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推进“五新”战略的若干思考

2019-07-08 03:58梁军王建峰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战略

梁军 王建峰

摘   要: “五新”战略是陕西省结合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路线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激发活力的先导,在推进“五新”战略落地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思想解放、创新理念、追赶超越、富民强省、“五个扎实”五个方面是“五新”战略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具化。基于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笔者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思考和探究,以期助力“五新”战略持续深入推进。

关键词: “五新”战略; 宣传思想文化; 阶段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9.02.010

Abstract: The “five new” strategy is a road map for Shaanxi Province to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by combining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paganda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work is the forerunner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innovating ideas, and inspiring vital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role in advancing the “five new” strategy.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ve new” strategy in the field of propaganda,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work from five aspects: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innovative ideas, catching up with transcendence, enriching the people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and “five soli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haanxis development, the paper also pondered and explored the key points of the propaganda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work, and assisted the “five new” strategy to continue to

advance in depth.

Key words: “five new” strategy;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culture; stage characteristics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1]。“五新”战略,是陕西从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讲话精神,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通过“追赶超越”[2],实现“五个扎实”发展目标的总体性战略[3]。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推进“五新”战略中具有思想发动、理念引领、氛围营造、顶层统筹、彰显形象的重要地位,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五新”战略系统谋划,精准聚焦,为全省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吹响“集结号”,做好先锋队。

一、“五新”战略视域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与任务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战略落地、行动落实的先导工程,其特有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五新”战略是新时代陕西砥砺前行、奋力追赶、不断超越的伟大宣言和行动指引,助力“五新”战略的成功落地和顺利推进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使命。从宣传思想工作的性质和作用出发,对新动能、新高地、新活力、新生活和新形象进行解读和阐释,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推进“五新”战略,持续发力新时代陕西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培育思想解放新动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新动能是“五新”战略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宣传文化战线要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培育思想解放新动能。思想的动能是最根本的动能。动能强劲,才能行稳致远。思想动能又必须依靠理论武装才能形成。陕西要跳出“城墙思维”[4]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抓好思想解放这个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只有思想解放才能在实践中落实创新驱动。要把思想解放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就必须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義先进文化的传承中整合理论资源,就必须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宣传,就必须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用马克思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聚焦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发陕西声音,破陕西难题,把“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

(二)构筑创新理念新高地

理念是模式的基础,发展理念的新高地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始终站在时代制高点的重要前提,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站在秦岭之巅构筑发展理念新高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发展理念。占据高地,才能赢得主动,而只有占据理念高地,才能占据资源配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要通过十九大这条主线以及系列主题宣传凝聚人心,要紧紧围绕“五新战略”提炼创新发展共识。要把握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聚焦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三项机制、陕西自贸区建设、柔性治水、治污降霾等重点工作阐述创新理念。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创新舆论引导方式,要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年之际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形成陕西文艺繁荣的新高地。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理念的新高地。

(三)激发追赶超越新活力

追赶超越是由内而外认清自我找准“老陕”不足自我扬弃的迫切任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通过一切生动活泼入脑“走心”的形式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发全省上下敢为人先的新活力。“赳赳老秦”的先秦文化中富有的澎湃活力在近代异化为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老陕”标签。新形势下,富有活力才能释放潜能,活力充沛方能静水掀澜,企业活力、县域活力、市场活力、人才活力,追根溯源都需要打破观念的束缚、体制的羁绊,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激发各行各业、各个层面追赶超越的活力。你追我赶方有热潮涌动,百舸争流才会活力无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规划、创作一批现实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组织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评选表彰,深入实施“百优计划”。要探索谋划一批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新兴项目,推动文化金融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十百千”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分批创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扶持领军型文化企业,培育高成长性文化企业,壮大市场主体。要通过追赶超越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发全省上下领风气之先的活力。

(四)共建富民强省新生活

富民强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愿景的价值引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主体,以共建共享为共识,引领群众的智力资源汇聚成汹涌奔流的“智力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支撑3800万三秦儿女共建富民强省新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惟如此,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其最终目的都凸显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追求。促就业、增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保障能力,营造宜居环境,解决难点问题,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更舒心,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心动才能行动,人心齐方能泰山移,宣传工作就是要号召、激发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意识上有共建共享的意识,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指引人们行为的顶层观念,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融为一体,共建促共享,共享带共建,引领三秦百姓积极主动富民强省的“智力资源”汹涌奔流嬗变为智力资本,通过观念层面的统筹共建,推动全省人民共同投入共建富民强省新生活的热潮中。

(五)彰显五个扎实新形象

“五个扎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发展的总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立足国际视野,向中国向世界展示三秦大地厚重历史传统,人文地理风貌、科教军工优势,要从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维度讲好陕西故事,彰显陕西“五个扎实”新形象。形象良好,才能凝聚合力。形象就是口碑,形象就是市场,形象就是软实力,形象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显著标志。“五个扎实”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讲好陕西故事需要始终把握的一个原则。要立足国际视野,从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维度全面展示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形象。要展现陕西人意气风发、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的优秀品质,要突出讲好陕西人文璀璨的历史根脉,激情燃烧的延安时期,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自然风光,要凸显陕西科教资源、军民融合的强劲势头,要善于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善于理直气壮去宣传,要通过彰显“五个扎实”新形象培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与后劲。

二、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谋划和推进陕西高质量较快发展,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脉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关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以此为基本依据。近年来,陕西在追赶超越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进,已经取得较大成绩,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也不断得到扩展。但不可否认,在整体发展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诸多阻碍陕西进一步发展的不良因素。深入剖析陕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现和解决影响“追赶超越”和落实“五个扎实”的“真问题”,是现阶段推动陕西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思想观念保守,优势转换效率偏低

陕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大省,能源资源丰富,煤炭产能强大,全国排名前三,同时也是“西电东送”的主要输出省份和“西气东输”的过境省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必不可少的能源资源;科教资源丰富,全省范围内高校数量总计108所,科研机构总数过千,科研院所过百,两院院士多达60余位,是全国闻名的科教大省;[5]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古都、丝绸文化主要发源地、延安革命圣地等等都是陕西鲜明的文化标识。然而,多年来,与陕西自然资源、科教資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经济强省建设发展相对缓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段时间以来落后于资源占有水平,“陕西现象”是困扰陕西发展的现实阻力。“陕西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观念保守陈旧,思想缺乏活力,没有发挥应有的先导作用,致使资源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解决陕西发展难题,关键在于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个层面真正从灵魂深处掀起一场思想革命,持续解放思想,整合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实现资源优势的有效转化,进而破局“陕西现象”。

(二)发展理念固化,发展模式亟待变革

陕西受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社会整体思想活跃水平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发展理念固化。通过发展理念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赢得改革开放发展的主动地位,是陕西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发展理念的创新创造来说,陕西具有宝贵的历史经验,从商鞅变法到汉唐盛世,从丝路文化到延安精神。在陕西历史文化的基因里,蛰伏着许多有待发扬光大的理念优势。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理念的破茧成蝶,推动关中的率先发展,陕北的跨越发展,陕南的突破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只有想得到,才可能办得到,如果连想也想不到,办得到就会是海市蜃楼。就关中而言,该地区集中了陕西省60%的人口、80%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一直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何进一步激活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经济产业要素的聚合反应,制度上顶层设计尤为关键;就陕北而言,该地区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如何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形成能源资源产业集群,未雨绸缪地避免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可能出现的“资源诅咒”现象,相关的产业规划和调控必须适时跟上;就陕南而言,作为秦岭南麓和腹地,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中心区,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推动陕南经济社会突破瓶颈,在高质量发展上独树一帜是当务之急。凡此种种,都需要打破理念固化的硬壳,在破中求立,以创新理念推动创新举措汹涌奔流。

(三)进取劲头不足,竞争活力尚待激发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陜西GDP排名保持在全国第15位,与排名第14位的辽宁省相差800多亿元,比紧随其后的江西省高2400多亿元。[6]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陕西只有保持追赶超越的拼搏姿态,持续较快发展,方能稳坐中等发达省份“宝座”,并不断向发达省份发起冲击。陕西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跃升为中等发达省份,是三秦大地3800万希望变落后为先进的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将内心对富裕生活的渴望转变为勤劳奋进拼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起点上,满足现状不再继续奋斗的“老陕”心态与小富即安的精神风貌必须彻底摒弃,找回充满活力与斗志的“赳赳老秦”状态,激发追赶超越的新活力,在新的历史发展浪潮中争做弄潮儿,思想发动至关重要。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在激发新活力,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打破思维定式,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责任重大,在塑造新时代地域文化标签和激发竞争活力上任重道远。

(四)民生工作尚有短板,共建共享有待推进

近年来,陕西在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成绩显著。以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例:在脱贫攻坚方面,陕西仅2018年就实现了28.8万贫困人口的转移就业,顺利完成9.1万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危房改造共计7.9万套,新增乡村公路1.2万公里以上;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2018年陕西PM2.5平均浓度下降10.5%,重度污染天数也下降了20.7%,拆除秦岭违规建设别墅1185栋,同时没收9栋,国有土地回收4557亩,集体土地退还3257亩,土地复绿2646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7]

但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民生领域还存在很多短板,教育、医疗、住房,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通过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弄懂、讲清共建与共享的辩证关系,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共建富民强省是共享新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新生活是共建富民强省的应有之义和价值归宿,富民强省不仅是为了实现强省建设,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民富,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只有通过入脑入心的宣传文化工作,才能充分动员和组织群众,才能用事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在民生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在获得感提升的同时涌入建设强省大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对富民强省建设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归属感,自觉将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价值指引,实现个人发展与陕西发展的有机统一,方可凝三秦百姓之心,聚全域民众之力,共建富民强省新生活。

(五)陕西故事尚不出彩,新形象彰显亟待发力

新起点、新发展、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需要讲好历史与现实相辉映的陕西故事,方能描绘和彰显“五个扎实”新形象。要改变封闭、单调、保守的古板形象,就要善于讲好新时代陕西故事,而讲好陕西故事,必须全方位地分析陕西的优势。首先,讲好陕西故事要讲好陕西的厚重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从炎黄到统一六合的强秦,再到汉唐雄风,陕西元素在中华文明的演化谱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近代,延安和延安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的高地和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长河中蕴含着无数值得后人继承的财富。其次,讲好陕西故事要讲好陕西的当代发展。改革开放40年,是陕西化茧成蝶、涅槃重生的四十年,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关中城市群建设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和支持,西安被确定为第九大全国中心城市等等,政策势能的积蓄和释放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加速了陕西的蜕变,陕西已经成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并不断实现平稳超车。要通过自信、坚强、包容、积极的表达传播陕西的昨天和今天,更要敢于描绘陕西发展的愿景和明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围绕讲好陕西故事不断彰显“五个扎实”的新形象。

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五新”战略的重点

培育思想解放新动能,构筑创新理念新高地,激发追赶超越新活力,共建富民强省新生活,彰显“五个扎实”新形象,是我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每一项具体工作,既可以放在自身的“五新”体系中来考量,也可以放在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的大棋局中来谋划。在推进“五新”战略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引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创造性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努力形成符合陕西现阶段发展的社会风尚,推动“五新”战略的落地开花与陕西的繁荣发展。

(一)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工作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群众。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化”的最新成果,而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署的通过“五新”战略“追赶超越”的实践命题是开展“大西安建设”、“产业升级”、“军民融合”、“新型城镇化”等工作的理论遵循,对于这些理论问题必须集中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力量,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打好“攻坚战”,为“五新”战略实施提供彻底的理论支持。

(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继解决了“不挨打”、“不挨饿”的问题,但是“不挨骂”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事情[9]。我们要努力做好傳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的整合融合,要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有理有据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和别有用心的抹黑说辞,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要善于运用微信、钉钉、H5、抖音等新媒体和时尚传播平台,把正能量、好人好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开来,入脑入心并收到实效。

(三)加快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风尚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通过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其他各种先进文化的汇流激荡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体权利之间的良性平衡,形成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风尚。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十三年革命历程,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追赶超越”指出了“五个扎实”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陕西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坚实基础。为此,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以饱满的工作状态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种意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研究宣传,不断加强追赶超越舆论宣传引导,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加强文化建设,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武装、强大的舆论保证、良好的精神文化土壤。

(本文系陕西省委宣传部“五新”战略研究委托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组组长:宦洁;成员:梁军、张洪春、康喜平、金刚、王建峰)

参考文献:

[1]赵明,等.“五新”战略任务 实现奋斗目标[N].三秦都市报,   2017-05-08.

[2]本报特别报道组.殷殷嘱托铭心间 三年赶超谱新篇[N].陕西   日报,2018-02-06.

[3]王乐文.落实“五个扎实” 推进跨越发展——专访陕西省省长   胡和平[N].人民日报,2017-09-12.

[4]本报讯.破除“城墙思维”勇创新 奏响新时代改革最强音[N].   西安日报,2018-06-02.

[5]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课题组.陕西“追赶超越”研究报告[M].西   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14.

[6]31省份2018年GDP正式出炉  18省份GDP增速超全国   [EB/OL].人民网,(2019-03-02)[2019-03-15].http://yn.people.   com.cn/n2/2019/0302/c378440-32699193.html.

[7]刘国中.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27日在陕西省第十   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陕西日报,2019-02-02.

[8]<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9]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1-6.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猜你喜欢
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战略在精不在多
重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乌江榨菜:战略之争
基与GXGL银行战略控制的相关措施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要走出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