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类课程分组教学的具体实践与分析

2019-07-09 03:15吕宁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分组教学

摘要:“成果类课程”是指在一门课程的结束或者一门课程的某一阶段结束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直观的,独立的实体或抽象成果,作为成绩评定以及是否通过本门课程最终或阶段考核的依据的课程。实际教学中的常见成果类课程有:美术课、手工课、音乐课、高校实训课程(如木作课、纸艺课、工艺课)等。

成果类课程的教学过程时间不同,起步阶段不同,但是大都是一个不同程度的从零开始过程,学生往往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一项技能进行掌握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从而取得课程阶段内所要求的成果。

本文仅以实际课程中的教学过程进行实例分析、思考、对比,从而试着探讨分组教学的利弊以及具体的应用细节。分组与不分组的成果区别。

关键词:成果类课程   分组教学   竞争机制

本人在高职类院校讲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手绘效果图课程,大部分班级人数在30-50人之间。该课程主要训练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和快速构图、徒手绘图能力,是典型的成果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到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同学只求及格,混日子,作业质量大多敷衍了事,只有极少数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会认真完成作业的绘制。

于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分析学生不认真完成成果作业的原因:

总结原因如下:

1.入学前大部分学生的美术功底不够,缺乏足够的绘画基本功和美術基本知识。很难按照老师和自己理想的标准完成成果型作业。总结为——不会做。

2.缺乏成果完成的主、客观动力,没有成果完成的成就感。完成后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得不到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认可。总结为——不爱做。

3.只要求顺利通过,及格就行。当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水平相差不大时,老师往往不会根据少数完成优秀的同学的水平把全班的平均成绩给的特别低,而是会根据大多数“中间”水平同学的情况给一个具体标准,大多数老师也不会让超过半数的同学不及格。于是许多同学有了这种“法不责众”、“随大流”的心理,缺乏内在的提升动力。总结为——不用做。

于是针对上述三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1.“不会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美术功底,提升美术功底只有通过训练量,于是在本课程的前期设计上,着重加强了对美术基本功的训练,线条、阴影、体积感的塑造等方面,作业量加大,评分标准提高,课堂完成率提高。

2.“不爱做”,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的内在原因,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在作业成果的具体内容选择上,老师更多的选择能够明显体现效果的,对美术功底要求不是太高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作业内容,尽量避免太难、太复杂的作业布置。

3.“不用做”,是大多数同学缺乏足够动力的原因,也是本文、本课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不能过于简单,但是也不可能太难。要照顾到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能力。然而一个班级30-50个同学当中,有美术天赋和基础的同学往往不会超过10个,功底天赋不足、动力不足的同学占班级总人数的绝大部分。

上述前两点问题的分析和方案,都能够通过作业布置的量和质得到解决,但是第三点并不是通过老师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就能够直接解决的,因为根本问题出在班级人数和有基础同学的比例不均匀上,也就是班级内部“体制”出现的问题。所以对班级内部进行细化分组,是对这个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方案。

分组遇到的问题:平均化分组还是差异化分组?

1.“平均化分组”指的是分组后,每组内部的学生水平平均地覆盖了优、良、中、差等不同的水平,每组的水平构成几乎一样的、相对平均的分组方法。

2.“差异化分组”指的是按照全班学生水平的从高到低,均匀的分割成几段,每段一组,水平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组,水平最差的学生集中在一组,第一组和最后一组水平有明显的不同。

“平均化分组”貌似更加人性化,貌似民主,照顾到了水平较差的同学们的心理感受,但是实际作用远远不如“差异化分组”对最终水平提升的效率,因为分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刺激学生的进步动力,所以综合考虑,还是“差异化分组”效果更好,更能够把水平相近的学生集中到每一组中,方便进行集中管理和教育。

而且为了有效解决之前提到的大多数同学“不用学”的问题,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结合班级人数30-50人的具体情况,把每个教学班按照水平不同分成四组,第一组水平最好,第四组水平最差,以此类推。同时根据学生害怕挂科、缺乏动力的情况,设计出最直接有效的制度——挂科指标。

挂科指标,是指每一组期末成绩必须挂科的人数,具体谁挂科根据每组内的排名从后向前,被挂科指标覆盖的同学就是期末成绩最终挂科的同学。通过结合每个教学班人数的不同,每组挂科人数不同。也就是,班级人数平均分成四组,水平最好的第一组挂科指标最少,为零,只要进入第一组并成功坚持到学期末,就不会有挂科的风险。最后一组挂科人数最多,至少半数,也就是在学期末,最后一组的同学会有至少一半挂科。具体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6级某班为例,全班人数33人,平均分成四组,每组8-9人,第一组总人数8人挂科指标为0,,第二组总人数八人挂科指标为2,第三组总人数9人挂科指标为4,第四组总人数8人挂科指标为6。具体分组时尽量每组人数相同,遇见不能被四整除的人数的班级时,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水平,调整哪一组人数稍微多一点或少一点,比如此案例中的班级,第三组的水平是班级中人数最多的水平,所以其他三组每组8人,第三组9人。这样结合具体情况,根据水平对每一组人数微调,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

学习过程中的奖励、惩罚过程:组员调整。分组一定要在课程时间的前四分之一完成,不然学生可能会面临没有足够时间调整学习状态、刚分好组就接近期末,没有机会改变学习状态的情况,这样有悖于分组制度刺激学生、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所以初次分组的时间一定要尽量提前,从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改变自己的分组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较大、近期作业成果超过自己以往水平和本组平均水平的同学,向前进步一组甚至更多,具体情况具体判断;近期作业成果效果不如自己以往水平和本组平均水平的同学,向后退步一组甚至更多,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组员调整的频率要结合课程的总时长,同时观察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变化情况,不能过于频繁但也绝对不能次数过少。个人经验一个学期的课程,则至少要调整5次,每一次组员调整都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动力起到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以有效提升靠后水平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有效防止靠前水平的学生安逸懒惰,一直保持足够的进步状态。

最终期末成绩的评判,要结合每个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平均成绩,不能以期末的最终分组和最终成果一概而论。尤其对于学期内几次组员调整变动较大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取平均值以及总体的学习状态综合评定。这一切的前提也要求老师必须做好学生每一次平时成绩和平时作业的整理和记录,有效、完整地记录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退步等学习状态的变化过程。甚至保留和整理每一个同学从学期初第一份到学期末的最后一份成果,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考记录和重要体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保存整理,但经验中学生自己的保存效果往往不理想。

组员调整制度在组与组之间建立了一个健康的通道,可以让学生们清晰认识到优胜劣汰的学习、生存状态,与挂科指标制度相结合,能够让每一个同学害怕自己被分配到靠后的组,希望在靠前的组以求安全通过课程。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同学们之间的良性竞争心态,同时确保公平公正,设置了特殊的一对一对比制度,也就是所谓的“PK”:相对靠后组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的分组结果不公平,认为自己做的成果比前一组的某位同学更加优秀,则可以直接提出与前一组的该同学“PK”,结果胜负由全体同学参与投票或者举手表决作为老师分组的参考建议,一旦挑战成功,则双方直接调换位置,互换所在组。挑战失败,则双方原地不动。

综上,成果类课程由于学生有阶段性的直观作品、成果,可以进行直观的比较、记录,用心、用功与否以及进步退步都有明显的可视化过程,比较适合以上分组、过程性调整、最终成果刺激的制度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制定如上课程制度设计之后学期课程内,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业成果也有了全面的、明显的质的提升。同時更有利于提醒学生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生存规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是经过本人亲身教学实践的课程制度设计,谨记,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作者简介:吕宁,硕士,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分组教学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分组教学,优化中职高三数学复习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基于频域的无线网络并行信道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