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

2019-06-28 00:18郭格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习近平

郭格

【摘 要】 本文习论证了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奋斗目标:人民中心的价值追求。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价值对当代发展的意义:提倡生态消费,避免异化消费;关注世界发展,发扬中国价值观。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

生命源于自然,最后归于自然。生命,生活,就是自然地无限循环。人们在大自然中生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有自然现象造成的改变,但一大部分是由于人类的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自然承受着人类带来的巨大压力,人类和自然发生了冲突。在人类思想开始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时代,自然与人类如何共同生活下去这一永恒性的话题,人类一直进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哲学家的关注,但是哲学家所思考的基点,往往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考虑的,所以具有极其重的人文主义色彩。从古至今,很多思想家都阐述了在自然界中,人已经成为自然的统治者。此时,人和自然已经不是平等的关系了,更像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一方面工业革命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各种大自然经过数十万年形成的资源,被人们无情的掠夺。而且为了掠夺更多的社会资源,各国之间爆发了数不胜数的战争,这些战争不可避免的对自然造成二次伤害。

对自然造成伤害之后,人类社会也受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伤害。此时,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人类对自然社会造成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很多学说。这些学说被称为绿色思潮,比如深层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

这些思潮与人类和自然是统治和被统治的观点截然不同。对于人类与自然是否要和谐发展,提出了新的自然观念。西方提出的绿色思潮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哲学为主,并且由此衍生出很多哲学观念,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态问题的指导思想。西方的生态观念在影响西方国家的生态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的自然生态观念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吸收了外国生态思想的精髓。

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论述的来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是西方绿色思潮。[1] 西方绿色思潮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产生多种绿色生态思想,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别为“浅绿”“红绿”“深绿”三种。深绿主要代表的是自然的立场,他们认为大自然才是社会的主宰,人类不能作为统治者统治自然。他们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自己的思想将自然和人类划分为同一高度。人类和自然同样重要,或者自然甚至高于人类。“浅绿”思潮主要包括环境主义、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他们以人类为中心,但人要关注自然,保护自然。他们认为近代人类的价值观存在很大问题,应该注重现代人类的价值观,强调通过技术革新和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来解决生态危机。“红绿”思潮主要包括有机马克思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念,并且强调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价值观对于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深绿”思潮实际上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价值观对立。他们强调自然的价值,认为生态是社会的最大主体,人类应该适应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而人类只是大自然的渺小的个人,应该服从和保护大自然。

“浅绿”思潮其实是处在“深绿”思潮和“红绿”思潮中间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大自然为人类服务这种思想具有很大的弊端,但是他们也不主张一种“弱式”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他们既反对近代以来人类控制自然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深绿”思潮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他们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但又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进行了修正。“红绿”思潮推崇的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哲学生态思想,他们认为对于生态环境不应当只从人类出发还要通过社会制度出发。他们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出发,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仅仅从社会和人类出发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社会制度进行法律法规上的控制,通过各种与自然有关的方面对自然和人类的地位进行调节,才能做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以上西方绿色思潮的相关生态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论述的内容

西方思想尽管对于生态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西方绿色思潮仍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的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最看重的就是资本和利益,他们在对生态进行维护的同时,仍旧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这种行为不能从根本上维护人类和自然生态的关系。但在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和时间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主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建设符合社会自然生态的人类文明。[2]在遵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之下,习近平同志提出来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规则。

1、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社会自然环境出现嚴重的破坏,那么人类则难以生存和生活,地球资源不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则濒临灭亡。生命共同体的观念,是关于人与自然的新的解释,这种思潮既不同于西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也不是反对人类发展的观念。只是人类要意识到自然地毁灭会给人们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人类对待自然,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共同的生存。维护生态环境就等于维护人类社会的家园,试想,如果家园被破坏,人类则不能生存。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还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有多么重要的联系。毋庸置疑,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地恩赐。

所以在长期争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归属习近平同志的生态价值观念了。在人和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体系中,人类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将成为影响自然界最重要的因素。数千年以来,大自然发生的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界的自我变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在人与自然同为主体的系统下,人类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保证自然的生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升华了传统的以人为主题的自然观念,把人与自然同归于一。

2、强调 “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两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在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一些国家基本上是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位,讲究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大家不自觉的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疯狂的掠夺。人类把自然资源作为发展经济的资本,无尽地开采和垦伐,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现代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很显著,但是却带来了生态资源匮乏、环境破坏等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在这种观念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超越传统的利用自然的观念,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一种辩证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关系,而且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方面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基础,不能只看到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还要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提出为了发展经济,进行资源开采的时候要有个合理的限度。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开采,不能为了经济发展就牺牲了环境。如果不加节制地进行开采,既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还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破坏。

3、奋斗目标:人民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们的价值观念是人们的行为标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其实就是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国家的奋斗目标。什么是美好生活,大部分人为什么会努力学习,为什么会追求更高的职业,这些行为,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水平。一方面为自己的高品质生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地影响。西方的资本主义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关心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试想,在一堆垃圾旁边生活和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下生活,哪一种生活品质会更高。所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社会各方面在自然环境中有序进行。

我国的社会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新时期的中国,已经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在人类物质方面进行提高,同时还要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人们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只要能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可以,到现在开始追求生活的高质量。现如今,服务行业的崛起,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只要在家里就可以知道天下事,而高品质的服务则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优美。国家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了进行可持续发展,中国不断改变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进行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论述价值对当代发展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的基础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探索,这是中国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时代精神的升华。[5]它既告诉人们物质追求可以发展,也告诉人们如何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一种可行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

1、提倡生态消费,避免异化消费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现代人类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解讀,对于过度消费的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种过度消费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现在,大家的生活开始走向小康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人类的过度需求,生产厂家开始大量生产产品,这样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以商业性逐利为指导的价值观是将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准,这种价值观念严重误导了人类的幸福观。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进行商业广告的大力宣传,市场经济发展开始出现畸形,必然会导致社会物质化。这样将消费者带入一种只有经济条件上升才能提高幸福感的误区。

为了改变人类这种“幸福感”的误区,需要通过环境的改变,创建文明生态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来改变人类的消费价值观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利用这些策略可以让人们在得到幸福感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好的变化,人们开始保护环境,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关注世界发展,发扬中国价值观

地球不仅仅是中国的地球,生态环境在社会大背景下需要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仅要对中国的生态发展有作用,而应该发扬到世界,与各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只有全人类一起保护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真正的走向幸福。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全球化把各个国家联系在一起,使得消费和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行为,而是全球国家的发展策略。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别的国家建设工厂。这些工厂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他们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只给这些国家一些制作加工费,显然这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不能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绊脚石。现如今,温室效应,生态危机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生态环境,还地球一个绿水青山。

四、结论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论述一方面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呼吁全球人类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体现了生命共同体概念,有助于各国进行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化思想给各国带来了一线生机,使得许多面临资源枯竭的国家,提供了一种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合理方案。而且,这种思想已经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受到社会各国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5-48.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331-332.

[4] 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6(17)17-19.

[5] 赵树丛.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J].国土绿化,2017(10)7-8.

【作者简介】

郭 格(199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标题党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