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9-06-27 00:18冯伟新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首位,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核心素养的大目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共商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一个有创新的民族是有前途的民族,没有创新就会滞后,中华民族的能在世界崛起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孩子的启蒙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首位,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一、 设计有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意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这样,遇到疑问、困惑时,学生才会激活创新思维,沿着思维方向,开拓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设置一个“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小学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应用题型:“有一个工厂要生产出1000个灯泡,第一小组20个小时能够完成,第二个小组25个小时能够完成,问两组同时工作需要多长时间?”我问了这些问题:如果没有“1000个灯泡”这个条件,你可以解答出来吗?你有哪些更好的解题方法吗?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些规律?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进行了一次次的创新,得出了很多种解答方法。

二、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创新欲望

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的知识,老师不用给予提示,学生能自己通过书本掌握的知识,老师无须帮其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去思考,在学习中去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学习“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圆柱体,而我们只要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相乘就能得到长方体的体积,只要测出圆柱体的高和半径,也有公式可以测出它的体积。那么,对于不规则物体,我们能怎样计算出它的体积呢?现在,在实验桌上有带有刻度的方形和圆柱形容器以及刻度尺、水等。大家想一下能否用桌上的这些工具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测量计算出这个不规则物的体积呢?下面大家自己试验一下。”顿时,学生自发地凑成一组组小团队,开阔思维,相互讨论,并动手去实践操作。之后,每组派出了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探索新知识的实践中,每个人都脸上都洋溢着探索新知识的快乐,气氛相当活跃。最后,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学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加上一些创新的方法去解决以前没有讲过的问题,这不管是对于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还是创新的发散思维来说都是一种提升和发展。

三、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自古以来,就有“思考是学习的开始,而疑问是思考的前提”的说法。想要有创新,须得先有发现问题后敢于质疑的胆魄,所以要想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先鼓励学生对于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问题有疑问时大胆去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思考和聯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我们都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与老师或同学们交流、讨论,以便使他们养成遇到问题自主思考、想办法解决的习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提问和质疑,更要引导学生去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了除法之后会问老师:“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呢?”学过分式后会问:“为什么分母不能为0呢?”教师对于学生爱提问题的这种行为首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去找寻答案,或者给予一些提示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实践证明,要想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需要他们自己去质疑、深思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学生敢于提出和积极探索知识的行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要大力鼓励和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就少不了提出问题这一教学环节。它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代的课堂中几乎没有多少学生会提出质疑,不管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同学和老师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问题、疑惑的探讨,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提问题,大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尽可能地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质疑要如何培养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结合数学思维,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迪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分析问题。

四、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而在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以及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沟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来,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

(一)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自主去提出疑问,思考并与同学或老师讨论问题,积极大胆地去表现自己。

(二) 宽容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学生在探索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甚至有可能是不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打击学生,而是要宽容地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和改正自己的解法。

(三) 改变评估学生能力的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估学生的标准。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评估机制,看这个学生的平时表现,尤其是要看他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创新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大体的改革方向就是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焕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教育技术研究,2012.

[2]钱守旺.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冯伟新,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