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口市乡村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9-07-08 06:29张浩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德治法治道德

张浩

目前,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融入德治,让道德发挥引领规范作用,成为了破解我国乡村治理难题的抓手和利器。

本课题组赴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和边城镇孙家村、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盖州市什字街镇日丰村等地进行广泛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德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相关情况,系统总结乡村德治建设中的工作亮点,并精准补齐工作中的问题短板。

1 乡村德治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其中,德治是强化乡村治理的基础,具有价值引领、道德规范、精神支撑等重要作用。德治的提出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的发展与运用,又是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村实践,更是乡村自治、法治的关键辅助和补充。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意见》高度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出健全乡村德治的具体措施。虽然在乡村治理中运用德治面临很多具体问题,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的乡村德治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乡村德治的内涵和意义

古代的德治指在社会管理中强调道德教化,用礼制去影响和规范个人行为,最终完成国家治理。而法治一般是被古人所轻视的。现代德治既有与古代德治思想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以德治国就是当下我们所说的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补充,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人民能够自觉遵循历史与现实共同打造的社会生活的公共准则。

运用德治来治理乡村,利用乡村特有的历史资源,建立每个村民都能够遵守的道德规范,对于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德治能够弥补村民自治的不足,既可以增强基层治理主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又可以保证基层治理主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德治能够弥补乡村法治的不足,使村民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不断滋养和强化乡村法治建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和德治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不能各自为政,必须相互融合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其中,德治的作用不可忽视,能够发挥道德引领、规范制约等内在作用,增强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为自治和法治占领道德制高点。

3 我市乡村德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市乡村德治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也发现一些问题。

第一,乡村文化现代构建进展缓慢。当下乡村文化既失去了往日的传统文化家园,又找不到未来的发展道路。振兴乡村文化,不是恢复旧有的文化观念,更不是否定、消灭乡村文化,而且将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交汇融合,创造出新時代的满足广大村民多样化需求的乡村文化。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干部都没有弄清楚乡村文化构建的目标、发展的路径等。乡村文化的现代构建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用存在不足。乡村德治建设需要一些基础设施作为载体。可是,一些乡村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根本无法顾及德治建设,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没有意识到乡村德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乡村德治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投入不足。课题组发现,很多乡村基础设施老旧、破损,没有及时增加、更新,甚至一些村子缺少最基本的体育健身器材;一些乡村文化站利用率较低、影响力很小,没有深入到农民日常生活中去;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质量普遍不高。

第三,乡村道德约束能力严重弱化。在乡村利益格局、价值理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价值主体之间会因为多元性而产生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法治因其确定性、强制性等特点得到了村民很好地接受并运用。然而,法治成本很高,一些村民承担不起相应的费用,一些乡村纠纷也不必通过法律途径。历史上一般都是依靠乡村道德来管理和约束。可是当下乡村道德约束能力严重弱化,很多村民竟然害怕自己在生活中因为讲道德而吃亏上当。

第四,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不尽人意。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乡村德治建设是软任务,没有明确的硬指标,实施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喊口号多一些,具体落实少一些。一些干部根本没有认识到乡村德治建设、村民道德建设对于乡村治理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一些基层干部能力不足、老化、弱化,无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要求。

第五,部分村民参与主动性不高。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乡村的年轻人都在忙着赚钱,参与乡村德治建设的主动向不高。剩下的老人和儿童本身能力不足,而且这些人极易受到外来思想观念的影响而站在了道德文化建设的相反面。在乡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原本维系乡村社会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受到外来思想巨大冲击,一些村民在道德领域变得进退失据。部分村民道德素养出现较大滑坡,从而出现了乡村道德危机。

4 提升我市乡村德治水平的措施

现在营口市正开展“营口有礼”主题活动,目的在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市民众文明素质的提升。这既是提升我市乡村德治水平的重要契机,又是我市乡村德治建设的关键抓手。我们应努力将这股文明之风系统下沉到乡村,用文明之手助推乡村振兴。面对复杂的乡村德治局面,课题组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4.1 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德治建设的走向。一方面,每个乡村应该因地制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更加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努力改善乡村民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整合优质的扶贫资源,实行精准到位的帮扶,保证脱贫的持续效果,逐渐解决个人经济发展的难题。最终,以整体带动个人,以个人促进整体,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经济发展与德治建设相互联动的典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东岗子村把种植葵花作为基础产业,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将自身打造成集旅游观光、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在提升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东岗子村注重村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借助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等基地,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党史、村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汇演等活动,使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岗子村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村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升,同时又有效地挥出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4.2 系统推动乡村文化构建

乡村文化构建是乡村德治建设的精神基石。首先,我们应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乡村文化,正民心、树新风,重建乡村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乡村德治氛围。其次,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基因,利用乡村文化中丰富的优秀资源,筑牢乡村特有的精神家园。再次,不断加强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与补充,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良性互动、均衡发展。最后,将乡村自治文化、法治文化融入乡村道德文化之中,夯实乡村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基础,为自治和法治提供道德认同和情感支撑,以乡村文化的构建来为乡村振兴鑄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在构建乡村文化、突显自身文化特色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七一村在乡村文化构建中突显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深入挖掘解放战争时期丁隽一、吕庆余、王希珍烈士的光荣事迹,大力宣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八大嫂”等人的革命豪情。这不仅推动了自身文化的系统构建,更为七一村的德治建设注入红色文化基因。

4.3 全面完善乡村德治建设阵地

尽量多的搭建乡村公共文化平台,例如建设乡村道德讲堂、村图书站、红色文化纪念馆等,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和文化道德素养;将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和文化娱乐方式相结合,通过乡村公共文化平台,以乡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传统、英雄人物、道德模范等人文资源,利用村中事、身边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农民群众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老边区边城镇孙家村每周举办道德讲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村民传递正能量,努力使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4.4 持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乡村德治,重点在于“人”的素质的提升。如何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是乡村德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党史国史、传统文化等教育,使村民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乡村人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加大对乡村德治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我们可以在线上或线下组织村民学习优良的家风家训,观看感人的先进典型展播,在乡村营造大家都知德、守德、践德的良好环境。再次,在乡村中推广道德评议,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用民间舆论、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社会新风、批评不良现象,引导乡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最后,除了适当教育,我们还需要辅以法治,将软性约束和硬性规定结合起来,这样能有助于农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4.5 重点发挥历史经验的作用

第一,突出乡规民约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乡规民约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是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新时代,乡规民约要与时俱进,不仅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而且需要蕴含新时代新的要求。通过乡规民约的约束使村民激发道德自律,避免失德的行为,提升村民道德水准。第二,突出“新乡贤”的重要作用。“新乡贤”指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的乡村精英,例如一些返乡创业的优秀人才或是具有很高威望的本地贤达等。这些人不仅仅具备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我们可以成立一些乡贤团体,建立乡贤工作室和宣讲团,借助“新乡贤”道德威望、能力素养使他们在乡村德治建设、社会秩序维护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加强乡贤与村民的沟通协调,弥补基层组织领导不足,更有效率的解决村民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行管教研部)

猜你喜欢
德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荷叶礼赞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