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9-07-05 03:09蔡燕丽
智慧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感染性菌株细菌

蔡燕丽

(珠海市平沙医院,广东 珠海 5 1 9 0 0 0)

0 引言

院内感染指的是住院过程中造成的感染,其不包括已经潜伏的感染或者入院时已经出现额感染。在院内感染因素影响下,致使病情加重,对患者身体健康、经济压力、生命安全及医院整体运作造成了严重影响[1]。医院作为公共环境,流动人员较多,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等,通常会导致院内感染加重。就患者而言,不仅导致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增加,同时也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2]。就医院而言,病房周转率偏低,增加了医院整体运作成本。由于院内感染,医院内部采取抗药性菌株温床,在增加医疗成本的同时,对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有些甚至需要将医院或者病房关闭[3]。就社会来讲,致使社会及保健成本增加,对整个国家运营造成影响[4]。基于此,本次实验针对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尿路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男患,51例女患;年龄27-46岁,均龄值数(38.65±2.63)岁;培养所有患者中段尿,并将100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出。随机划分两组,即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在菌株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①具备完整临床资料者;②由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协议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及心理异常者;②合并肝脏、心脏及肾脏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检验方法,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配置药物。研究组则接受微生物检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用药合理指导,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药敏试验常用方法包括两种,即试管稀释法、纸片法。纸片法指的是以抑菌圈大小及是否存在抑菌圈为依据对试验菌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性进行判断;试管法指的是细菌生长抑制的抗菌药物最高稀释管,其为终点,而管内浓度则表示试验菌株的敏感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感染程度,包括重度、中度和轻度感染三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准确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两组对比检验值为P,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分别有13株、20株、17株,占比分别是26%、40%和34%;研究组中,分别有5株、10株和3株,占比分别是10%、20%和70%,两组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感染状况[n(%)]

3 讨论

医院住院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是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肺炎等疾病,对于该类患者而言,通常需医师开具细菌检验申请单,由护理人员收集检体,并在妥善准备后,将检体与检验申请单一同送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验[5]。微生物实验室检体接收后,签收、培养、开展药敏试验、并进行细菌检验,将检验结果清楚、准确记录下来。由医师准确分析药物敏感试验、鉴定细菌,根据检验结果诊断疾病,并提供患者药物,讲解药物服用剂量[6]。医院内部成立院内感染监督控制小组,定期对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检查和审核,特别是阳性报告,对细菌类别仔细检查,通过药物敏感实验对细菌抗药形态进行检查,将住院患者自住院开始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若利用人工检验方式,则需要将其中隐藏信息反映出来,而且检出报告汇报时间延缓,若联合院内感染快速检测及准确预测,则会使感染对患者的危害控制明显,同时确保了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7]。临床实际采取期间,由医师及感染科人员共同探讨,于医院检验系统中编入相关规则[8]。医检师分发报告的期间,在细菌鉴定结果为Acinetobacter baumannii,则表示需对关联法则进行主动审查,在检验报告与之相符后,则表示存在可能感染的患者,由医院感染小组马上进行深入调查,并对其是否为单一的医院感染进行准确判断[9]。同发报告隔天审核检查报告相比,追踪性较强,而且效果更为明显,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10]。

药物敏感实验通过抗生素纸锭扩散原理对抑制环大小进行计算,以此对药物的感受性型式进行判断,包括感受性(S)、中间性(I)及感受性(R)。感受性指的是通过适量抗生素对试验菌株治疗造成的感染存在有效可能,而抵抗性菌株代表此抗生素治疗剂量无法对病原菌进行全面抑制;中间性指的是该细菌在大剂量抗生素方面具有一定的感受性,基于某种环境需重建检验中间性结果。院内感染问题是现阶段医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滥用抗生素遗留的安全隐患。细菌具有多种抗药性,致使细菌长时间与患者及人类共同生存,进而发展成为感染的主要来源。院内感染预防及检测期间,微生物检验结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检验数据较多,通常无法于早期内将院内感染检出。

在重度感染、重度感染、轻度感染方面,对照组分别是26%、40%和34%,研究组分别是10%、20%和7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检验在预防感染性疾病方面效果明显。根据微生物检验能够对患者是否伴有交叉感染进行准确判断,同时也可以为诊断、预防感染疾病提供准确数据参考。根据检验结果予以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降低微生物感染程度,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诊断感染性疾病期间,肠道菌群感染价值较高[11]。因为临床机体肠道中存在较多的菌群,再加之患者机体差异明显,因此需深入检查,降低耐药菌。利用微生物检验,可进一步诊断感染性疾病,以便更好的开展诊治工作。耐药菌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现象,特别是长期采取有效治疗的患者,因为治疗时间增加,致使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降低,增加了术后感染概率。利用微生物检验,可对耐药菌菌体进行准确判断,相比于其他病菌,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方式,有助于抗生素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提高。

总而言之,预防、诊断及治疗感染性疾病期间,微生物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以将感染程度清楚的反应出来,根据检验具体结果判断疾病,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采纳并推广。

猜你喜欢
感染性菌株细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思考心电图之177》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