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使人富有

2019-07-10 00:16蔚慧敏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札记中国妇女报格林童话

蔚慧敏

我喜欢一切简单却充满深意的东西,质朴无华,却意味深长。

好书就是这样的。

从小到大,书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东西。

记忆中的童年,无忧无虑,很是快乐。除了每天跳不完的皮筋,丢不玩的沙包,还有家里不知从何而来的小人书。《林家铺子》《山道弯弯》《茶花女》《三滴血》《人生》等,记不清是被谁整理,一本本安插在从“古老的”大半导体上脱落下来的大半个木头壳子内,整整齐齐。每次想看小人书搬起这个木头盒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满足和幸福感。直到现在想到这些小人书的名字,我都会很诧异并怀疑儿时的那个年代。那些现在听来感觉应该是很“高大上”的文学作品,在那时会是一本本浓缩的小人书吗?一页页一张张小小的黑白人物图案,下面几行小小的文字。我怀疑除了封皮是彩色的,其余的设计是再简单不过了。而我当时估计也真是權当看了个热闹。但现在想来,翻看时的感觉虽说是似懂非懂,但也的确是其乐无穷。

那时,除了小人书﹑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其他小伙伴家里的《格林童话》也是特别让我眼馋的东西。但儿时的农村,电也是非常稀缺的,基本上是每天晚上都停电。借来的故事书,充满诱惑地摆在那里,就好比一块芳香四溢的食物摆放在一个大吃货面前,让人总也忍不住不去想它,不去看它。就这样,一次次在冒着大黑烟的煤油灯下,我急不可待地看完了一本本童话故事书。每每想起现在的近视眼,我都会把所有的原因归咎于那个时候。但如果当时就能料到现在眼睛会近视,我会克制住自己想看书的冲动吗?就如现在人人都知道手机有辐射,吸烟有害健康,人们就会轻易放弃手机或是很轻松地停止吸烟吗?对于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人们能做得更好的,也许只会是让自己更健康地接受它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人书和《格林童话》已慢慢地退出了我的阅读舞台。一些报纸、杂志渐渐地进入了我的生活。到现在我都有那种小小的《辽宁青年》,也有许多发黄的《意林》、陈旧的《读者》。我似乎特别钟情于一些短小精悍但富于哲理性的一些文章。尤其是在看了周国平老师的文章后。

第一次读到周国平老师写的文章是在县城上初三时。那时我寄住于在计生委上班的二姨家里,故而经常会看到一些如《父母必读》《中国妇女报》这样的杂志和报纸。周国平老师的文章节选《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就是我先后从《父母必读》和《中国妇女报》上看到的。虽然当时自己还只是一个读初三的中学生,当时看到的也只是一个节选,但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我记住了“周国平”这个名字。后来再看到更多关于他女儿妞妞的文章是在他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中。妞妞是一个仅拥有了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在札记中,周国平老师用极为细腻的笔法将一个父亲对女儿深切的疼爱怜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妞妞,初为人父的周国平老师更是由此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他觉得他和妞妞终会再相遇,正如文中所说:妞妞“来这世上匆匆一行”,也许“只是为了认一认爸爸,为那永恒的相聚未雨绸缪”, “希望看过这本书的人们都能从中体会到,能健康快乐的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难得的事”……

一本好书,就如一桌丰富的精神盛宴,带给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成长。就如周国平老师的书,林清玄、马德老师的书。我喜欢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人生的见解,对生活的态度。我时常被他们的思想所感动,并因此深受启发和鼓舞。欢喜自己的生活中能遇到这样的智者,欢喜自己有机会去聆听,去学习。感谢他们充满智慧的分享,让自己的生活简单而充实,让自己的心灵纯净而快乐。

周国平老师曾说:爱使人富有。我觉得,好书也使人富有。

猜你喜欢
札记中国妇女报格林童话
《中国妇女报》融媒体时代内容升级路径
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实现”
边动笔墨边读书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批“女德班”:应以现代人眼光洞悉其腐朽本质
人工智能写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
备课札记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假如我能穿越到书中
《经律异相》校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