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解读及启示

2019-07-08 03:30赵宏媚严丹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俄罗斯

赵宏媚 严丹

摘   要:俄罗斯为了提升其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推出了国家优先战略——“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该项目主要推行六方面的举措,包括提高俄罗斯留学环境舒适度,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创建丰富的在线资源,留学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校国际化适应力,加强欠发达地区国民国际化思维的舆论导向。这些举措对我国教育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教育国际化;教育出口项目

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配置更加频繁,教育出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俄罗斯学者认为,教育出口是一项全球性业务,为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以获取利益,并加强国家间的文化和经济联系。服务主要涉及外国学生的语言课程、远程教育、正式教育、高级培训等高等教育服务及补充教育[1]。2017年6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为国家优先战略,该项目旨在提升俄罗斯教育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增加俄罗斯的非资源性出口。

一、项目提出背景

(一)顺应教育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连接成一个整体,除了思想的碰撞、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还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开拓国际视野、学习先进技术、培养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外国学生数量也成为高校在世界教育评级中的重要指标。众多发达国家也在打造国家智力品牌。目前,世界上的教育出口大国主要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教育出口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五大出口产业,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出口产业[2]。高水平的教育出口及教育服务能力是相关国家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才能吸引更多留学生,在传播国家文化、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达到教育出口创收的目的。

(二)解决俄罗斯留学生生源固化问题

俄罗斯存在着留学生来源固化的问题,2016年俄罗斯外国学生共计25万人,其中约80%的外国学生来自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3]。这些国家的学术环境与文化氛围都与俄罗斯相似。其余约20%的留学生中,亚洲國家留学生占56.8%,这与文化辐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见图1)。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使得外国学生对留学目的国的求学生活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虽然这可以减轻学生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所出现的文化休克状况[4],但也造成俄罗斯国际学生生源较为固化的问题,成为俄罗斯语言、文化、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一大瓶颈。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一)提高留学环境舒适度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方式的差别,并非所有外国学生都能在俄罗斯顺利完成学业。约100%的来自亚洲国家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50%的来自美洲国家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65%的来自波罗的海国家和格鲁吉亚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75%的来自欧洲国家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5]。因此,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其在俄罗斯留学的舒适度十分必要。“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计划在2024年实现高等院校在读国际学生人数达到42.5万人的目标,主要通过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创建友好的交流环境与空间,简化外国公民学习、工作、移民的程序以增加俄罗斯留学项目的吸引力[6],促进外国学生融入本土社会。

(二)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主要涉及与其他国家互相承认学历和学分互认、为外国公民提供专业教育水平认证和俄语水平国际认证、开展特定合作项目等。近年来,俄罗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为例,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于2014年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该大学超过一半的师资都由莫斯科国立大学直接派遣,采用俄、中、英三语教学,培养掌握俄语、汉语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将获得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文凭[7]。2017年,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信息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两所院校持续保持着友好关系。2019年2月12日,双方就采矿领域课程项目达成一致。另外,俄罗斯—东盟大学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等皆是俄罗斯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开展国际合作的有益实践。

(三)创建丰富的在线资源

远程在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俄语语言教学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成为可能。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在线课程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国际慕课平台上的俄罗斯课程以及俄罗斯慕课平台上的课程等都对外国公民开放并提供免费访问(见表1)。预计到2025年,在线课程的外国学生人数将从110万人增加到350万人。[8]

(四)留学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近年来俄罗斯对经济领域的外国从业人员需求增加,但大多数留学生都选择学习语言类或医学专业,这就造成了这些领域外国毕业生就业难和经济领域人才缺失的问题,以及外国毕业生难以留在俄罗斯的状况。为此,俄罗斯举办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主要包括四个科目: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物理学。获奖者将有机会在俄罗斯80个城市的500多所大学中的任何一所免费修读硕士课程。通过这一举措,逐渐改变市场需求与留学生能力的断层现象,培养具备相关能力的高水平外国学生,有利于留学生在俄就业与移民。

(五)提升高校国际化适应力

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俄罗斯联邦政府做出很多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2017年在俄罗斯学习的外国公民共计27万人,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达成招收71万全日制留学生的目标[9]。为促使高校适应教育国际化进程,2018年39所俄罗斯高校被纳入“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包括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及其他高等院校。另外,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有能力提供包括语言课程、在线教育、学校正式教学、外国学生补充教育等在内的教育出口服务。针对教职人员教育出口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俄罗斯建立了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国际服务能力培训中心,并向各高校提供有关教育国际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六)加强欠发达地区国民国际化思维的舆论导向

国民国际化思维应与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相一致,俄罗斯国民国际化思维由来已久。苏联时期便有大量的外国人在社会中从事重要的职业,如教师、工程师、医生等。1988年,来自149个国家的12万名外国公民在苏联学习,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截至1988年7月,苏联教育机构共培训了数十万名外国专家,其中大多数在自己国家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政治家、科学家、教育机构和工业企业负责人、外交官、医生、记者等[10]。虽然俄罗斯在国际化层面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除去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中心城市外,其他地区国民的国际化思维仍有待提高。由于开放度较低地区的国民对外国公民的态度略有抵触、存在成见或刻板印象,致使这些地区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差、评价低,进而导致国际学生数量不断下降。只有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使俄罗斯更强有力地提升教育出口竞争力。

三、对我国教育出口的启示

俄罗斯“教育出口项目(2017-2025年)”充分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品牌项目,成为教育出口的主体。在教学模式层面,充分利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子项目“现代数字教育环境建设”框架内的网络资源,开展国际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在线学习。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层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相关政策和举措对我国发展教育出口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打造优质留学环境

良好的留学环境是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在向来华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的住宿条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以北京高校为例,外国留学生对外部留学环境评价较高,超过50%的留学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但仍有近40%的留学生持有“一般”的满意度。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留学教育环境的创设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11]

(二)开展合作办学

中美合作举办的第一所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区、纽约校区共同组成纽约大学全球系统中的三个具有学位授予权的校区之一)就是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12]。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联通方面,我国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先后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24个国家,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等8个国家[13]。开展国际合作课程,设立海外分校、办事处也是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方式。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开办,成为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同时,中国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埃及等10多个国家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邀请。[14]

(三)完善慕课资源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开放式教学成为可能。2012年被称为“慕课(MOOC)元年”[15],2013年,MOOC大规模进入亚洲。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相继提供网络课程。我国应该广泛建设高质量在线课程,结合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我国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16]),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同时,建立良好的在线课程评估系统,对课程的质量进行监控,通过采用留学生统一认证方式,提供优质在线课程平台的访问和在线学习成果的记录和转换。

(四)留学专业选择与市场接轨

留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不均衡不但是俄罗斯教育出口的现状,也是我国的现状。大部分來华留学生选择人文学科,其中又以汉语语言文学为主,学习数学及其他理科专业的较少[17]。这也造成了留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尽管获取了毕业证书,但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由于签证问题、就业问题等不得不回国发展。留在中国的留学生也要和大批学生进行竞争,而留学生因为汉语水平有限,大多从事和专业无关的外语教学及外贸事业。鉴于此,我国可以参考俄罗斯的做法尝试新型招生方法,比如通过国际竞赛的方式,选拔一些经济、数学、自然科学学科的人才,向他们提供一定奖学金及外部的支持,通过简化签证、移民条件、定向培养等措施鼓励他们来华留学,同时为我国社会发展储备人才,解决非学历生比重大、学历教育层次低的问题。

外国留学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是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8]。2016年,在华学历生人数达2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华硕博研究生人数达6.4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14.4%,比2012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留学生教育层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9]

(五)发挥高校主动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高校和众多海外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项目,但在宣传力度上还有所欠缺。目前,外国留学生来华就读主要包括三种途径:通过官网对意向高校进行访问与申请;通过所在学校官网、对外交流处了解我方合作院校信息进行交换申请;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获得来华学习的机会。因此,应完善我国高校官方信息,针对留学生开发详细的简化申请通道;结合我国各高校的特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打造“量体裁衣”式的智力品牌吸引留学生。

(六)解决教育出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教育出口也表现出区域不协调的特点,沿海地区一二线城市的教育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例如,沿海省市对南亚教育出口贡献较大[20]。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支持达到缩小差距的目的。提升教育出口竞争力不仅是北京、上海各大高校的战略目标,也是全国高校都应该努力的方向,更是我国提升国家影响力,实现教育创收的重要方式。我国应发挥西部地区与沿海城市的优势以开拓南亚教育市场。鉴于地理优势及经济贸易往来,东北和新疆可重点开拓蒙古、俄罗斯等国的教育市场。[21]

参考文献:

[1]И.А. Нестерова.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EB/OL].http://odiplom.ru/lab/eksport-obrazovaniya.html,2019-01-20.

[2][5]Т.И.Чинаева. Основные Тенденции Развит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Рынка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Услуг[J]. Статистика и Экономика,2017,(1):60-68.

[3]Сколько Иностранцев Учатся в Российских Вузах. Ассоциация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EB/OL].http://rustudent.org/news/9,2017-12-13.

[4]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6):71-72.

[6]Е. С. Иноземцева. Мировые Лидеры Внешней Торговли на Рынке Услуг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екущее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J].Креатив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2013(2): 62-68.

[7]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中两国教育部门将继续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EB/OL]. http://sputnik-news.cn/russia_china_relations/201706301022987283/, 2017-06-30.

[8]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О Перевод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Развити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на Проект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EB/OL].http://government.ru/docs/30832/,2017-12-28.

[9]Ирина Ивойлов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Выпуск[EB/OL].https://rg.ru/author-Irina-Ivojlova/,2018-12-20.

[10]Ю. П. Кожаевым. В СССР Обучаются 120 тыс.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Граждан из 149 Стран Мира. Иностранные Студенты в СССР [J].Еженедельник “Аргументы и Факты”,1988(1):30.

[11]杨晓平,王孙禺.北京高校留学教育环境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学生就读满意度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3):97.

[12]上海纽约大学.学校概况[EB/OL].https://shanghai.nyu.edu/cn,2019-02-2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2016-07-15.

[14][16]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359号建议的答复[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szs/201812/t20181214_363620.html,2019-03-15.

[15]杨学军,王怀民,周刚.关于推进学习型军队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6(4):4-6.

[17]陶叶萍.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出口现状和市场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8(3):81-82.

[18]高立平.策略与启示:对国外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考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57.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 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6.html,2017-03-01.

[20][21]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5):598-605.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
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