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工具对高校英语教学辅助作用成效探究

2019-07-02 07:0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词汇效果英语

卢 虹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0 前 言

在智能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影响下,不少一线教师致力于在传统课堂中融入先进前沿的教学方法,诸多的手机APP学习工具提供了多项机遇;然而手机这把“双刃剑”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烦恼,教师开始困扰于学生利用APP学习做掩护实则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如何将智能工具融入且有效的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效果,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从知网发表的论文(2014年-2018年)数据显示,主题为“手机APP 翻转课堂”的相关论文有30篇,主题为“手机APP 自主学习”的相关论文有61篇,主题为“APP 大学英语”的相关论文有136篇。从上述检索结果可以发现,手机APP在教学场所尤其是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的普及程度,有的学者以实践数据为依托认为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交流互动和深化知识理解方面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具优势。(窦菊花,文珊,2015),有的学者认为利用早就普及的APP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象。(李怡臻,2017),也有学者认为手机APP对于英语自主学习是有推动力的,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重要。(黄建国,2016)那么,教师这种利用智能时代新科技以期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呢?智能时代的各种手机APP或英语学习公众号对于英语学习是推动作用居多还是阻扰作用居多呢?笔者对于这一问题做了调查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手机APP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地方高校的手机APP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主要由手机APP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调查APP使用人群、APP使用范围、APP使用频率、APP使用类别这四个维度的变量。第二部分针对使用效果满意度提问,结合访谈问答的形式,尽可能减少对调查中的不稳定因素,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1.2 调查对象

《手机APP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于2018年在笔者所在院校和安徽江苏两省周边院校的英语教师中进行,参与调查对象共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

1.3 数据分析

梳理所得信息,将APP使用情况按照使用人群的年龄、受用课程范围、使用次数和频率和所用APP的具体名称或类别这四个方面进行归类统计。另,使用效果按照满意度调查表的类型做出区间分割。将两部分原始数据和信息借助SPSS17.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得出APP应用情况变量与使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2 结果描述

(1)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200名高校教师的年龄分布较广,涵盖25岁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到54岁老教师。参与有效问卷的188名教师均在不同程度和频率上将手机APP应用于课堂教学。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占使用人数的绝大多数,共计78%。由此可见英语教师的年龄对于课堂教学手段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表1 按使用人群(年龄)

(2)此次问卷调查覆盖了高校中的大学英语专业课堂和公共英语课堂。英语专业课堂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基础课程体系主要由英语听力、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构成。公共英语课堂以提高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多以词汇讲解、词汇记忆和场景应用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表2 按受用课程范围

通过对表2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以课堂类型来分,职业英语课程对于手机APP的应用多于公共英语课程;从课堂教学的主要针对点来分析,听力教学和词汇教学中对手机APP的利用率较高,两者分别都占了40%以上;写作和阅读课堂中的使用率非常低,分别只有6%和11%。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公共英语课堂对于手机APP的应用多集中在词汇学习上(65%),其次是听力学习(31%),在写作和阅读方面的应用只占到总应用的4%;在英语专业课堂上手机APP的应用比例也是以词汇>听力>阅读>写作的顺序排列。

(3)虽然手机APP的使用主体为学生,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使用频率可以主导或带动大部分学生的使用频率。因此在使用频率调查中仍以教师数据为准。问卷将使用频率做出五项切割,从被调查者选择的频率分析,教师由于受课程周期安排的局限,每周使用APP一次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从未使用手机APP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占5%,且9人全部是表1显示的45岁以上教师;部分教师为了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多将手机APP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表3中显示人数占总比的19%,然而学生课后配合完成度并不是百分之百,因此这一部分的比例一定是低于学生实际使用频率的。

表3 按使用频率

(4)通过搜索手机应用市场可以发现,现在市面上推出的英语学习类APP已达到四五十种之多,加上各种在线学习网站和微信公共号推送,使用者在选择上可以说是“眼花缭乱”。问卷调查中以填空回答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写出自己常用的1~2种英语学习APP, 经过筛选,笔者列举出5种使用人数最多的APP进行类别分析。

表4数据与表2数据基本吻合,对于词汇类和听力类的手机APP应用占了调查数据的绝大部分;口语训练的APP由于专业性太强,多被英语专业课堂采用且多以课后练习的方式出现,因此比例较低;在所有参与调查的高校英语教师中有19名英语教师认为除了课本知识点要掌握以外,学生也应多关注课外知识,了解世界局势和英语国家文化差异,因此将微信公众号上即时推送的新闻和文化类篇章引入课堂教学,虽然这部分教师人数较少,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表4 按名称或类别

(5)手机APP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其助攻的效果却不是一日可见。本次问卷调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了解手机APP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普遍是优还是劣。通过188名教师对于学生2017年6月和12月两次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反馈出手机APP的部分辅助效果,做出如下数据整理:

表5 使用效果满意度

该满意度调查表显示,使用者对于手机APP在词汇,听力两方面的辅助作用是予以肯定的;口语交际由于通过笔试成绩反映使用效果优劣较困难,因此各程度持平均水准;而在文化背景和职业英语方面,因为对于使用者专业程度要求较高且对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的帮助不明显,有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中涉及到这些APP的使用(这与前文数据相吻合),在问卷调查中均做了“一般”选项的处理。

3 发现与结论

通过调查和数据比对,我们发现:

(1)目前手机APP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覆盖面很小,且与授课老师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对于新事物的兴趣度较高且接受能力较快,所以对于市场上的新产品比较关注,从自身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衔接基本零障碍。然而对于年纪较大的教师(45岁以上),本身课堂教学的时长和内容就耗费大量精力和体力,很多老教师表示“无暇顾及”多媒体和智能工具的操作,因此这一类教师的课堂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教师人员更迭和队伍年轻化,手机APP与课堂教学的大范围结合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2)手机APP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效果不够明显。追究其原因,很多教师都认为到手机APP目前的开发还不是很充分,导致在课堂中的利用率不高。正如问卷调查表2和表4显示,大部分的手机APP多面向词汇和听力进行开发,因为这两类的使用周期更长,使用效果更明显。然而在笔者调查的很多高职高专学校中,他们的英语教学更偏向于职业英语领域,而符合这类教学要求的可选APP少之又少。在与学生的面对面访谈中,有部分来自于商务英语的学生表示“商务特定语境中的交流对话在口语交际的APP工具中所占比例太少”,学生要想完成这一部分的训练还得借助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来自空乘专业和汽车专业的学生表示“即使是专攻词汇累积类的英语APP也是常用词汇和考级词汇较多。符合本专业特质的词汇没有集中学习的板块”。因此,在注重英语知识普及性的基础上,如何更多的将知识细化,提高专业关注度,也是未来手机APP能否更多更好使用的关键。

(3)APP工具目前使用用户满意度喜忧参半。在这次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使用者对于该工具的辅助作用是予以肯定的。他们认为很多基础类的手机APP目前内容比较丰富,提供的资料也是包罗万象;一些词汇听力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英语水平划分等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有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手机APP可以帮助他们利用课后的碎片时间学习英语,提高了学习效率。然而另外一部分不倡导使用手机APP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其一,使用手机APP将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在很多高校英语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长短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放弃这种方式而侧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其二,智能工具当做教学辅助运用时,其考核形式难以完成,学生的词汇成绩和听力成绩都记录在手机后台,教师调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不能避免某些学生弄虚作假现象发生;其三,手机APP的使用除了有教师的引导监控之外,学生的自觉性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学生表示“打开手机学习的时候总会有别的软件推送消息进来,忍不住看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因此学习自觉性与智能工具辅助效果是呈明显正比关系的。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就算尝试过很多APP,最后给出的评价依然是“不好用”。 手机APP在课堂教学中推广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它的成效,如何对手机这一工具充分利用又能趋利避害,是今后科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4 结 语

科技的力量已经众所周知,每一项新的科技发明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化成第一生产力。2017年5月28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网,2018)如何将“科技”与“教育”有效的结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放开眼界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各高校也应该多多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让教师们了解到目前的科技形势,学习更多的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新技能;教师对于学习主观能动性差的学生也要多做教育和引导,争取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让新的科技更好的服务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词汇效果英语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