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落里的大世界

2019-07-08 03:48张平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容选择

张平

【摘要】晨谈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是教师和幼儿情感交流的最好时机,它具有独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大或计划与实施严重脱节的现象。为了提高晨谈质量,我们开始尝试借助“晨谈墙”发挥晨谈最大的教育功效。本文将对“晨谈墙”的创设及实施策略进行相关研究并综述,以期对有效利用环境促幼儿发展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晨谈墙;格局布置;内容选择;实施要求

晨谈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是教师和幼儿情感交流的最好时机,它具有独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大或计划与实施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们普遍认为晨间谈话内容不丰富,组织形式单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晨谈质量,我们开始尝试借助“晨谈墙”发挥晨谈最大的教育功效。下面就谈谈晨谈墙创设实施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一、晨谈墙空间格局的布置

晨谈墙是针对晨谈这个环节所设计的,所以它的位置大多都布置在教室的前面,方便晨谈的时候师幼进行互动。布置晨谈墙的格局,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1.安全性

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生命健康才能获得保障,才能获得自由、快乐的发展。晨谈墙的版面较多,占用墙面较大,各班教师对教室前面的空间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并将幼儿的安全放在了首位。(图1)

2.操作性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要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才能得到反馈。同时,幼儿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体现,思维才能得到拓宽。因此,晨谈墙饰的创设也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幼儿的主动性,注重给幼儿提供直接感知操作、探索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布置晨谈墙时应考虑墙面摆放位置,墙面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视线和操作,如果墙面过高,不方便幼儿独立操作,既影响交流的效果,又会将墙面成了摆设。

3.灵活性

由于各教室空间布局的不同,有的班级利用教室前面的一整面作为晨谈墙;有的班级则采用分块实施:常规板块放在前面的墙面,灵活多变的板块利用门后、角落的空间;有的班级采用挂钩式的(图2),方便取放、替换;还有的班级教室墙面不多,则采用书本式可移动的晨谈墙(图3),既不占用太大的空间,也方便幼儿自由操作。

4.审美性

瑞吉欧教育强调活动室环境要“表现出儿童的身份和形象”,处处都要努力传达出积极主动的儿童形象[1]。因此,晨谈墙的布置要基于“儿童审美”视野,既要富含教育价值,又要尊重幼儿的审美情趣,遵循幼儿的审美特点,支持幼儿审美的自主建构,传递积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富有教育内涵的“美境”中舒展天性、陶冶灵性、铸就品性。各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以硬纸板为主材料,小班多以图示为主,中、大班则是图夹文居多。青花瓷、胶卷、卡通动物等边框使得墙面更加灵动(图4、图5)。转盘、口袋、大图书等样式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富有童趣,又能激发幼儿与墙面的互动(图6、图7)  。

二、晨谈墙板块内容的选择

1.目标渗透性

晨谈墙饰可围绕近期主题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体现“墙壁会说话”的隐形的教育价值,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如:“游戏区角”的板块中的计划,“值日生”“班级公约”板块中规则要求等等,呈现出近期幼儿在各方面的一个发展和学习。

2.发展动态性

瑞吉欧提出:墙饰应当是一个会“运作的生命体”,如同孩子的身心随时在改变一样,墙饰也会在孩子心智变化中改变。这就要求墙饰的创设必须有弹性,教师要经常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墙饰进行调整,并允许孩子在活动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墙饰的布置,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成为建构自己知识的主角,也就是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如:“天气报告”的板块,每个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不一样的要求,幼儿从关注日期、天气,到温度、湿度、穿衣、活动等等,呈现出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通过晨谈墙板块的不断更新、添加给予支持,促进幼儿新经验的获得。

3.多元层次性

建构主义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往往通过亲身体验,运用自身已有经验来解释和分析自己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在晨谈墙环境的创设中,应当在设置、材料投放和布置形式上体现多元性的特点。

4.自主开放性

幼儿园的环境、幼儿都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通过彼此的作用来形成有意义的情境,从而产生相互对话、互动的效应。晨谈墙饰的创设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幼儿的主动性,要让墙面活起来,发挥幼儿与墙面的互动作用,让墙面与幼儿对话,充分发展幼儿所想、所知、所做,成为他们与活动对话及信息沟通平台。如:晨谈的板块、时间、晨谈的对象等等都可以灵活随机,可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

5.家长参与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和学生家庭联系,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往来,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源,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在晨谈墙的环境创设中,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他们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墙饰表现的途径和形式。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晨谈墙环境的创设中,不但能丰富环境,更让家长关注、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成为环境的欣赏者和创造者。

三、晨谈墙实施的要求

“晨谈墙”是班级的一个小小角落,我们要借助这个墙面,发挥它的最大功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持

坚持每天晨谈,不轻言放弃,充分利用晨谈的墙面与幼儿对话,不要把它变成一个“摆设”。如:“班级公约”的板块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商讨,在吃饭、午睡、游戏等环节,表现好的小组,会得到一个星星,因此各组的“水果”标记就被加入到晨谈墙中,既具有操作性,又能通过环境无形的教育,养成幼儿遵守班级常规的好习惯(图8)。中4将“班级公约”和“比比谁最棒”两个板块结合,随时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图9)。

2.要留白

晨谈墙不能太“满”、太“死”、太“紧”,要适当地留白。除了固定的板块,也有随机的空白板块。可以用来记录幼儿最近关注、突发事件等产生的谈话内容,充分给予幼儿表达的空间。如:中5班的“我们要谈”“自主10分钟”;大3班游戏区角中的“我的困惑、解决办法”;大6班户外活动中“我们的办法”都体现了留白(图10、图11、图12)。

3.要及时调整与改进

活动中要仔细观察,發现问题时,及时调整与更进,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晨谈墙的作用。如:随着主题活动、节日、幼儿的兴趣等变化,我们对晨谈墙的板块也要及时调整,可以适时地删减更换其他板块,或者一个板块进行升级,满足幼儿的需要,真正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

4.要深入挖掘

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深入挖掘板块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如“天气报告”中,大多数包括:日期、天气、温度这几个内容,也有几个班级增添了“温度、湿度”“最高、最低”“穿衣指数”“季节”“空气质量”,可以看出这些班级的老师已经在挖掘天气报告中一些隐含的教育价值了。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再深入地思考一下,怎样体现各年龄的幼儿的特点呢?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气象台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中大班是否可以增添“紫外线”“适宜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关注天气、气温、空气质量变化的同时,知道不同的天气适合做什么事情,不适合做什么?让幼儿解答下雨天不适合户外活动、洗车、钓鱼、晒衣服等等;紫外线强的时候不适合暴晒等等。“穿衣指数”这一内容,小班的幼儿能根据天气摆放适合的衣服,中大班就可以根据最高、最低或室内、室外的温度变化,来表达穿衣的要求。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晨谈墙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创设良好的墙饰环境并加以充分地利用,真正体现环境的价值,是我们为之思考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真正让环境成为教育的一副拐杖。

【参考文献】

[1]黄进.从“墙面”到“地方”[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6(03).

[2]周徳藩,主编.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内容选择
国学教育及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
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
科技传播视域下科技新闻内容选择策略
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选择问题探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的内容选择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浅析
浅谈阅读教学中内容的选择方法
初中英语导学式微课的内容选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