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7-09 08:27刘英志古育娣冯洁妮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牙周袋牙列

桑 卓,刘英志,古育娣,冯洁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口腔科,广东深圳 518000)

牙周炎、龋坏是导致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可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牙齿的美观。既往牙列缺损常规修复方式的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对于过多牙列缺损、牙周合并其它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有必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修复方法,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牙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口腔种植修复因使用的材料与人体具有组织相容性,并能形成牢固的基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2]。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语言功能、美观效果、口腔相关指数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牙列缺损提供指导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46~78岁,平均(62.41±3.25)岁;病因:外伤所致15例,牙周病变2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2.46±3.27)岁;病因:外伤所致16例,牙周病变27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口腔检查证实为牙列缺损,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石、牙菌斑;②全身状况良好,无其他口颌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③伴有恶性肿瘤。

1.3 方法 ⑴对照组行常规修复。严格消毒口腔及周围皮肤,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将残留患牙清除干净,3个月后进行复诊,待牙窝痊愈即可制备牙模进行佩戴。⑵观察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3]。手术操作区域进行局麻,然后选择牙槽嵴做L型切口,暴露牙槽骨,定位后钻孔,形成种植窝,并保证种植窝与种植牙体大小、形态一致,植入种植体后,缝合软组织。术后嘱患者服用抗生素,7d后拆线,X线检查确认无松动时,对种植体上部结构进行修复。

1.4 评价指标 ⑴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语言功能、美观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4]评估患者语言功能及美观功能,各项满分均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语言功能与美观效果越好。⑵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口腔相关指数,包括牙菌斑指数与牙周袋深度。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牙龈出血、牙龈刺痛等。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语言功能与美观功能 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与美观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与美观效果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与美观效果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与美观效果对比(±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语言功能 美观效果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 5.23±0.75 6.38±0.65* 4.24±0.35 7.13±0.68*观察组(n=43) 5.31±0.73 8.82±0.79* 4.18±0.30 9.05±0.63*t 0.501 15.640 0.854 13.582 P 0.618 0.000 0.396 0.000images/BZ_43_1922_1548_1941_1581.png

2.2 口腔相关指数 两组治疗后牙菌斑指数与牙周袋深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牙菌斑指数与牙周袋深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腔相关指数对比(±s )

表2 两组患者口腔相关指数对比(±s )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牙菌斑指数 牙周袋深度(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 1.79±0.32 0.87±0.21* 6.34±1.42 3.62±0.98*观察组(n=43) 1.81±0.31 0.52±0.11* 6.32±1.45 2.13±0.36*t 0.294 9.681 0.065 9.359 P 0.769 0.000 0.949 0.000images/BZ_43_1922_2528_1941_2561.png

2.3 并发症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牙龈出血、牙龈刺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牙列缺失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及生活质量。由于老年患者牙槽骨骨质疏松,对牙根支持与固定作用较差,加之牙周、牙体情况欠佳等因素,易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情况的发生,进而引起牙列缺失。既往临床常采用种植义齿、可摘除义齿、固定义齿等方法治疗牙列缺失,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受牙周组织的影响,支持效果与固定效果难以达到天然牙的程度,因此,难以很好地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和美观效果[5]。

临床治疗牙列缺失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牙列缺损程度、数量、位置及全身健康状况,为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大部分临床研究者指出,应及时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6]。本研究为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语言功能、美观效果及口腔相关指数的影响,将其与常规修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的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美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与常规修复方法相比,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美观功能的提升,改善口腔相关指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种植体修复是一种新型治疗牙列缺损的方法,可获得与天然牙结构、功能、美观效果相似的修复效果;并且种植体可与骨组织紧密结合,发挥类似正常牙根的支持与固定作用,因此能有效预防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情况的发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固定功能与咀嚼功能,达到美观的效果[7]。同时应注意,在种植修复时种植牙应根据种植体的规格与植入方向,选择合理的基台与冠修复,从而形成理想而牢固的基桩,并提高与骨组织的结合紧密度,减少牙龈出血、刺痛、修复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8]。

综上所述,与常规修复方法相比,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于牙列缺失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语言功能、美观效果,降低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牙周袋牙列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