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9-07-09 08:27黄伟霞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呼气延续性出院

黄伟霞

(增城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1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患者因持续性气流受限,临床上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反复咳嗽咳痰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都有严重影响。对于COPD的治疗临床上尚无特效方法,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续性护理干预是通过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转科与出院后持续进行规范化的护理,从而保证患者在院外也能得到到科学的护理指导,维持护理效果[1]。为深入探讨COPD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本研究对我院100例COPD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观察,观察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CT与血气分析等确诊,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

10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女=32例:18例,年龄45~85岁,年龄平均为(66.7±5.4)岁;病程2~10年,病程平均为(4.3±1.1)年;文化程度:小学36例,初中9例,高中5例。观察组中男:女=33例:17例,年龄46~85岁,年龄平均为(67.3±5.2)岁;病程2~9年,病程平均为(4.5±1.2)年;文化程度:小学35例,初中8例,高中7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可接受3个月以上电话随访与入院复查;患者与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晓同意;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完整,且全部完成院外干预、随访和记录。

1.2.2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肺脓肿、肺炎、肺结核等其它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和出院指导,护理内容主要有心理护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低流量吸氧、呼吸机辅助呼吸、用药指导、家庭氧疗指导、呼吸功能锻炼等。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每日做4~6次缩唇呼吸锻炼,吸气时胸部前倾、腹部内陷,呼气时成口哨动作,将呼气时间尽可能地延长,呼气:吸气时长比为1:2,每次持续20分钟;指导患者腹式呼吸训练,双手置于胸部,让腹肌放松,用鼻子缓慢吸气,双手感觉向上抬起为宜。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进行饮食指导,家庭氧疗指导;指导患者操作和使用呼吸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出院后每日吸氧时间在15小时以上,浓度1~2L/min,吸氧时间为进食前、运动前和休息时。出院后不再进行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出院后3个月到院复查肺功能和评定生活质量。

1.3.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总结护理技巧,定期考核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将考核成绩纳入到日常绩效考核中。②住院期间收集和查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与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出院后的随访方案。③在患者出院后每周一次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是否规律使用药物和吸氧,是否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和其它医嘱执行情况。耐心聆听患者及家属的病情陈述,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提供情感护理支持,解释疾病相关疑问;告知患者病情恶化的早期征象,讲解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并有针对性地纠正家庭治疗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时肺功能指标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FVC、FEV1、PEF、MM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VC、FEV1、PEF、MMEF均明显优于本组患者出院时(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PEF、MM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时肺功能指标比较(±s ,n=50)

附表 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时肺功能指标比较(±s ,n=50)

与对照组出院3个月时比较:*P<0.05

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出院前 出院3个月 P 出院前 出院3个月 P FVC(L) 2.0±0.4 2.9±0.3* <0.05 2.1±0.3 2.4±0.2 <0.05 FEV1(L)2.2±0.34.8±0.6*<0.052.3±0.23.6±0.3<0.05 PEF(L/s) 4.3±0.6 4.9±0.6* <0.05 4.2±0.3 4.6±0.4 <0.05 MMEF(L/s) 1.2±0.3 1.8±0.3* <0.05 1.3±0.2 1.6±0.5 <0.05images/BZ_56_1364_1441_1382_1488.png

3 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COPD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疾病的治疗也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给予COPD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自入院到出院后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更加重视护理的人性化与个体化,在评估患者病情、医嘱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将院内指导的健康宣教、低流量吸氧、呼吸机辅助呼吸、用药指导、家庭氧疗指导、康复锻炼、呼吸功能锻炼等延续到院外,每周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机体状况、医嘱执行情况和锻炼情况等,起到督促的作用,并及时、耐心地解释患者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王晓霞等[5]的研究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给予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气延续性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