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的“跨界”与“坚守”

2019-07-09 00:00徐婷婷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跨界

徐婷婷

【摘要】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进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非连续性阅读依然在教学的边缘。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需要有跨界的思維,去开发出丰富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资源。同时需要守住文本特色,习得阅读策略;守住年段目标,到位而不越位;守住教育初心,让阅读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非连续文本    年段目标    阅读策略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5~6 年级)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一个新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正式进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视野。这一内容的增加符合语文课标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顺应新时代人才诉求。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非连续性阅读依然在教学的边缘。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没有正确的价值认识,有的高年段语文学习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少之又少,浅尝辄止;有的目标定位不准,拔高难度,增加负担,过犹不及;更多的是缺乏方法引导,阅读策略指导。

【案例描述】

1.“变态”的阅读

“这题目怎么这么变态啊?阅读竟然考了一张快递单!”“出卷的老师真是脑洞大开啊!”“语文考试还要做算术?”……试卷刚收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这不,五年级这次考试,阅读第一大项就是一张快递单!这可让一大批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抱怨开来。

看着这一张张苦大仇深的小脸,笔者会意一笑。“变态?的确这是非常态的阅读!那就让我们从这份快递单开始,正式与非连续性文本会晤吧!”

“非连续文本?”学生异口同声地质疑。

“老师,我知道了,它不是一篇连续的文章,像有图片、有表格之类的。”

“嗯,差不多理解了。”

“这张快递单中包含了很多信息,看谁独具慧眼。”

学生们在分小组互相补充,找到了寄件人、收件人、物品内容、重量等多种信息,每一条发现都让他们很欣喜。

“我来说!”数学小王子迫不及待地发言,“试卷上有一道题算运费,我们组的其他同学都不会,我来教大家。一共五公斤,首重8元,续重3元每公斤,3×4=12,一共20元。”同学们纷纷鼓掌。

“你看这里还有一句:江浙沪包邮!不要钱!”数学小王子瞬间傻眼了。“我和妈妈经常在网上买书,凑满68就包邮,所以我有经验!”

“哎呀,打败我的是生活啊!”

“还是有眼无珠。”

“哈哈哈……”

在笑声中,同学们体会到了阅读非连续文本首先要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随后笔者出示了顺丰、韵达、中通和申通的运费和时间的柱状图,并设置不同的情境让他们去选择最合适的快递,在反复对比、互相讨论中,同学们慢慢学会去提取相关信息,并将几处整合起来做判断。

“这变态的阅读好有意思啊!”机灵鬼发表感言。

“一点都不变态!”周围同学纷纷“呵斥”他。

“孩子们,别被生活打败哦!”

“哈哈哈……”同学们在嬉笑中若有所思。

2. 语文课也玩跨界

第二天一大早,瑞瑞跑到讲台前,拿着一张打印纸,“老师,你看这是我和妈妈昨天乘公交时拍的站牌。我今天要考考大家!”

“啊!”同学们都是羡慕嫉妒。我顺手拿起一旁同学桌上的药盒,友情提醒,“你可以用这个呀!”被这一启发,其他孩子坐不住了,借班级电脑搜地铁路线、 动车时刻表,还有些孩子到数学书上找温度变化图、降水曲线图,到科学书上找实验说明,到劳技书手工制作说明书。

于是,语文课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大家一起轮流做主考官,一起分析讨论,并且自己总结出规律:图中没有文中找,文中没有图中找,图文对照错不了。

“语文课上还学数学、科学、手工,真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

“语文课也玩跨界啊!”

“哈哈哈……”

3. 变身生活小能手

这天班级群里家长在讨论,“今天要不是儿子,我们就赶不上比赛了,公交车差点坐反了,幸亏儿子提醒。他还批评我阅读能力差,让我训练一下非连续文本。”嗯,不错,知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了。

另一位家长说:“我家这丫头爱吃零食的毛病总改不了,现在人家可将究了,买东西都要看营养成分表,一定要买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

“我们家新买的电器,都是儿子看说明书,然后指导我们用。”

……

瞧!这一个个都变身生活小能手了!

【案例反思】

1.非连续文本教学需要“跨界”

在语文教材里,除了课文插图、作家卡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长期成为“被淡忘的角落”。所以,孩子突然遇到这样的快递单阅读,就痛骂“变态”。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有跨界的思维,去开发出丰富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资源。

(1)跨过连续与非连续文本的界限

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才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相关要求,但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从低年级起,就得寻找时机,渗透非连续性文本读的意识。语文课可以利用文本互换,把一些课文连续性文本转化为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可以结合练习2中的方向标,画一画示意图。《珍珠鸟》这篇文章让学生到课文找中圈画出表示顺序、地点、动作变化的词,并将其填入表格中,帮助学生发现珍珠鸟是如何与我一点点接近的。

在转换间学生学会提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梳理信息、整合信息,这些非连续文本需要训练的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去突破文本的理解难点。

真是“连”与“非连”融合,相得益彰。

(2)跨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

上面案例中可见,只要稍加引导学生自己也会从其他学科中找到非连续文本阅读资源:数学里的统计图、科学实验图、劳技手工制作说明书等等。这既为阅读提供了资源,也为阅读能力迁移提供了机会。

(3)跨过课堂与生活的界限

从生活出发,揭开非连续文本神秘面纱。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譬如,车票票面、路标指示牌、公园警示牌、活动海报等。这些内容出现在生活的角角落落,设计开发该课程不仅能系统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还使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案例中,学生主动从生活中找资源,乐在其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是实践性课程,非连续文本更有实践的优势。例如:坐过一次公交车的学生,遇到公交站牌题不会发憷,他会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經验。

回归生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应该逐渐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而使语文从“应试之学”走向“应用之学”。

2.非连续文本教学需要“坚守”

(1)守住文本特色,习得阅读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同,让其具有了自己的独特性,这也决定了阅读策略有所区别。常见的策略有:

粗读定位。快速了解文本有几部分内容。例如,快递单有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包裹信息等几个部分,再根据问题快速定位到具体的某个部分。

精读提取信息。定位之后要仔细阅读,对信息进行筛选,寻找有用信息,跳过无用信息。

比较、整合信息。找到了相关信息,仅仅是第一步,还需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进而整合加工,从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案例中,大多数同学没有整合“江浙沪包邮”这条信息导致算了半天也徒劳;通过对比多家快递公司的运费、时间,整合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

提供具体到位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循、有章可依,才能真真切切地提升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2)守住年段目标,到位而不越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而“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学生要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第四学段中学的要求。因此小学阶段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提取和整合能力,可以根据信息做一些简单的推论与评价,但不做拔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适,把握好尺度。

(3)守住教育初心,让阅读服务于生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偏重于人文性,而把语文的工具性视为不登大雅之堂。语文教学需要回家,教育需要不忘初心,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幸福地成长,阅读是服务于生活的。9岁是阅读的分界点,在此之前,儿童是“学习阅读”,之后则要“通过阅读来学习”。

因此,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应该坚守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的原则。不忽视其价值,将其遗忘;不为应试而教,加大训练强度。

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读图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方式呈现,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非连续性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现代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也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曾扬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J].江苏教育.2012 (16)

[2] 吴志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初探[J].新课程(综合版).2018(6) .

[3]李文婷.减少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6) .

[4] 芮子珺.关于“非连续性知识阅读课程”的评价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 2018(7) .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跨界
跨界
跨界
跨界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玫琳凯 跨界赢未来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