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心理健康浅析

2019-07-12 03:28王丽张谦
职业·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王丽 张谦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对教师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师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和数据分析,浅析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更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的这些至理名言曾经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几代教师队伍。毋庸讳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会因负担过重而影响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职业是受社会关注度最大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对教师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影响着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一、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随机抽取样本,在章丘区辖区内抽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城乡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共17所学校的在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及中职学校11所,小学6所,共1700余名教师(受条件所限,选取学校和教师均为抽样调查)。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和数据分析,以了解章丘区城乡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1700余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完成了问卷,10余名教师拒绝问卷调查,调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调查结果表明,66.5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3%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班主任压力大于非班主任教师,考试期间压力大于平时。有效调查问卷中,出现职业倦怠的占74%;近一半受访教师认为工作很劳累,出现明显疲劳、记忆力下降、头疼、身体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其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其次,来自学校管理的压力等。而这种种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身体亚健康的状态。调查显示,上班时间越早,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下班时间越晚,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而且,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科任教师;美术、音乐、体育这类教师课余时间相对轻松,其他科任教师都比较忙,这说明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教师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绝大部分教师感觉压力大

3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4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笔者学校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2.存在工作倦怠的情况

74%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位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7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虽然学校方面对教师的工作倦怠還没有高度重视,但实际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预防与治疗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1.职业角色的特殊性,社会、家长对教师的高要求

从社会方面来看,教师被誉为“园丁”“红烛”“春蚕”“人梯”等,这既是对教师的赞美,又是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要求和期望,这些赞美都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教师教育学生如履薄冰,害怕学生在校出现况,担心学习成绩不如人,教育学生不能说重话,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之中,易产生心理疲劳。

2.教师的评价机制单一

中小学中“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学校”的现象相当普遍。升学率把教师们压得透不过气来,身体疲劳还在其次,最累的是心。应试教育的高要求,再加上势在必行的聘任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趋势,使不少处于弱势的教师不适应,出现了心理危机感。

3.教师地位的微妙变化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等重任。而要完成这一重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化趋势加强,问题多样化、复杂化,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个性方面上的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孤僻、意志薄弱、纪律和法制观念淡薄等。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大大下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再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4.工作时间长

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日平均工作时间越来越长,隐形劳动付出越来越多。教师的工作量除了每天要上的几节课,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平均为上课节数的4倍。再加上批改学生的作业,答疑、辅导,出试卷、出学案,辅导学生竞赛,为迎接各种评比、考核和检查而准备材料,工作量无法估计。

5.角色转换的压力

教师既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识的传播者和班级的管理者;既要与领导同行、家长打交道,又要应付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这往往是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6.心理健康意识的缺乏

教师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充实、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

三、教师如何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1.端正自我认知,确立正确的自我定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工作要接受许多人(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定位。自我定位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了解,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概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情绪控制,做情绪的主人

正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需要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日没夜地折磨着教师,难免会出现冲动、生气、烦躁等负面情绪。遇到不良情绪干扰时,可以运用“自我安慰”这种看似“自欺欺人”的方法,这是一种需求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压力并得以自我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4.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身心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5.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四、结语

身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养家糊口的家庭责任。所以只有不断调整自我,突破自我,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济南交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