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对比性探究教学

2019-06-27 00:18郑春艳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点内容,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错误。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对比性探究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以旧引新,掌握新知识。对比性探究之扩展性探究能促进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比性探究之巩固性探究能促进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本文就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对比性探究教学法,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解答应用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对比探究

小学数学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简单应用题的延伸和扩展,又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开端,在整个应用题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力争使应用题教学有一个新的突破。现我就自身教学经验谈谈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供老师们参考。

一、 进行对比性探究,促进知识迁移

一步应用题有两个直接的已知条件,当一个直接条件转化为间接条件时,一步应用题就转变成了两步应用题。这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部分学生又往往不能直接理解这种联系,并运用它去学习掌握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个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以教学准备题为基础,逐步改换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尝试探究,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化对新旧知识联系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如教学:(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这是学生已学过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做的方法(要求还剩多少个?用商店里皮球的总个数减去卖出的个数),再把商店里的皮球总数这个条件变成间接条件,把该应用题改写为:(2)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 个,还剩下多少个?

让学生根据(1)题的解题思路探究试解这道题,教师引导学生比较(1)、(2)两题有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启发学生思考:“要求还剩多少个,能够用题里的两个已知条件直接算出来吗?”“为什么不能?”“应用题里的哪两个条件可以算出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该怎样算呢?”让学生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分析推理,从而领悟到必须分两步计算的道理和方法。这样,用原有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比较中进行尝试探究促进知识迁移,由掌握一步应用题到掌握两步应用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进行扩展性探究,促进思维训练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解同一问题的途径,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能使他们产生对一题一解不满足的心理和寻求多样解答以及从中找出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的欲望,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尝试探究。先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编出一道应用题:妈妈买回12个苹果,给小英4个,给小方5个,还剩多少个?鼓励学生想出两种解法。有少数同学除了能用才学习的那种用连减法外,还用先加后减的方法算出了还剩3个苹果,老师就指名他们说出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即先算出一共给出多少个苹果,再用苹果总数减去一共给出的苹果数,就是还剩下的苹果数。这时,再让学生想一想例3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试做。大部分同学能根据口答应用题的第二种方法,做出例3的第二种解法。这样,使学生在参与解题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展开了思维,同时也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思路解决同一问题,锻炼了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出示以下练习:(1)铅笔每支8分钱,小强买了 3支,给售货员5角钱,应找回多少钱?(2)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 9筐,晚饭吃了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萝卜?让学生想出几种解法,并说出哪种解法比较简便,对思路独持、解法简便的解法,在评讲中给予鼓励。

三、 进行巩固性探究,促进能力发展

为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教学时可设计以下二类题组:第—类是一个条件相同并且要求的问题也相同的习题。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讨论探究的机会。

例如:(1)买来28米布,做床单用去12米,还剩多少米?(2)買来28米布,做床单用去12米,做衣服用去5 米,还剩下多少米?(3)买来28米布,做床单用去12米,剩下的布做了5件同样的衣服,还剩多少米?做完这组题后要求学生把第一题改编成其他的两步应用题。并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还应指出第(3)题的缺少条件,无法解答。

第二类是设计一组多条件的习题,这类习题的巩固练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例如:(1)学校买来24个乒乓球,用了 6元钱,每个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3)养鸡场用1200个鸡蛋孵小鸡。下午出壳的小鸡有537只,比上午出壳的少39只,这一天出壳的小鸡共多少只?先让学生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分析出有的条件与所求问题是无关的。这样安排巩固练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正确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比性探究,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促进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中尝试探究法在两步应用题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5):55-56.

[2]赵志强.小学数学应用题基本解法探究[J].甘肃教育,2006(17):5-6.

[3]周永彬.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J].江苏教育,2009(13):25.

[4]刘世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方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57):112-113.

作者简介:

郑春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银盏镇黔川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