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突破技巧例谈

2019-06-27 00:18黎昌富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应用题小学数学

摘 要:应用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数学的知识点安排在一定的数学情景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应用题在数学中属于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突破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点之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知识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应用题就是数学知识运用的一类题型,它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将学生所学的一些知识点放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应用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觉得应用题的难度较大,学习兴趣较低。做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也有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通過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对于应用题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打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审题是最关键的,学生只有搞清楚了题目的具体含义,才能更好地理清解题思路,顺着解题步骤得出答案,要想正确写出解题步骤,就要仔细读题,弄清楚题目要求是什么。如果学生对题目内容一知半解,那么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粗枝大叶,草草地读一遍题目就开始做题,这样就很容易出错。在数学中,有很多应用型的题目都是看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有很大的差距的,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的内涵,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说,在学习了有关于乘法和除法相关的知识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应用型题目:1. 9是3的几倍?2. 9的3倍是多少?这两个题目看起来是一样的,数字也是一样的,但是解答起来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仔细甄别,分清楚这是关于乘法还是除法的计算,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题,并努力记住题目的含义和要求,然后抽学生起来表述题目内容。这种方法就强迫学生去熟悉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思考、看清题目要求。这个过程虽然一开始比较艰难,但是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之后,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就迎刃而解了。在审题方面,除了理清楚题目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分析甄别能力,防止胡乱猜测。应用题最怕的就是学生依靠主观意志去思考,忽视题目的客观要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中有很多有用信息,也有一些和题干无关的干扰信息,学生要仔细甄别,顺着题目要求来,筛选一些有用信息。比如说: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600千米,照这个速度下去,这辆汽车6小时行多少千米?这个题目中,要求的是汽车6小时行多少千米,根据题目的第一句话就可以算出它一小时行多少千米,然后再乘以6,就可以得出它6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而“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00千米”这个信息是跟题目无关的,完全是干扰信息。学生在学习中就需要仔细甄别,认真筛选,去除一些具有干扰性的信息,这样才能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二、 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题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数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对概念,它们分别占据了数学学习的半壁江山。“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沟通数学中这两大部分的桥梁,它能够实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将“数”转化为“形”,也可以将“形”转化为“数”,根据具体的需要将二者进行合理的转化,可以将复杂的、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直接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想。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汽车行驶的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一些复杂的题目进行有效转化,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又经过4小时,甲车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求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在这个题目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其中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但是如果学生将两辆列车的行驶路线画出一个图,用图表示出相关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将“数”转化为“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了在汽车行驶方面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其他很多方面也有使用。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 结束语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应用题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考察,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建平.从实践的角度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J].速读(中旬),2018(9):49.

[2]黄妹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598-599.

[3]滕义君.语言因素对小学数学应用题难度的影响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3):87-88.

[4]田站力.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179-180.

作者简介:

黎昌富,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县沙坝乡西清小学。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应用题小学数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