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

2019-06-27 00:18张俊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思考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存在的现实问题,来满足小学生对于周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科学知识往往是抽象而枯燥的,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怎样把科学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对策;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小学科学课程上实施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们在小学学习阶段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贴近生活的现实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科学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好。

一、 小学生活化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 促使科学与生活的融合

科学与学习不是两个割裂的部分,它们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有效地结合科学学习与生活,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去运用科学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的“死知识”里,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可能性,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学习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可以去更好地适应生活,所以说,任何教学的源头都是生活,进行生活化科学教学也是刻不容缓。

(二)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尤其是像五六年级这样的高年级的课堂中,学生能否学会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大多数都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只是关注把书本上的要点尽可能完整的输送给学生,而不是去努力把那些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转换成生活化的例子来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长期这样下来,大多数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慢慢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活化科学教学则可以结合实际,更为贴切地传授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 提高课堂活跃性

现如今很多小学课堂都是死气沉沉的,越来越多的同学不愿意去积极思考,积极配合老师,踊跃回答问题。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学生的玩心比较重,很难静下心来去深入学习书面化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也只能有个浅显的认知,这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的效率也会降低不少。但是如果让科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用生活中容易见到,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讲解,效果就会好得多。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中,可以让每位同学都去观察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更加直观有效,也更方便大家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五、六年级是小学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习惯与正确认知的重要时段,所以一定要重视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二、 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一) 课堂教学生活化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展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亲身实践体会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把很多生活情景都搬到课堂中来,让大家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来思考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图片与视频来加强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效率水平,十分难得。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的时候,可以通过加热开水壶中的水让同学们观察到水蒸气,可以让大家把一杯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观察冰的状态。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与相关短片来辅助讲解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 科学探索生活化

对于五、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对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是有很大益處的,而且他们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思维方式也会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勇敢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与环境》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亲自选取一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动物,然后去连续观察它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方式并做相应科学的记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结论才会更加印象深刻,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三) 课后作业生活化

很多时候,教师都会通过布置大量课本后的练习题来让同学们掌握今天所学过的知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毫无益处的。因为有的时候大量的书面作业会对学生造成一定负担,从而影响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有时候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让他们观察某一种昆虫形体结构,生活习惯以及存活时间,最后让他们写出或者直接口头表达出他们的收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得出的结论才是让人信服、印象深刻的,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 鼓励提出问题

其实表达对于学习是意义重大的,只有善于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有所新发现的过程,老师讲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发现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是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就要勇敢提出来,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去认真思考。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都可以表达出来那么大家都能获得更多不同的想法,都能再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获益匪浅。教师也要大力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效果更好。

三、 总结思考

总的来说,进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很好地结合科学与现实生活,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与思考并不断进步,以此有效提高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的学习,发现科学的魅力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让学生未来可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鸿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新一代,2018(3):118.

[2]刘伟.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祖国,2017(2):264.

[3]李群义.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

作者简介:

张俊,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生活化思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