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才观之人才培养研究

2019-07-01 14:01郑悦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郑悦

摘 要: 围绕“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人才工作在我国全局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地位。以“中国梦”战略目标为起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探索,对我国现阶段整个社会,不同层面优秀人才的培养方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习近平人才观;人才培养;党管人才;良好的人才环境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35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人才观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特别强调要重视我国优秀人才以及杰出的人才资源对整个社会的智力补充及软实力的建设作用。习近平人才观的人才培养思想为我国各个领域的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并且补充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的人才培养论。

1 习近平人才观之下人才培养的原则

习近平就人才培养开发问题上提出一系列讲话,其中就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块提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在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和实现强国梦的关键时期。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我国人才发展的要求,并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习近平提出的人才培养观致力于打破现阶段人才建设及发展的思想桎梏,提出制度机制创新性改革是推进人才管理的必要步骤。

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体系,要在坚持其基本的原则之下进行有效合理的培养,环环相扣。习近平提出,人才思想培养涵盖了三条基本原则:人才培养的根本要领是党管人才、人才培养的核心准则是建立灵活地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是有效留住人才。这三条基本准则作为当代人才工作建设的基本准则,彰显了人才选拔及其任用的实用有效性及科学合理性,具有不可比拟的实践指导意义。

1.1 人才培养的根本要领是党管人才

习近平在2014年5月13日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2013年工作情况的報告》中提出了他对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见解——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习近平提出的这一观念界定了我国人才培养的主体,即党政领导部门,并且指明了其职责及领导作用。党政领导部门坚持及贯彻落实习近平人才培养思想就是要能够真正做到坚持执政规则、合理选才用才、有效培养人才。我国应根据我国情及人才培养时代性的特点,切实有效的加强及完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作用,并且实事求是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党政人才管理体制。

党政领导应该根据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将不同事业层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及国家中来,并且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机制及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国家事业、个人事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党政领导更加不应该忽视我国环境的营造工作,更应该依靠制度设计来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我国的工作环境。我国党政领导以切实实现人才制度创新为一切工作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引进高素质人才、培育优秀人才造福社会这一总目标,而在我国营造一个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保证。党政领导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单一的人才管理模式,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在此同时应深刻认识到市场是具备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的,并且借助市场调节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人才培养的核心准则是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

我国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要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习近平认为每个人才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不同人才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对待不同人才特点的群体,领导老师应慧眼识珠,特别对待,不能够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在2014年的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着重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限地域的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下大力气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服务。”

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的建立要求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具备包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在内地选贤任能,应该扩大范围到港澳台地区的同胞乃至世界有人及海外侨胞之中。合理人才管理模式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并且丰富了人才市场当中人、力资源本身的优质性,通过肯定人才本身的价值,加以有效合理的管理、使其能够充分的发挥能动性及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是合理人才管理模式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的标志,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能够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才,并且激发其内在潜力和实现更大上升空间的进步,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扬长避短,发挥其专长。

1.3 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是有效留住人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非常大的一个进步,完成了从人力资源短缺的国家现状到科技人才大国的一个质的突破,但是也不容忽视我国当今仍然是顶尖科技人才、核心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的国家。如何切实实现留住人才这一目标,打破人才流失这一壁垒最关键的是要从根据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习近平提出:“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可与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处于这样的大的国际环境之下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国际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是对我国更全面利用人力资源这一个部分的合理补充。我国在解决海内外科研人才生活、经济、科研等层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并且为优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及丰厚的待遇报酬,这种方式为我国留住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促进国内外人才的交流及合作。自2008年起我国启动了“千人计划”又于2012年启动了“万人计划”。

2 习近平人才观之下人才培养的途径

若说人才准则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树立条条框框来确实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完成,那么人才培养的途径就是通往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科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人才、国内外人才资源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并且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资源作为我国软实力的补充。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充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的方法论清晰的思路,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独到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提出,人才培养的途径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教育为根本、建设良好的人才环境。这三条途径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有效运行,并且能够保证我国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有效实现。

2.1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围绕建立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在人才培养开发的重要性和运作机制问题上,习近平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及其相关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旧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要使得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能够为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促进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应该依据我国国情,充分认识到在当今时代之下我国人才具有的独特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备时代特点的创新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008年习近平曾在“五四”青年节的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并且提出人才的培养要遵循其发展周期,不可拔苗助长违背其规律性,人才的培养切忌急功近利。人才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的,不能只顾眼前,应以长远的眼光发展和培育人才。习近平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使得其符合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国家传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能够让优秀人才在相关平台上发挥其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并且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2.2 坚持教育为根本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提到,教育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面对新时期及新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培養也有不同的时代要求和态势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现当今优秀的人才资源对世界的任何国家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人才资源对推动社会及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而在这样的时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看重教育对人才形成塑造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教育是培育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何做到坚持教育为根本来培养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其中涉及到三个十分关键的点。其一,加强高校教育对整个人社会优秀人才资源培育的孕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优秀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而高校是培育优秀大学生的主要营地,这就意味着高校教育肩负起了培育中国未来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育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顺应当今国内外大环境、时代变迁等特点培育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大学生。高校教育应多样化,坚持百花齐放为宗旨,这样才能够满足中国社会不同领域不同事业层面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基础教学,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实际技能,源源不断的为我国社会建设培育优秀人才。其二,增强全社会各个教育阶段的师资队伍建设。毋庸置疑教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培育学生的效果。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优秀的老师能够引导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培养我国社会更加需要的优秀人才。只有致力于教学、具备正确的教育态度的老师才能够以积极的方式教育培养学生,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最基础的工作来做,时刻坚持以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为根本。其三,建设有效的人才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应客观分析我国人才特点,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创新改革的建设有效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育体系。这要求我们在坚定科教兴国的基础之上推行符合先当今时代特点的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并进行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才教育体系,建设最有利的人才培养机制。

2.3 建设良好的人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氛围支撑,并且在良好的人才环境之下,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施并发挥作用。人才培养之下人才的成长及发展本身就需要良好的人才环境作为保障。在人才培养这个重要环节,习近平多次提出各级领导部门应带头建设良好的人才环境,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责。只有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才能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培养出更多对社会、国家有用、优秀的人才。也正是在这样良好的人才环境之下,良好的人才环境潜层次的培养了优秀人才的各方面素质,使其耳濡目染,其能力、品行得到升华及提高。

为了到达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将创造一个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公平舒心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敬才重才的人才环境纳入了“四个全面”布局之中。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培养的一个依托,而人才的培养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发挥更大的能量。优秀人才在良好的发展环境氛围之下能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更大、更广阔的平台发挥他们的能量、施展自身的才华。

参考文献

[1] 依靠良好机制选人用人——二谈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4-06-10(01).

[2]习近平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4.

[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0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