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27 00:18张琴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充分利用数学教学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具操作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简单化,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深化知识。但学具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内容选择操作的学具。”

关键词:教学具;数学教学;充分利用;有效作用

教学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学具操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要善用教具、学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孩子快速进入教学角色,从而使孩子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致使孩子自己愿意学并学好数学。

一、 利用教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利用教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这样做: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教学进程又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在教学《可能性大小》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自制两个大转盘,呈现如下两个转盘:

师:你喜欢哪个转盘,为什么?学生学习兴趣顿时被调到起来,师再追问如果你是商城經理你会选择哪个转盘作为抽奖转盘?这个转盘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面积大转到的可能性大,面积小转到的可能性小,真是一举两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思考的大脑去发明创造出各式各样、新奇独特的教具,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妙处。既体现了自制教具威力,又使孩子在无意识中学到很多知识。

二、 留给学生足够使用教学具的空间

在操作实验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有的教师没让学生充分考虑就及于得到答案,这样给了空间也是枉然。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给学生同样大的正方形形纸片问:“你能折叠出这张纸的1/4吗?”学生很快把自己的折法展示出来,如图:

教师问: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都能表示1/4呢?经过思考一位学生自信地告诉我:“只要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不管怎样折,每一份都表示1/4”学生既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我乘胜追击问:“用你自己准备的纸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1/2,1/3,1/5……等”,看着学生折出的美丽的图形,我接着问:“谁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呢?”同学们跃跃欲试:

学生1:“妈妈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占苹果总数的1/4。”

学生2:“我们班有40人,我占全班人数的1/40,女生有17人,占全班的17/40。”

学生3:“学校有25位教师,男教师占全校老师的8/25。”

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深受感触,课堂上必须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们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同时也领悟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三、 有效把握教学具教学的时机

课堂教学中,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设计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本内容学具让学生充分感知操作过程,并能边摆边讲,培养思维能力。

四、 注重教学具的课内外有机结合

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如“认识厘米”时,课内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可见,合理适用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 合理选用教学具参与教学

教学中,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做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总之,应用学具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地把握学具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学具,发挥其最大功效,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如何恰当地使用玩教具促进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15-16.

[2]王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科教文汇,2009(1):61-62.

作者简介:

张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一小。

猜你喜欢
充分利用数学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的思考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从“紧缩加强”到“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