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肯赔企业家底 也不能产生污染
——河南奈安生态治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治土专家党永富

2019-07-05 12:01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3期
关键词:提质除草剂化肥

党永富,无党派人士,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奈安生态治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治土专家。2018年5月,他应邀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栗战书委员长带队的大气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小组成员。

常怀忧患他像脚下大地一样爱家园环境

党永富是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88年,党永富第一次接触到除草剂。其喷施所到之处,杂草无不枯死,效率之高,再无锄草劳累之苦。

但党永富并不放心。喷药之后,麦苗变黄,以除草剂药效之烈,除草同时会不会对作物形成抑制,造成伤害?几番对比试验,他发现除草剂虽然管用,但庄稼在施药后会经历10到15天的抑制期,收成后一算,减产一到三成,约合每亩减产60多斤。以当年数百斤的产量,这是相当大的损失。从此,他逐渐走上了农业污染治理,进而专注土壤污染防治的荆棘之路。

1995年,党永富找到一家农资方面的权威机构,请专家帮他解决除草剂副作用。专家建议顺应形势,开一家除草剂工厂。1996年,工厂建成,设备到位,批文拿到,但党永富在多方考察中,看到了外地加工厂对周边环境的危害,鸟虫绝迹,地下水污染,人也受到威胁。党永富不顾投入全部身家的损失,断然把工厂关了,因为造成家园土地的严重污染是他不能接受的。没想到此举感动了专家,对方帮助他钻研技术,让他真正走上了土壤保护之路。

2003年,党永富完成了主要降解剂的精准定量。2005年以来在东北治理了2100多万亩除草剂残留造成的“重度污染田”。此后,他又进入了化肥减量增效领域,在土壤修复、肥力激活、重金属钝化、农药残留降解、病虫草害污染立体治理等方面都摸索到了可行路径。

选择坚守他像脚下大地一样深厚无言

在20多年前,党永富关注农药药害,呼吁土壤环保,几乎是人们眼中的笑话。但党永富不这么看,农业造成污染一定是有问题的,造成损失一定是应当避免的,食品质量下降对人肯定是不好的,化肥滥用一定是带来危害的,破解这些问题一定是利国利民的。这些事,他心里都放不下,一条荆棘之路,他愿意走下去。

失败不可怕。党永富认准的事,他不觉得苦。盲目治理行不通,他从毫无基础,开始钻研技术。在专家的帮助下,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数百次的试验,党永富发现一种材料,在解决除草剂毒副作用方面有奇效。2005年,党永富生产出第一款除草剂“解毒”产品,这距离他试验绿豆水浇地已整整过去16年。

其中最艰难的时候,年关正巧妻子感冒发烧,夫妻俩找遍全家,只有两块钱,只能到卫生所赊药。困窘、诱惑、质疑、挫折,都不能易其志,党永富坚定走上守护土壤的人生道路,进一步把解决日益严重的化肥滥用问题作为自己钻研的课题。

土壤已经重负多年。20多年间,农田几乎中断了有机质投入,依赖过量使用化肥确保了产量。每亩地每年从撒20斤化肥增加到120多斤,还觉得土地“没劲儿”,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地力透支、土壤退化、农田酸化板结、土中的益虫菌群消失等问题。因化肥吸收不尽,有相当比例挥发进入大气,流失进入水源,演变成了“农民大把花钱制造污染”的现象。

党永富研制的“炭吸附聚谷氨酸”技术,通过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12个省64个区域的实测检验。他主持的化肥减量在新疆已经完成了3年积累,并实现了整县推进。依靠科技减肥20%,还显著增产提质。

党永富是个实干家,他提出了一套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方案,为解决农业从重产量到质量、产量双提升难题带来希望。联合国授予他“科学之星”勋章。

坚守基层生产一线,推广农业新材料新技术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党永富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在西华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探索的“过程农业”技术模式、“奈安除草剂副作用防控技术”“新材料炭吸附聚谷氨酸技术”等新技术在西华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化肥减量增效、粮食提质增产、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华经验”,有效确保了粮食从土壤到餐桌“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实现了少施肥、多打粮、产品安全又健康的愿望和目标,为西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甘心奉献他像脚下土地一样无私给予

常年沉在土地农田一

线,党永富比很多专职科研人员更了解土地问题,也比农资市场的人更切身感受着农民的苦甜。

农业遭遇的农资次生灾害近年多发,很多地区集中连片发生。党永富积极开展公益救助,在全国各地大量施治。他们先后在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地帮助农民治理污染土地。从2005年至2018年,党永富无偿救助显性受害面积800多万亩次,累计推广预防隐性药害1.2亿多亩次,让作物“起死回生”,为农民挽回损失300多亿元。

2017年到2018年,在河南省援哈指挥部、河南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支持下,党永富参加了科技援疆行动。他在新疆巴里坤县整县推进化肥减量与粮食提质增效新技术,26万亩耕地化肥减量20%,共计减少化肥投入1300吨、780万元,增收2500万元,全县超过60%的农民受益。他创造了化肥减量、粮食增产提质整县推进的“巴里坤模式”, 探索出一条科技援疆、生态富疆,以化肥减量、农业增效为前提,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引领,实现精准脱贫和防治污染攻坚战有机结合的绿色、健康农业发展之路。

土地是农之本,更是国之本。党永富说:“土壤的事情,我一辈子都做不完”。

猜你喜欢
提质除草剂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为城市提质而歌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