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刍议

2019-07-10 00:16徐路舒小明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应用型院校

徐路?舒小明

[摘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伟大的历史转变,必将改变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负时代的重托,适应和配合这一伟大历史转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围绕高等职業教育目标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辅助学生制定未来职业规划,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首要工作。

[关  键  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职业精神;职业规划

一、科学确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1963年,美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以保证和巩固职业教育的地位;1994年,克林顿又签署了《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与《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德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协定》(1968年)规定,高等专科教育是完整的高职教育。德国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单位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培训考核等的具体要求和标准;《高校总法》(1969年)规定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法》(1981年)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育的结构。此后,德国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各州相继发布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在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之后,未继续深造的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情况与美国、德国大体一致,然而,高职教育在中国却不尽如人意。

第一,起步晚。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农业社会的劳动技能靠家族传帮带,不需要专门的职业教育。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和农业社会结构,严重制约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最早可以溯源到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但很快被甲午战争中断。随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化至“中华民国”的建立才重新起步,但很快被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再次中断。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的。

第二,中途乱。中国大规模职业教育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农业建设,逐渐构建起了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各行各业都兴办了技校、中等专业学校,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人才队伍。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后才得到了全面恢复,中国特色的技校、中专学校继续发挥着为建设四个现代化培养应用人才的作用。然而,1999年高等教育扩展的步伐打乱了既有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高等教育呈爆炸式的发展,不论是高校总数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屡创新高。短短几年,曾经的技校纷纷并入中专,中专也凤凰涅槃般纷纷转型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合并入大学。

第三,观念旧。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养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长期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读书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高人一等,不当工人而坐办公室。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遍不屑一顾甚至歧视。很多高等职业学院为了迎合家长、学生的世俗眼光,招揽生源,丢弃了自己的办学目标,纷纷向普通本科大学靠拢。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既无法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无法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尴尬境地。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读了几年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应用型岗位招不到合格人才的怪现象。究其根本,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丢失、错位造成的。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必须实现从总量向结构的转变,必须实现产业升级转化。结构性转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建设人才,应用型建设人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迅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中国制造2025”成为产业战略。这对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职业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世纪初的快速扩展后,痛定思痛,不仅重新拾起高等职业教育的初心,而且还将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加强职业教育高校建设。如《四川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15所普通本科转型发展示范院校、200个应用型示范专业、4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实现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专业在转型高校中达到70%以上,应用型专业在校生占所在院校在校生的比例不低于80%,应用型专业实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覆盖率达到100%。结合我省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源源不断地向企业、社会输入新鲜血液,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支撑与保证。

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在扩招中,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为了扩招一味地迎合学生、家长的需求,追求办学的“高、大、全”,丧失了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其次,学生对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职院校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偏差,误导了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轻视职业精神的积累养成,其后果就是许多高职毕业生择业时眼高手低,一味追求工资高、环境好、压力小,而忽视长远发展空间、能力展示发挥舞台及企业是否欣赏与重视等长远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三,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具有职业精神教育的师资队伍。高校扩招过程中进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绝大多数是应届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缺乏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的职业教育技能,而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又因为进入高校需要具备博士、硕士的文凭而被挡在门外,这样的师资无法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精神的学生。

上述乱象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观念的偏差,虽然口头上的主流价值观念尊重劳动、劳动者,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之存在巨大反差。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建构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向上的职业精神教育体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领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

首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精神教育结合,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学文件、讲理论、写心得,常常显得空而无用,其弊端就是脱离了专业特点。高校职业教育的优势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实用性强、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这正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舞台。思政工作者可以与专业老师配合,用杰出校友的经典职业精神案例,将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学习与育人融为一体,寓职业精神教育于专业学习中,用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其次,通过党团活动、社团活动、主题班会、实习实践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让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职业精神不仅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诉求,而且是一种行为习惯,需要长期的熏陶养成。从高职学生踏进校门的第一次班会和集体活动,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而应该在各种校外活动中形成职业精神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的职业魅力,由内在的喜爱固化为言行一致的职业精神特质。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如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创业精英分享会、职业精神大家谈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充分借鉴和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内提前感受职业精神的内涵,加快学生毕业后融入职场的速度。

再次,辅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理念性的职业精神最终还得外化为职业行为,高职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还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因此,职业精神教育还必须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才能落地生根。职业规划就是对学生今后一个时间段甚至是一生中所承担职业的预期和计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学习、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基本措施。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进校后的學习积极性普遍不甚乐观,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尽快介入,与专业老师、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新生入学后的职业规划教育,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必须跟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根据新的变化,跟踪社会需求,协助学生适时调整甚至重新进行职业规划。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调整自己的思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前,自己首先应该具有职业精神,具有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切不可以粗心大意,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具备强烈职业精神的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参考文献:

王厚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单位: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应用型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