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9-06-27 00:18刘燕萍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摘 要:从小学学科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数学学科不容乐观很多小学生比较头疼数学且对其抱有排斥性的学习态度,究其根源就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不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革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有效性;策略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否定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沉闷缺乏活力。而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性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数学课时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 改变小学生数学学习难问题的现实性要求

目前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难是最为让他们烦恼的事情,他们不能够有效地运算,也不能把握数学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有效阅读。对于这一现状进行追究,会发现是由小学数学教学的无效性引发的,一些教师只注重教材内容的灌输讲授,至于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不予关心,导致许多小学生不能够挖掘出内在的客观学习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数学难问题,应该以数学教材内容和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为依托,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小学数学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小学生渴望轻松有效学习数学的个体性诉求

小学生还处于童年成长阶段,他们具有好动活泼、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成长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的僵硬化识记和应用学习,忽略了小学生特有的身心成长规律致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处于一种抗拒学习状态,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数学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实本质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反而随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加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抗拒性加大,最终不利于他们提高数学学业成绩。因此,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遵循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统筹优化组合教学活动,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生活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学思想

虽然数学理论知识过于高度概括化和总结化,但是其根源服务于一定的生活实践活动。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及数学能力正处于不断开发和培养阶段,他们不可能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实践活动的紧密关系,也不能够从根源着手去拓展其数学思想,进而实现数学学习的突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生活化教学活动,借助于生动的生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思想。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这一课时教学活动时,首先数学教师让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进行基础性阅读,形成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初步认识。而后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对传统僵化性识记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师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们从生活场景中去感受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各自的特点。数学教师运用图片工具把包含有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具体化生活实物场景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去找一找匹配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特征的生活实物有哪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化地调动起来,他们集中精力去观察、分析、判断和选择生活实物。当浏览完图片,学生就指出:“一定刻度的尺子、线段、棍子等是线段,主要是因为两段有端点和数值;两端没有刻度或数值的线就是直线了,可以是任意的;电灯、手电筒或路灯等发射出来的光就是射线,以一个端点向四周无限延伸;OK的手势、张开的钳子及镊子等是一个角,是射线加一条边形成的”。显然,通过生动生活实物观察,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认知把握上升到空间思维,看到生活实物就能够与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形成一一对应,且记忆深刻牢固。尤其是通过此教学策略,学生逐渐学会了从生活实践角度去思考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了。

(二) 游戏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浓厚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儿童成长天性决定了他们对活动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一旦教学活动带有游戏色彩,无论学科内容多么深邃难懂,小学生都愿意参与去探究内在规律。为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在游戏活动的感召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把学生的数学學习潜力挖掘出来。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一)》这一课时教学活动时,首先数学教师让学生先了解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方向和定位以后,采取游戏形式巩固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和应用。而后数学教师分别轮流挑选一定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位置与方向展示游戏活动,要求学生组成一对一活动伙伴,其中一个伙伴发号位置与方向施令,另一个小伙伴去完成相应的施令位移,还要求发号施令的小伙伴能够给予对方指正。这样的教学模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们怀着欣喜和好奇心踊跃参与。随着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再加上游戏活动双方同学的互为指正,学生们很快掌握了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方向和定位,数学教师无论怎么发号施令,学生都能够正确指向和定位。

三、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生渴望解决数学学习难问题的个体性诉求,更是小学数学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教学要求。只有小学数学教师坚持现代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有力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最终确保小学数学教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义.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7(36):188.

[2]留燕婷.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7(6):215,217.

作者简介:

刘燕萍,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白塔小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