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9-06-27 00:18何解明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六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学生自身思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使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而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使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六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比较模糊

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虽然这样满足了课程教学要求,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分延伸和拓展了教学内容,虽然这样使学生的阅读面得到延展,但是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深度不够

当前小学六年级教学的教学深度较浅,如在学习《黄河颂》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很多时间通过多媒体展示黄河美景,并且为学生播放有关黄河的歌曲,丰富课堂内容。虽然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有关草原的知识,但是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同时学生失去了解文章的时间,不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 科学地预设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缺乏生活阅历,而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变化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当前的环境影响下,教师在小学六年级韵味阅读教学当中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化特点,科学的预设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着队形,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首先,教师需要掌握班级协商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绪以及兴趣爱好等,并且更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有利于更加便利的获取预设资源,为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的预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某节课的知识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再次,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更有利于科学预设。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从而掌握课文大致内容,并且利用几句话概括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预设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高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二) 教授学生阅读方法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需要教书学生各种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事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1)粗读法。粗读,指的就是粗略的阅读,这也是课文预习的一种方法。利用粗读法,不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文本大概内容,并且自己去查字典掌握生字词。(2)通读法。通读法,指的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文章,从而加強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文章,掌握了大概内容之后,教师要想学生介绍文章背景的生平,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3)精读法。精读,就是学生详细地阅读文章当中的词汇和句子,并且引导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且反复的阅读,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而且还需要把握好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构建出一个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够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因材施教,这对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白杨》这一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关于白杨的视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其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边疆的一些风采,让学生能够对白杨生长的图像进行较为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引出借物喻人的手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阅读了书本中的白杨与眼中所见的白杨之后的感想,进行思想的交流与分享。并让学生进行自主理解,使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深入体验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四) 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六年级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改变之前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于阅读教学的创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的合作。例如:在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摒弃一贯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各个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自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是想要通过坐轮椅的卖书人,来传达出人心的善意,以及人们心灵的美好。而且学生还可以体会出作者当时无钱买书的窘境以及渴望学习的心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等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有效活跃教学的氛围,可以是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五)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利用课内文本阅读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还需要结合课外阅读和兴趣阅读,教师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指导学生实施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范畴不断拓宽,这样学生就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使自身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我结合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阅读教学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武青.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2]陈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J].课外语文,2018(15).

作者简介:

何解明,湖南省永州市,湖南永州道县祥零铺新车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六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六年级几何应用题教学随想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