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2019-07-16 01:04范守城李娟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协会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特派员重庆市科技

文/ 范守城 李娟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协会

王琳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董杰 尹希果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内在动力,被庄严地写入党章,为我国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三农”工作方法。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运用利益机制,引导科技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接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技术支撑作用,释放科技人才的潜力。

重庆科技特派员工作简介

重庆地处西部,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特殊直辖市,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加大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科技精准扶贫,一直是重庆市扶贫工作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自2004年以来,重庆先后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等一系列专项工作,将江津、万盛、涪陵、巴南、城口、万州和梁平等7个区县作为首批试点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帮助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破解一批技术难题,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扶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扎实成效。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科委等部门先后联合印发了《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重庆市农村流通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重庆市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十条举措》《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等文件,依托科技项目,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三农”基层,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的重要新生力量。

目前,科技特派员联动市级部门从市科委1家发展到市级12家。科技特派员类型从单一的“公益型”发展到“公益型、创业型、农村流通型、信息型”。科技特派员工作方式由最初的讲课培训发展到现在的精准扶贫。截至2019年4月,已向各个区县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928名、区县级科技特派员1500名,安排专项经费3000万元,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公益培训、技术入股、技术合作等多种模式。同时,还建立完善“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微信公众号和“特农淘”APP等信息化平台,推动科技特派员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常态化和优质农产品推广销售。预计到2020年,形成具有良好激励效应和创新创业效果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创新工作方法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实行“双向选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选拔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突出重点、保证质量”的原则,市内外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退休技术人员、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和科技服务志愿者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科技型企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均可选派为法人科技特派员。采取个人报名、派人或单位推荐、双向选择、组织考察、层层把关的方法,主要围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畜禽养殖业、林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研究开发进行选拔。采取校地结合,实施高位嫁接,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农民需要什么就选派什么样的人,科技特派员有什么本事就在什么地方发挥作用,按需选派,因材施用,给科技特派员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方面体现了重心下移,在基层构筑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另一方面起到了在创新服务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服务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服务事业中凝聚人才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科技特派员巡讲报告会现场

通过典型示范引领,着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将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引入农村;如充分发挥农业“星创天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业示范、技术培训、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各类主体开展创新创业。围绕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大力宣传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科技特派员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到农村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技特派员联合企业、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进行技术开发与推广、技术承包和实施项目,与农民建立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协会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有的直接投资办起了企业,鼓励农民以自己的劳动参股,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

此外,重庆市多渠道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金融扶持。通过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以创投引导、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支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增长潜力的科技特派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民的风险,激发了农民参与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

忠县柑橘产业科技精准扶贫培训会

实施资源整合,开放运行。围绕重庆市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发展需要,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其强化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主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各类创新联盟作用,加强创新品牌培育和推广,实现技术、信息、金融和产业联动发展。

根据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农业“星创天地”,完善建立农业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服务载体,增强其服务与辐射带动能力。试点区县都极力通过引进区外科技特派员、借助外力注入来激活内在活力,拉动本区域内的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推动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向基层聚集,健全城乡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开展多样化服务方式。在实施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服务过程中,重庆市采取了多样化的服务方式:第一,科技普及。科技特派员采取电子商务、现场服务、办班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二,实地指导。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实用型种植、养殖技术,培养乡土技术能人,并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生产建议。第三,基地示范。依托各类高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基地、科技示范村的建设,示范、引导广大农民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项目带动。结合在建、续建的科技项目,带动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农业产业化开发和骨干项目建设,集成各方资源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作贡献。第五,订单推动。根据驻点乡、村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开展“外引内联”活动,以“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第六,龙头牵引。依托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带动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第七,股份合作。以技术作股,实施“高位嫁接”,与乡镇企业、产业化基地、专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共同致富的双赢目标。

采取相应保障机制和优惠政策。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重庆市对“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激发科技特派员积极性提高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的实效。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科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配合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对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统筹协调、政策配套和指导服务。第二,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其强化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主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挥各类创新联盟作用,加强创新品牌培育和推广,实现技术、信息、金融和产业联动发展。第三,注重表彰宣传。市科委和市人力社保局牵头,每两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特派员及团队、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以及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等,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同时科技特派员享有职称评定、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

重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展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重庆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除了夯实已有的工作成果,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一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帮助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功能;二是加强政策集成,综合利用各涉农部门各种优惠人才政策,产生综合效益,使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三是强化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特派员服务保障方面的改革,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特派员重庆市科技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