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意识”与专业教学中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

2019-07-08 02:10冯朝亮
大学教育 2019年7期

冯朝亮

[摘 要]社会学想象力是社会学专业素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學想象力需要化繁为简,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要更具操作性,观察意识、问题意识、文献意识、方法意识、理论意识和批判意识这六种意识可视为这一努力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专业意识;社会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024-03

一、社会学想象力与专业教学

自从1959年C.赖特·米尔斯(下文简称“米尔斯”)提出“社会学想象力”以来,这一概念已成为社会学的经典概念。米尔斯认为,身处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将个人生活经历与外在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心智品质,借以洞察社会的本质,这是社会学的全部使命[1]。根据米尔斯的阐释,社会学想象力的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历史视角。即个人需要从自身所处的特定时代中理解自己的经历和生活际遇,并把握自身的命运,认清事实的真相。这个视角的关键在于弄清“过去何以能走到现在”,而非仅仅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二是社会结构视角。米尔斯视之为发展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这一工具可以使人们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区分开来[2-3]。

米尔斯提出这一概念的最初意图是批评社会学研究中的过度经验化问题,但其中所蕴含的反思社会学的意味使之逐渐成为阐释社会学本质的重要概念工具。比如查理德·谢弗视之为“一种对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存在关系的灵敏观察能力”[4]。乔恩·威特则认为它是一种理解“社会如何对我们的生活施加影响”的实用工具[5]。吉登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让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熟悉的惯例,即社会学想象力可以作为一个“生产”社会学研究问题的工具。他在《社会学》中以“喝咖啡”为例阐释了如何通过社会学想象力去构造一个社会学问题[6]2-4。

这意味着一个社会学者,尤其是社会学的初学者,可以通过理解掌握社会学想象力来培养发展自己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素养。因此,社会学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那如何在教学中讲清楚社会学的想象力呢?关键是两点: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能力。作为工具,学生需要在每个具体的社会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中体现社会学想象力;作为能力,就是要把社会学想象力作为专业素养来训练。社会学想象力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六种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这六种意识就是观察意识、问题意识、文献意识、方法意识、理论意识和批判意识(下文简称“六种意识”)。

二、社会学专业教学中的“六种意识”及其培养途径

(一)观察意识

观察意识可理解为“观其大体,察其细微”,先要“察其细微”,即描述具体的现象或事件,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发生学过程,并尝试寻找可以概括的专业术语;然后“观其大体”,即将具体的现象或问题延展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学范畴,如社会分层、制度变迁、社会运动、家庭生命周期等。如“喝咖啡”一例中,吉登斯先将这种有提神作用的饮品引申为一种文化价值观,接着卷入全球化的复杂经济社会关系,然后推定过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再成为当代世界诸多热点问题(如全球化、人权与环境破坏等)的争论焦点[6]6-7。这一例子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社会学想象力在观察世界中的创造力,“察”和“观”的有效结合发掘出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学世界”。因此,观察意识的关键在于调动社会学者全部知识储备和抽象思维,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或事件视为一个嵌入具体时空结构的特例,在“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中往返,不断完善具体现象和抽象概念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启发性提问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如在中国都是哪些人在喝咖啡?什么人喜欢在咖啡馆喝咖啡?中国人喝咖啡的历史从何时开始?辜鸿铭为什么喜欢喝咖啡却穿长袍?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如何?中国的咖啡产业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引导学生沿着一个中心问题展开想象,并在查阅资料寻觅答案中提升专业思维水平。

观察意识并非一般的“观看”“感知”的意思,而是带着“社会学眼镜”的“联想”“思考”的过程。吉登斯指出,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出发点是观察、思考“社会生活”,按照特定的视角由点到线再到面[6]2-4。因此,观察、思考和联想的能力是培养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方面。

(二)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首先是指提问意识,社会学者需要在社会现象的观察中连续发问,形成可以深入理解该现象的问题组,进而使研究主题逐渐明晰、明确。前文所提出的跟中国人喝咖啡有关的几个问题就构成了一个问题组,如果学生能够提出类似的一系列问题就说明其形成了较好的提问意识。

问题意识更重要的含义是提出社会学问题,即在充分观察、解析社会现象的基础上,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建构一个体现社会学学科思维的、有“社会学味道”的研究性问题。首先,社会问题不等于社会学问题,那些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热点事件、争议问题不一定都是社会学问题,例如“明星天价薪酬”“老人摔倒扶不扶”等,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实际上属于道德、法律问题。吉登斯认为,社会学家主要研究可描述的、事实性的“实然”性问题,而非价值判断的“应然”性问题。事实性问题还需要通过比较视角展开,包括不同社会背景的横向比较和现在与过去的纵向比较。进一步而言,仅关注事件如何发生而缺乏理论视角,纯粹的收集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真正的社会学问题须同时具备事实性、比较性、发展性和理论性[6]810-811。例如“明星天价薪酬”中,明星是否应该获取高额薪酬不是个社会学问题,而公众在“天价薪酬”讨论中出现的民意分歧,以及所反映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及其社会后果问题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其次,要警惕“伪问题”“无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要么缺乏社会现实基础,要么空谈概念,要么不证自明或无法验证。实践教学中,学生常常这样构建“社会学问题”:变换调查对象验证一个已有结论的问题,或套用一个社会学专业用词提出研究问题,或某某现象的社会学解读等,表面上看似乎符合要求,但实际上却都是“伪问题”,或者干脆没有问题,比如“父母教育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父爱缺失影响子女一生”“大学生的见义勇为现象”等。

因此,培养问题意识一方面要强调保持观察中的好奇心,不断提问,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已经提出的问题再次发问:这是不是一个真实、有价值、有新意的社会学问题?

(三)文献意识

谈及查阅文献,一般是指为了设计新研究项目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文献查阅、研习工作。彭玉生在《洋八股》一文中指出,文献综述有三个功用:澄清贡献、提供理论框架以及提出理论缘由。通过文献工作进一步地锤炼研究主题,缩小研究范围,明确具体问题,提炼创新点等,从而形成一个具体、集中、有意义的研究问题[7]。所谓文献意识是指社会学者需要把查阅、研习文献作为日常学习训练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文献工夫积累知识、启发智慧、提高设计与论证研究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重视查阅、研习文献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文献比研读教材更重要。

具体来说,培养良好的文献意识应包括三个层次:查阅文献、综述文献和批判文献。首先,查阅文献需要反复练习、发现技巧、积累经验,研读文献可以获得更多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的灵感。其次是综述文献,这也是一个研习文献的过程,不仅要读懂文献,而且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文献的中心观点,判断文献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再次是批判文献,即指出文献的不足、局限等。这实际上是一个吸收文献的精华进而提升自己学术水平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以学习为目的的文献查阅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也要有一个明确的核心问题,通过文献解答观察中的疑问或提出进一步的新问题,从而达到拓展社会学想象力的目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预先设定主题或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文献查阅、研习,并通过重视发挥文献综述作业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培养文献意识。

(四)方法意识

什么是方法意识?风笑天认为,所谓方法意识指的是社会学者在探索一个具体问题或接触一项实际研究时,要能够随时意识到“要从方法的角度作些分析、判断和选择”[8]。换言之,社会学者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思想规范整个研究过程,这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方法论层面的研究、设计、判断,如适用于量化方法还是质性方法。二是具体操作层面的方法、技术选择,如样本抽取、资料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技术,更细化的如问卷量表的设计、统计技术的选择、访谈资料的处理等等。除此之外,方法意識的培养还需要注意强调三个基本原则:科学原则、实证原则和比较分析原则。科学原则强调研究过程要遵循“科学环”的研究程序来制订研究计划,科学地抽样,规范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等。实证原则强调立足于经验性研究,收集直接、可靠的数据资料作为论证的基础。比较分析原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如涂尔干所说,“比较社会学就是社会学本身”,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是研究问题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多元方法论的多元范式是社会学的基本学科特征,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孰优孰劣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既定研究范式的学术规范和研究程序。比如量化研究对样本抽取、概念测量、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研究的程式性更为明确。质性研究虽然更依赖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研究经验,但也有特定的研究逻辑和程序。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异理解不深,容易“陷入”经验资料之中,混淆研究方法,如采用统计数据和个案资料组合在一起的“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看上去内容丰富,实际上论证过程和结论都靠不住。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反复强调方法规范,引导学生研读规范、高质量的专业文献,并在实践训练中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方法应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方法意识。

(五)理论意识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指出,当时美国社会学流行的几大趋势偏离了社会学的“初心”,导致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趋向枯竭,其中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是其批判的主要目标。他认为,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宏大理论过度使用抽象概念构造理论,使社会学脱离了经验性现实基础,导致含糊的蒙昧主义;而抽象经验主义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的方法追求导致经验知识的碎片化和空洞化。实际上,这些倾向不只存在于当时的美国,刘少杰在2011年的一个访谈中指出,国内部分经验研究“只讲事实不讲理论”,严重误导了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前景,而且停留在描述层次上的经验研究并非没有理论指导,而是缺乏理论自觉[9]。近年来,由于统计分析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快速发展,很多经验研究执迷于应用复杂分析技术,导致了经验研究的“常识化”现象,“只有数据没有问题”的理论意识淡薄问题令人担忧。

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理论意识缺乏的现象更为复杂。一方面,“技术崇拜”的思想使得学生更青睐复杂方法的经验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学理论课是多数学生最“怕”的课程之一,而本科教学中主要介绍的是“宏大理论”,二者共同造成了学生理论意识淡薄的现实。当学生不得不需要一点理论来增添其研究的“社会学味道”时,往往会套用几个专业术语或“某某理论视角”了事。因此,实践教学中需更注重学生理论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理论与经验研究结合得更好的案例教学,不仅通过现实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而且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与经验结合的内涵。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有“理论灵魂”的问题开展经验研究练习。许多学生自拟的研究主题本身的理论蕴涵就很缺乏,比如“大学生就业/社交/消费”等,要适度限制学生选择类似的研究问题。再次,教师要在理论课之外,结合实际研究介绍更多中层理论、微观理论,拓展学生对社会理论的知识空间,这样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意识。

(六)批判意识

批判意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本质属性。米尔斯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就是批判当时社会学发展误入歧途的种种表现。经典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批判范式还赋予其行动价值,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变革的工具。鲍曼在《通过社会学去思考》一书中指出,社会学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审视人们的生活,质疑并重新评定人们生活的经验,批判和质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思维是一种力量,一种抗固化的力量”[10]。因此,无论是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还是在社会学专业素养的培养中,批判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社会学中的批判意识不是一种简单的“怀疑一切”的质疑精神,而是研究实践中的一种审视标准。从对现实观察中“理所当然”的生活逻辑的质疑,到评述文献时对既成观点的批驳,再到收集、分析资料中的反复比较、验证,乃至研究结论中的理论反思,都是批判意识在发挥作用。因此,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批判思维,可从以下几点尝试: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质疑常识”的方式选择研究课题,从批判现实生活中某一“常识”出发设计研究性问题,例如“独生子女是否都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留守儿童是否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若干组争论性、商榷类文献作为练习文献,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质疑精神、批判方法的具体应用。再次,必要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实问题采用辩论赛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实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质疑勇气,让学生理解批判意识的旨趣。

三、结语

社会学属于“入门易而学好难”的学科,大多数初学者往往是在对社会生活感到有些困惑时进入的,难免会产生各种认识误区。如果不在基础阶段纠正这些误区就会导致后期的学习出现各种困惑,也会出现“想象力枯竭”的现象。同时,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学专业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也需要沿着社会学想象力的正途不断探索。因此,必须将社会学想象力培养与消除学习误区结合起来,“六种意识”正是以此为目的的对社会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一次有益尝试。

[ 参 考 文 献 ]

[1]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7-20.

[2] 卢晖临.历史视角与社会学想象力[J].杭州(我们),2011(9):30-34.

[3] 柳长兴,糜薇.社会学想象力:内涵、使命与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2-95.

[4] 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9版.刘鹤群,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

[5] 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仁,等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30.

[6]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彭玉生.“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J].社会学研究,2010(2):180-210+246.

[8] 风笑天.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J].社会学研究,1999(2).

[9] 刘少杰.社会学研究的提升: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思维[J].河北学刊,2006(5):82-85.

[10] 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高华,吕东,徐庆,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9.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