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满意度与专业认同的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日语专业的调研数据

2019-07-10 03:03张学焕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日语变量满意度

张学焕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满意度的概念源于企业管理中的顾客满意度,侧重于度量学生对专业教学的主观感知。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满意程度对于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参考。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更加关注考研率、就业率等数量指标,而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专业认同[1]是指认同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认为自身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王顶明等[2]将专业认同用于刻画学习者对所学专业是否认可,以及是否愿意在专业学习中持续投入以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帮助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就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预测作用。

高校教学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学满意度的测评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熊华军等[3]认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学术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影响。马晓红[4]构建了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4个潜变量,对教学满意度的7个观察变量构建了教学满意度、学生参与度2个潜变量,然后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建立全模型进行检验,得到了影响教学满意度和学生参与度的定量分析结论。谢章华[5]结合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结果,探析了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满意度,进一步剖析了学习者对这一模式认可的原因,同时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冷思考。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现有研究大多从高校的宏观视角出发,而较少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教学满意度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刘红[6]研究发现,传统专业比起新增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更高,就业方向更为明确;而传统专业与新增专业在毕业趋向、择业取向、就业观上都有不同。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高校日语本科生为样本对象,构建高校日语教学满意度与专业认同研究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方法对研究假说进行验证,对日语教学满意度与专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

二、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对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取决于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感知,而学生的感知质量受到外围环境、专业教学水平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条件、教师素养、师生支持和语言氛围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教学满意度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结合企业管理中对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教学条件正向影响教学满意度。

教学条件是指高校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所提供的管理制度、教学设备、实践条件等。良好的教学条件可以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环境支撑,对专业教学质量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在良好的管理制度下,学生通过提升专业技能、参加专业竞赛等得到物质和精神鼓励,也有利于其获得更好的心理驱动。因而,一般条件下教学条件越好,则教学满意度越高。

H2:教师素养越高,教学满意度越高。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心理品质,既包括教师作为一个公民的素质和修养,也涵盖了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素养对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素养高的教师,能够以较高的教学热情和道德情操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带来充实的学习体验。张蓓[7]等在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教师素养对双语教学满意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对日语学习者而言,如果老师能说一口地道的日语,又具有灵活的教学策略和工作责任心,无疑会较大程度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素养可能是影响日语教学满意度的一个因变量。

H3:师生支持正向影响教学满意度。

师生支持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来自于教师、同学等社交网络成员的关心、帮助和扶持。郭继东等[8]研究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更愿意同教师亲近和交流,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同学的帮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作为专业的一个个体,会对其周围的同学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可见,学生获取的师生支持越多,越能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获得理想的学业效果,因而师生支持会对教学满意度产生预测作用。

H4:语言氛围正向预测教学满意度。

对语言类专业而言,多样化的课内外活动,可以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锻炼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氛围越浓厚,学习者越能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学习效果越有保障。如果在教室之外,根本没有使用外语的机会,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张丽梅[9]调研发现,在可能影响学生日语学习的因素中,有67.6%的老师认为学生在日语学习中使用日语的机会少。通常,语言氛围会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H5:教学满意度越高,学生抱怨越少。

学生抱怨是指学生出于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不满意,进而向学校管理部门、家长等群体表露出的对日语教学的一种消极态度。显然,学生感知到的教学质量越高,其存在不良情绪的可能性就越小。

H6:学生抱怨负向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

学生对学习的抱怨较多,情绪消极,就可能选择调剂专业或者影响其对专业的学习投入,进而影响到其对专业的认知和情感。可见,学生抱怨与专业认同是负相关的。

H7:教学满意度正向影响日语的专业认同。

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对所学的专业并非十分了解。教师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加深专业情感,从而促进专业认同的形成。教学满意度高,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努力提高专业知识,继续学习深造或向他人推荐所学专业。因此,教学满意度是产生专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教学条件、教师素养、师生支持和语言氛围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前因,学生抱怨和专业认同是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据此,本文构建的教学满意度和专业认同的概念模型如图1。

图1 教学满意度与专业认同的概念模型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借鉴高校教学满意度测量的相关题项[10-12],本研究根据外语专业的教学特点,对测试项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的教学满意度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级等指标;第二部分测量学生对外语教学条件、教师素养等教学满意度的前因变量,每个变量包含5个问题;第三部分测量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专业认同,每个变量包含4个观测指标。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方式,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值1-5。

样本数据来源于2017年11月初对日语本科生一至三年级学生开展的抽样调查。考虑到大四学生容易受到考研、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其心理活动的稳定性较差,本次调查没有将其纳入。调查选取了河南省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7所高校,由相关教师发放问卷,请学生现场作答后收回。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12份,回收率89.1%,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样本有效率91.0%。在284个样本中,男生36人(12.7%),女生248人(87.3%);本科一年级学生 65人(22.9%),二年级学生 104人(36.6%),三年级学生115人(40.5%)。

本次调查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05,表明测量数据的信度较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教学条件中第4个变量、教师素养和语言氛围中第5个变量的因子载荷都低于0.70,因此从量表中删除。删除后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8.1%,且因子载荷都在0.70以上。

表1四个前因变量的测量问题及旋转成分矩阵表

对教学满意度和学生抱怨量表的8个问题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教学满意度和学生抱怨的第4个变量因子载荷低于0.70,将其删除后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8.6%,且因子载荷都在0.70以上。

表2 教学满意度和学生抱怨的测量问题及旋转成分矩阵表

专业认同4个问题的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4个题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70以上,方差贡献率达到71.7%。因此,4个问题提取出专业认同一个因子。

表3 专业认同的测量问题及旋转成分矩阵表

将因子载荷低于0.7的问题全部删除后,对新的量表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做收敛效度分析。将本研究涉及的七个潜变量进行全相关处理后,运用AMOS17.0计算各观测变量的标准化载荷系数,然后计算各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和组合信度(CR),七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均大于0.5,组合信度均大于0.7,表明各个潜变量的收敛效度比较理想。

基于潜变量的全相关模型,还得到了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4)。计算结果显示,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均小于其相应的AVE的平方根,表明各潜变量之间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表4 潜变量的区别效度分析

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教学条件、教学素养、师生支持和语言氛围均对日语教学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教学满意度对学生抱怨产生负向影响,对专业认同产生正向影响,学生抱怨对专业认同产生负向影响。除了 H4外,所有路径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表5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水平

五、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日语专业284名本科生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技术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除H4外,本研究的所有假设都得到检验,从而较好地揭示了教学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和影响结果。

首先,教学条件对教学满意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4。因此,要提高教学满意度,就要完善教学条件,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当前很多高校的日语专业面临实验设备缺乏、实践基地缺失、教学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大日语专业的建设力度。在硬件上,应进一步完善日语教学的基础设施,拓宽日语专业的实习渠道;在软件上,要不断改进教学管理,保障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监控。

其次,教师素养对教学满意度的正向显著影响较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93。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较高素养的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在教学中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日语教师普遍存在学术交流有限、职称晋升困难等现实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其在日语教学中的投入和热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高校需要考虑日语专业的特殊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日语专业教师的海外交流力度,引导专业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作为日语专业教师,也要摆正学习姿态,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可,进而提高教学满意度。

第三,师生支持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达到0.467。在本研究涉及的四个因素中,师生支持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大学是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学生感知到的师生支持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习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日语学习中,教师的支持、同学的鼓励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激励其主动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第四,研究发现,语言氛围与教学满意度正相关,但影响并不显著。语言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为日语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为日语专业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利于形成学生用日语交流的心理驱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语言氛围对日语教学满意度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现阶段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语言氛围还不够浓厚,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教学满意度对学生抱怨有负向的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60。在选择了日语专业后,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日语学习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对日语教学越满意,其对客观环境的抱怨就越少。因此,减少学生的抱怨,就必须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第六,学生抱怨对专业认同有负向的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8。学生抱怨越少,越容易加深其对专业的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专业认同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使其对日语专业有客观的认知,就要疏解学生抱怨带来的负面情绪,努力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体验。

最后,教学满意度对专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52。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对日语教学满意度越高,其专业认同就越高。由此可见,高校日语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规范日语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日语的教学满意度。

猜你喜欢
日语变量满意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抓住不变量解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也谈分离变量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日常日语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