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辽宁省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2019-07-02 00:00关道茹娜张颖
北方经贸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辽宁省一带一路

关道茹娜 张颖

摘要:“一带一路”倡議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作为我国的工业大省,辽宁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产业发展也遭遇一系列问题。通过剖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创新型高端制造业;积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此来促进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一带一路;辽宁省;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2-0037-03

一、辽宁省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1.第一产业

辽宁省地处资源丰富的东北亚腹地,同时也是衔接亚欧现行经济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岸。沿海相对潮湿的环境为辽宁农业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2016年,辽宁省的第一产业占总体 GDP的20%左右,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第二产业

“一带一路”倡议使辽宁制造业发展更加科技化,逐渐向高端制造业过渡。2017年辽宁省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397.8亿元,比2016年提高3.2%。辽宁省的工业产业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健全。辽宁省拥有密集度最高的铁路运输网络和空港、海港等便利的运输条件,具有完善的水利、电力、通信等必要发展设施条件,可参与制造工作的人力资源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辽宁省的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契机,辽宁逐步形成更加现代化和系统化的工业体系及技术门类。

3.第三产业:服务业

辽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辽宁服务业发展也较为迅速。根据2017年辽宁统计信息网数据表明,辽宁省的服务增加值为17360亿元,所占比重为51.6%,(如图),图中表明2007-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需求量低迷,经济衰退比较严重, 导致服务业增长缓慢,2011年由于政策利好开始增长强劲,而2012至2013年由于服务业开始转型进入增长缓慢期,2013年后市场慢慢适应转型,增长速度又加快。这些数据都可以表明,辽宁省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发展趋势更加迅猛。

■ (二)特点

1.第一产业

(1)农业经营分散化程度过高,缺乏先锋企业

虽然沈阳市已先后命名了数百家的农业先锋单位,但根据调查显示,辽宁省农业整体存在先锋企业数目较少、经营范围小、动力不足等问题。根据省内240户各县代表性的农产户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87.59%的农户还处于分散经营的情况,因此先锋企业引领分散农产户发展的农业发展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渔业发展增长迅速

辽宁省拥有多个港口城市,在发展渔业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据统计,2016年渔业产值达639.6亿元,占比是农业生产值的14.6%,渔业增加值占总值的67%,呈整体上升趋势且增长迅速。

(3)畜牧业发展前景好

据统计,辽宁畜牧业2016年生产值达到1575.7亿元,共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35.6%,增加值占总产值的56%。其中肉类的总产量达430.9万吨,其中大连市畜牧业生产总产值达70.8万吨,位居首位。由此可见畜牧业近些年来进展势头迅猛。 但是自2014年起,辽宁畜牧业生产总值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处于发展瓶颈期,应对这类情况,应迅速进行合理调整,增加产品竞争力,精细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2.第二产业

(1)附加值不高,研发投入不足

据统计,2017年辽宁省的研发投入占比为1.69%,排在全国13位。 辽宁省过去是以重工业为主,在制造业的发展上科技含量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生产研发新产品时不能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技术滞后,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有效提升。当然,也有值得学习的模范企业。例如,全国最大的机床开发制造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其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开发项目研究所和产业技术中心,目前位居世界机床行业十强。 因此,大力投入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2)缺乏品牌建设

由于制造业的属性,使得部分辽宁企业负责人只重视生产、研发、技术和销售等,而忽视品牌建设。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还面临着生存问题,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大部分企业没有将品牌建设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中,只考虑短期经营利益,没有打造品牌的长远意识。

3.第三产业

(1)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

2017年辽宁省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物流业降本增效成效明显。辽宁15家物流企业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全省货物运输量2017年一季度达到3.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4%。

(2)商贸旅游业企稳向好

2017年辽宁商贸流通业加快调整业态结构和市场供给结构,创新经营机制,提升服务体验,全省消费市场企稳向好趋向有所显露。2017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网上销售增长较快。另外,辽宁旅游业大力培育了沿海城市邮轮游艇、红溪谷自驾房车营地等新兴业态,全省旅游业呈现“稳中加快、快中趋优”的态势。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提供更为广阔的出口市场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辽宁与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峰值。2017年辽宁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70.8亿元,同比增长43.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额达79.6亿元,增长29.6%,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26.7%。 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中亚,中东欧国家目前正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水泥等建材和技术工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辽宁是我国主要的钢材产地和出口地,且拥有充足的制造业人力资源。因此辽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辽宁的钢材和水泥等产品出口到上述沿线国家不仅能够消化辽宁部分过剩产能,也可以推动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出口量的增加,对于运输及其他服务业也将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2.推进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省参与“一带一路”是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首先,由于环境污染和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钢材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已渐成夕阳产业,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建设中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增加,致使钢材和水泥等企业有能力进行产业升级和环保改造,从而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其次,服务业的整体提升离不开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服务业——旅游运输等或高端服务业——服务外包等都会使出口份额实现质的飞跃。

3.“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扶持

国家为了加速“一带一路”倡议进展顺利,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首先是财税支持政策方面,2015年财政部调整了相关税收政策,尽可能地降低税率来激励加强贸易沟通。其次是金融政策方面,通过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不同类型的基金,为辽宁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另外,从2015年的五月份开始,我国的海关总署连续出台了16项支持措施,以此来帮助我国各省份及城市能够更加深入进行对外合作,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互联互通新模式,尽可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整体建设。与此同时为推动辽宁省快速高效发展,在政策上给予辽宁省高效便捷的发展空间,辽宁省也出台了有力的政策扶持如“一带五基地”和“五大区域战略”等对接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以此推动辽宁省全面协调发展。

4.推动辽宁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

近年来,由于贸易要素的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前景大不如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且环境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我国企业可以到这些沿线国家投资建厂,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合理地规避一些贸易壁垒。

5.“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

2017年,中俄领导人提出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又名北极东北航道,是截至目前极具开发价值的连接东北亚与西欧一条海上航线。一旦冰上丝绸之路正式通航,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整体提升辽宁省运输服务业的同时,还可以大幅提升辽宁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占比。目前确立的沿线支点港口在未来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会产生大量的进口需求,如:钢材水泥的需求及港口人力资源的投入,而这些需求恰恰是目前辽宁省的过剩产能,其投入势必会拉动辽宁第二产业的发展。

(二)挑战

1.农业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低廉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成本年均增长率为8%~9%,农产品成本增长的原因是服务成本不断上涨,而农产品价格由于产品自身价值结构的局限性上升空间很小,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现行价格不满意,生产积极性不高。

2.研发投入有限,制造业发展缓慢

辽宁制造业发展缓慢存在诸多原因。例如,资源整合分配不合理、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落后等,研发投入有限是制约辽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17年辽宁省的研发占比1.69%,排在全国13位,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较为显著的差距。辽宁制造业以机电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不高。从“一带一路”建设开始至今,辽宁省的制造行业就一直处于波动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并没有真正地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升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是少之甚少,从而影响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进步。

3.同質化竞争

辽宁省在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新型产业,如机器人和信息服务等。为保全产品独一性、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以不兼容或者联合抵制的经营方法,也就导致较多同类型的企业发生恶性竞争。这些恶性竞争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国外企业在选择国内企业合作时,就会因为产品极其类似,导致合作陷入僵局甚至合作失败。

三、促进辽宁省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辽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因此,辽宁农业必须推动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通过调整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等方式,全面提高辽宁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建立城乡结合的协调发展模式

辽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繁荣振兴。一是推进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带动精品设施农业、优质果品业、中高端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知名农产品品牌。二是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带动都市现代农业、区域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三是推进辽西北地区赶超发展,带动优质高效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四是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着力发展“一县一业”“一园一区一镇一品”。辽宁应当充分利用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全面繁荣进步。

(二)打造创新型高端制造业

1.加大研发投入,夯实装备制造基础

辽宁企业应立足既有的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高端基础工艺的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关键基础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制与应用以及计量检测、质量测试、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突破相结合,组织一批工业强基项目,促进首次示范应用及推广应用,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

2.积极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发展

辽宁企业应推动装备制造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装备制造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企业信息化改造,推动建设数字化工厂与车间,提升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推进柔性生产。鼓励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发展智能制造,提高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精度保持能力。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数字化商业模式,提升智能服务水平。

(三)积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将会惠及运输、贸易及造船等多个行业发展。为了对接“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辽宁造船企业应该加大对高端船(例如带有破冰、抗严寒、续航长等功能)的研发投入,以便在未来可以在全球造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另外,辽宁的大连等港口城市应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的南货北移及北极地区的能源运输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林全杰,周红云.山东蓬莱融入“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21):34-35.

[2] 夏彩云,贺 瑞.“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研究[J].新金融,2015(7):34-38.

[3] 谭越璇.论“一带一路”建设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影响[J].区域经济,2015(20):115-116.

[4] 乔慧娟.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须健全境外项目风险管控评价体系[J].对外经贸,2016(3):34-36.

[5] 徐念沙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J].经济科学,2015(5).

[6] 梅燕雄,叶锦华,张金良,等. “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基础与前景[J]. 中国矿业,2016(2):12-15.

[7] 郭朝先,刘 芳,皮思明.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际产能合作[J].国际展望,2016(3):17-36,143.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辽宁省一带一路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