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与应对策略

2019-06-30 18:27魏庆涛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控制装置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魏庆涛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被广泛应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创造出了很多现实价值。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为了全面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对不同干扰因素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充分保障电子元件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出现各种失控现象,从而有效发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文章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175-02

0 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要朝着自动化方向不断前进,通过有效引进利用先进的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装置,能够促使各项工业机械设备在各种复杂生产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工业产业建设稳定持续发展。然而,企业在实际应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综合工作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对此,企业必须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加强对干扰因素的深入分析研究,结合自动化设备干扰问题发生原因采取有效防范解决措施,提高自动化装置抗干扰能力。

1 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干扰因素分析

1.1 磁场耦合干扰因素

磁场耦合干扰是一种体验式干扰,该种干扰因素的产生会对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影响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出现该干扰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中出现了强电流,从而形成感应磁场,感应磁场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具备了较大的干扰强度,会影响到各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当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在启动运行过程中,过大电流的经过会导致强动态电磁场的出现,这样一来就会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产生干扰,并且感应磁场将会对那些分布在装置周围的设备产生影响,最终将会产生强大不稳定的电流,从而有效干扰各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工作,造成企业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静电干扰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中,静电干扰是一种常见的干扰因素,该干扰因素是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电场及设备电容耦合而产生的电磁干扰现象。与此同时,电磁铁、变压设备、线路及电机系统等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静电干扰。这些设备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作业还可能会发生类似交变电磁场等干扰,例如在企业自动化生产车间当中,大电流流动的线路周围通常会存在庞大的电场,并且强度会因为两者间电容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样一来就会加强对周围电路的干扰,影响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稳定持续运行。在日常工作中,当企业员工在接触到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时,他们所穿的绝缘鞋子也会将静电带到不同控制装置周边,从而导致静电干扰。

1.3 共模干扰

现代企业在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进行接口管理工作时,通常采用差分信号传递方式,由于自动化装置接发器实际共模电压存在一定范围,一旦线路共模电压远远超出了限制范围,就会导致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产生共模干扰现象,影响自动化控制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严重的还会损坏自动化控制装置内部的各项元器件,尤其是导致通信接口的报废损坏。与此同时,各种触电设备、加热炉等在日常运行工作中会产生电火花、电弧等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将会在不同临界点干扰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安全运行工作,不利于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顺利进行。

1.4 漏電耦合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中,漏电耦合干扰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内外电气连接位置发生了电流绝缘能力降低问题,从而导致控制装置内部出现漏电现象,形成漏电耦合干扰。当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运行作业时,电子自动化装置内部不同元器件的持续运转将会产生大量热量,在潮湿空气影响下就会造成元器件表面有水汽出现,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元器件内外的电流绝缘性,致使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发生漏电耦合干扰现象。针对控制装置该种干扰因素的产生,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要清晰地认识到空气环境和运行作业时间是使这种干扰因素出现的重要原因,要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提高自动化控制装置应用管理水平。

2 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干扰因素的应对策略

2.1 磁场耦合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工业企业的各项制造加工设施设备在日常运行工作中,由于受到特殊运行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导致较多设施设备形成较强的感应磁场。例如,常见的近磁场耦合干扰,该干扰因素会对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装置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企业管理人员要想避免磁场耦合干扰现象的发生,就必须科学地运用磁屏蔽的原理知识,通过采用高质量的特定材料有效制作出磁屏蔽装置,从而减少磁场耦合干扰因素的出现。屏蔽体的保护应用能够促使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各项元器件不必与空气中的电磁信号接触,同时能够有效屏蔽掉或者中断一些信号,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磁场干扰程度,充分保障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2.2 静电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企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管理人员在应对静电干扰因素时,可以通过采用先进静电屏蔽方式去有效消除静电干扰信号。静电屏蔽原理如图1所示。相关工作人员根据静电理论可知,当静电处于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线路不会产生电磁场,工作人员可以科学地使用接地方式去高效抑制装置内金属导体及外部线路的静电干扰。此外,工作人员还能先对控制装置展开屏蔽作业,然后对屏蔽装置采用接地处理方式,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有效抑制信号传输线路中的静电干扰,还可以进一步消除干扰信号对静电屏蔽体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当工作人员在选用防静电材质包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时,要全面分析静电干扰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准确找出静电本身就具有的弱电,在装置具体位置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静电屏蔽体,从而保障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

2.3 共模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想有效消除共模干扰因素对装置控制信号传输的影响,就必须采用共模压制比较高的差动信号发送接收器,最好使用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是在双绞线与外层绝缘封套之间有效设置了一个金属屏蔽层,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屏蔽层减少辐射影响,还可以阻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提高信号传输速率。管理人员还需对信号线采取接地方式,信号发送接收器的电源最好是采用市场上品質高、波纹小的电源,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布线操作时,要注意避开高压电源线,科学展开布线工作。

2.4 漏电耦合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实践运行过程中,漏电耦合干扰问题通常是由于装置所处环境条件不佳导致的,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所处环境原因造成绝缘体电阻降低,从而引发装置漏电问题。在解决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漏电耦合干扰问题时,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各项装置设备展开检测维护工作,全面清除各条线路上的灰尘杂物。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优化与改善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所处的运行环境,避免设备装置在过高湿度环境中长时期运行作业,导致绝缘体电阻降低。与此同时,相关设计人员在具体布置线路工作中要注意留下一定的间隙,促使信号线之间保持良好距离,同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屏蔽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抗漏电耦合干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要努力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先进电子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全面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在引进应用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同时,要加强对装置干扰问题的科学管理,结合不同干扰因素产生原因,合理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有效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干扰,从而保障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帮助企业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张荣军.工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常见干扰及应对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194.

[2]叶茂.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干扰因素分析及处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7(13):170-171.

[3]张东,黄华.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抗干扰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91-93.

[4]夏雷.浅谈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抗干扰对策[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11(12):266.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控制装置干扰因素应对策略
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
一种实用新型智能窗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