航运、智慧监管等。三是催生新型业态。未来航运大数据服务、互联网航运金融等新型业态将进一步壮大。

多式联运加快,未来国际航运中心将向着海陆空综合发展。宁涛认为,鹿特丹规则提出国际航运业要适应从港到港向门到门转变。中国的制度、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的航运中心很难复制伦敦、香港新加坡的经验,因此需要创新发展。就像鹿特丹规则所体现的,在国际贸易中货主的诉求越来越被重视。重视货主服务,推动货主向国际航运中心聚集,在聚集货主的同时,也促进航运要素向国际航运中心聚集。同时,2030年国际航运中心要转向供应链运营,这是未来发展货主服务的新要求。这或许将成为中国航运中心的破局点。

总体来看,未来的变化给新的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发展空间,各个国际航运中心向前走,都站在同一起跑线,都要面临新的选择。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用追赶方式难以在国际航运中心体系中取得应有位置,要面向未来创造新的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通过创新定位,有可能战略领先,实现跨越发展。

在港航基础设施和服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上海到2020年要成为全球先进的国际航运中心,继续向前发展,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在这过程中,创新航运服务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以货主为中心的创新航运服务体系,传统航运服务领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以创新引领全球国际航运中心体系的演进。从亚洲航运资源配置者聚集的平台,逐步引领全球航运资源的配置,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优势最强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服务于国家总体改革开放和国家新战略创新条件,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海事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浅谈2016年宏观经济与港口航运运营形势分析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十二五”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