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节奏感培养

2019-06-27 00:18王誉洁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培养方法

摘 要:舞蹈与音乐是始终相互协调融合的,二者是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关键要素。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的舞蹈学习过程注入灵魂。本文就简要探析了幼儿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培养的3点关键内容。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音乐节奏感;情感表达;动作协调性;培养方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内容十分必要,因为它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从行为、心理特征情绪等方面影响他们,这也是幼儿舞蹈教学所需要做到的。基于幼儿行为心理特征展开教学,确保舞蹈肢体语言与音乐节奏内容的有机融合,体现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 音乐节奏感培养是幼儿舞蹈教学的点睛之笔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融入音乐节奏感培养内容,它是幼儿舞蹈教学的关键内容、点睛之笔。从舞蹈与音乐艺术原理来讲,舞蹈所呈现的是一种带有速度、力度和幅度的动作,是一种视觉表现形式;而音乐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带有旋律感、节奏感的听觉表现形式,在舞蹈中融入音樂能够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情感,二者相辅相成。

伴随当前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内容的逐渐渗透和拓展,艺术教育已经备受人们重视。所以在幼教早期通过舞蹈教学同时培养幼儿的肢体舞蹈能力与音乐节奏感就变得极有必要。相比于成人舞蹈,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简单,其中的舞蹈动作并非是关键,反观音乐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更广。这是因为音乐能开启幼儿尚未发育完善的心智,通过音乐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同时,教师也利用带有节奏感的音乐内容与舞蹈教学内容混为一块,形成舞蹈音乐韵律教学体系一并教授给幼儿,让他们在儿时就懂得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两门艺术。

举个例子,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先学音乐后学舞蹈,更容易促进幼儿记忆舞蹈动作,通过舞蹈动作节奏结合音乐内容,使幼儿在舞蹈与音乐之间掌握简单的节奏感内涵。在此之后,幼儿就能顺着音乐的节奏逐渐把握舞蹈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边听边跳,甚至是边唱边跳。

二、 音乐节奏感培养是幼儿情感表达的关键

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以此来释放幼儿单纯且直接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节奏这一舞蹈的灵魂,为幼儿的舞蹈动作规定节拍,要求他们结合自身情感与舞蹈动作给出节奏变化,带着较强的情绪来演绎千姿百态的舞蹈形体。考虑到幼儿拥有较强的行为情绪性,因此某些有节奏感的东西如音乐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好奇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记住一点,那就是针对幼儿的舞蹈教学并不是教会他们记住任何舞蹈动作,跳出怎样每秒的舞蹈,而是更多为了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包括他们的内在表现力与节奏掌控力。比如说像节奏感的声音就可激发幼儿对不同事物的想象力,“哗哗哗”的雨声还可以让幼儿想象到溪水流动声、风声以及鸟儿扇动翅膀的声音等等。通过这样节奏的变化与感受过程,幼儿的想象力也被更好激发,让他们深刻理解了舞蹈中的各种表现内容,要用良好的节奏感表现出来,并在舞蹈与音乐的来回不断的探索、寻觅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

考虑到舞蹈作为人情情绪表达、人情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授《雀之灵》这样的舞蹈时应该从孔雀的形象入手思考问题,结合舞者的胸部、腰部、手臂、肩部等身体位置协调动作,为幼儿呈现更有节奏的舞蹈形象,让幼儿感受到孔雀舞的高姿态与舞蹈性。为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与节奏感,帮助幼儿更快学习、学好孔雀舞。

三、 音乐节奏感培养是幼儿协调性与动作规范性的核心

舞蹈的本质还是有节奏感的动作,用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结合人的形体运动及动作组合表现出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形体运动,它拥有形体美感和律动美感。当然,舞蹈对人形体运动的要求较高,它要求人体要在舞蹈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动作节奏变化与韵律化律动感觉,这是形成舞蹈艺术的关键性因素。为此,教师要结合良好的节奏感帮助幼儿记住某些舞蹈动作,并带领他们规范地表达出来。由于幼儿肢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其协调性还不够良好,这很容易影响到幼儿的舞蹈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培养练习幼儿肢体的协调性,由此配合音乐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他们的听觉和肢体感觉都能被锻炼,在以后可表现出更复杂、更有韵律的舞蹈动作。实际上,这些节奏、韵律上的培养也有助于幼儿一般肌肉记忆的形成,帮助他们相对有效的学习舞蹈并锻炼自身的肢体能力。

另外,本文也认为舞蹈可调节幼儿心理,间接促进幼儿的舞蹈协调性与动作规范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深刻思考节奏感的教学指导方法,让幼儿在有节奏、有韵律的环境下顺其自然学习舞蹈,这有助于对他们心理情绪的有效愉悦,对培养他们良好规范的乐感和舞蹈感觉也有一定帮助,可有效消除存在于幼儿心中的某些抵触或厌倦负面情绪。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帮助他们形成快乐、活泼且自信的人格个性品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让幼儿的舞蹈学习过程变得充实、快乐,要多表现欢乐的舞蹈节奏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让舞蹈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有人情味。

四、 总结

幼儿舞蹈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对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让幼儿明确舞蹈和音乐不分家,二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促成良好的舞蹈学习过程,这对幼儿早期就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马宇珍.浅析幼儿舞蹈教学的策略[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3):237-238.

[2]林艳.浅析舞蹈教学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4(6):81.

作者简介:

王誉洁,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培养方法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