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常州模式是怎么创造的?
——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生态环境局局长堵小东

2019-07-05 12:01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北常州文明

堵小东, 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生态环境局局长。在他的带动下,全局研究摸索环境执法、监管治理新形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环境治理“常州模式”。

绿色发展践行者

常州地处太湖流域,化工、印染、电镀等环境高危行业集聚,环境矛盾尤为突出,环保压力很大。2018年,常州市大气形势异常严峻,秋冬季大气攻坚难以达标。到底是什么原因?一次次的实地考察、研究讨论,堵小东决定打出保卫蓝天“组合拳”。在辖区内持续开展全区工业企业治污设施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专项行动,紧盯内源管控的薄弱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问题,标本兼治,不断提升管控成效。同时,加强全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全区10个乡镇、板块建立空气自动站点,实现监测全覆盖,利用技术支撑,对大气环境科学研判。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3月底,秋冬季大气攻坚顺利收官,新北区扭转去年PM2.5不降反升的严峻形势,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时,堵小东带领全队始终坚持“四个第一”原则,坚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有行动、有成效、有结果,“5+2”“白+黑”“晴+雨”“8+X”加班夜查成为工作常态。

他认为,环保工作不是企业发展的“刹车”,而是“助推器”。只要企业不闯环保“红灯”,就要敢于企业开“绿灯”,优先享受系列环保服务政策,“政企共进”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新北区薛家镇铸造企业在实施污染防治设施提升过程中面临技术问题,他多次赴现场实地考察,对接专家,结合最近科技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企业立即开展整治提升。针对拟上市企业,他积极组织企业集中法律培训,指导企业合法性自查。

企业在高质量环保服务中进入快车道,堵小东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在他的倡议下,自去年12月起,新北区把深入企业走访活动和专家预查服务作为长效工作机制,根据梳理排定的250家重点企业清单,组建回应解决问题的数据库,建立“一对一、结对子”联系机制,新北环保干部沉下身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环保体检”,围绕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网络的构建、原辅材料使用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排放状况和现有治理技术进行现场核查评估,找准成因,精准施策。

长江保护守卫者

新北区是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堵小东将责任扛在肩上,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对一、二级保护区内存在的春江正立船舶修造厂、利琴沙场、宏杰沙场等多个污染源,他多次上门,主动对接,协调搬迁工作。为加快推进沿江岸线化工企业腾退,他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2018年11月底,全市最大的“煤改气”项目——华润包装天然气改造项目全面完工,煤炭消费总量同比2016年度削减40.4万吨。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8年新北17条黑臭水体及862座沟塘完成整治,新建94公里污水管网,在“全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市、区)”考核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固废危废积存方面,永泰丰化工累计减库存2830多吨,北控安耐得已全面完成危险废物减库存工作任务,累计转移处置危险废物4350多吨。

“常州模式”的探索者

任新北区环境保护局长后,他每年组织全局干部学习先进经验,对标找差。在他的带动下,全局研究摸索环境执法、监管治理新形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环境治理“常州模式”。

将多个“手指”攥成一个“拳头”,形成党委、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堵小东的推动下,自2017年起,新北区委、区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纳入党政一把手“四责联审”范畴,在全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生态文明考核权重提高到20%以上。

为了加大对固废危废监管,堵小东要求全局深入推进“绿盾工程”,率先提出应急物资库微站点建设,镇(街道)、重点园区、重点行业等多个层面设置符合自身特色的“微站点”,与重点企业签订环境应急处置互助协议,全面探索“新北模式”应急储备物资建设新道路。“覆盖率全、实战性高、联动性强”,省领导实地调研时频频竖起大拇指。目前新北已在全区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建设了多个环保应急物资储备点“微站点”,并被纳入省环境应急培训课本教程在全省推广。

“常州模式”仍在续写。堵小东率先提出在全市推行重点企业(项目)第三方环保专项预查服务,积极推进环保与公安、检察院、供电等部门形成联动,利用“环保+”不断探索构筑大环保执法格局;率先在全市开发推出重点环境问题督办监管手机APP系统,要求实现对所有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的动态管理加快中央及省级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此项工作得到省政府网站、江苏新时空、交汇点新闻的专题报道;开展专项执法,对滨江化工园区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净味行动”,实现滨江化工园区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废气综合收集率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耕耘者

2017年,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区授牌后,新北区立即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身肩重任,任重道远。堵小东曾有许多担忧,一方面这项工作涉及面广,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很多,而且投入大、耗时长、见效慢;另一方面新北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结构偏散偏重,自然禀赋较差。创建工作能不能成功?他心里没底。

新北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申报生态创建,没有现成的路走,只能不断探索。他带领局里的同事,根据最新指标体系,重新组织编制了《常州市新北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5)》。推动成立全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领导小组,印发了《常州市新北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指标和重点工程,逐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2018年9月,常州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省级技术评估,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技术评估的区(县);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复查,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创建全覆盖。

对企业,干部多跑一次,企业少跑一次。法制宣传坚持“执法+辅导”并行,完善协商、会审和法律顾问全过程参与制度,对企业下发《行政指导意见书》,主动指导企业整改并达到环境管理要求。开设专题生态环保讲堂,组建高新区(新北)环保宣讲团,推出具有新北特色的环保法制系列讲堂,走进企业,对企业的环保法定义务、法律风险、环境法律责任的定位、如何依法做好环保工作、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宣讲。目前已完成辖区内8个批次近3000家企业的培训。

堵小东总是能用他的发散思维,让宣教工作多措并举、处处开花。他打破以往单一枯燥的标语式宣传,用摄影展览、实景体验等不同载体和创新形式广泛组织环保和生态文明宣传,先后开展“化龙巷网民看环保”“长江大保护,我们在行动”征文摄影、“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构建了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文明宣教新格局,使环保和生态文明理念能以更轻松、更易懂、更亲切的方式被市民接受。

对学校,他紧盯三江口生态环境部宣教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党建联络点建设,组织开展了“梅林亲子游”“家校练习本”发放、“开学第一课”线上直播等体验活动,实现政学互通合作共建,激励新北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和环保公益事业。

在环境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方面,他与常州主流媒体及在常州的重要媒体根据各自特色商定了年度宣传工作计划,进一步拓展和发挥重要媒体、重要栏目和重要时段的宣传影响作用,并专门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对全区长江大保护、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为生态示范区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众氛围。

猜你喜欢
新北常州文明
常州的早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听海”
有备而来
新北要设驻京办,台当局不许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