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专业优势 激活战斗堡垒让党旗在『三农』一线高高飘扬

2019-07-16 01:04王静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金蝉植保研究生

文/本刊特邀记者 王静

“2017年4月16日,小雨。今天和胡社长技术对接,一起讨论了金蝉养殖适宜树种培根培壮的进展,他在上次选好树种的基础上信心很大,我也倍受鼓舞。”

“2017年8月9日,阴天。梨园郭村的郭树明发微信来,说出蝉时来不及捉到的,就顺树爬高够不到了,很快就羽化了,得想个既能及时收蝉又简单实用的好办法。”

“2018年9月22日,晴。今天支部研究生跟着叶老师到滨州,和阳信县共鸣金蝉养殖合作社结成了对子,我感到今后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

这是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员梁云飞的一本“工作日志”,记录了他和阳信县共鸣金蝉养殖合作社对接一年多以来的大事小情。从去年开始,梁云飞格外忙碌,在导师叶保华副教授的指导下,他在阳信县十里八乡间来回给乡亲们作金蝉养殖培训。

梁云飞说,往来于农田和实验室之间,尽管路程有点远,但是并不孤单,他经常会与同学结伴而行,到达县城后再各自前往不同乡镇、不同的村。这支队伍里,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党支部。

如何在服务“三农”中发挥高知学生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党委把学生党员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正能量,让学生受锻炼,让农民得实惠,把党支部建在农业科技服务生产实践最前沿,让鲜红的党旗在“三农”一线高高飘扬。

支部学习在田间地头进行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下设植物病理学与菌物学、昆虫学与森林保护学、农药学与烟草学三个党小组,其中博士16人,硕士31人。

“我们的支部学习经常就是在大田里进行,大家要逐字逐句学党的理论,还要结合生产实际谈体会,交流下一步的工作想法。”梁云飞说,有些生产问题的解决、发展思路的规划就是在“三会一课”上碰撞出的火花,给阳信县提供金蝉产业服务就是如此,但时间却要回溯到11年前。

那时的阳信县是全国知名的“鸭梨之乡”,尽管牌子叫得响,但是产业的单一经常让很多农民高产低收、致富无门。2005年,动了心思的“能人”胡延和用仅有的10万元存款,在当地承包了5亩地,搞起了金蝉养殖。可摸索着养了两年,金蝉全都死光了。心灰意冷之际,他几经辗转找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叶保华。

“我那时候搞昆虫研究的时间也不长,因为年轻,学院觉得我跟学生好沟通、好交流、有热情,又让我兼任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叶保华说。当年,因为感觉心里没底,他带着胡延和去见了学院领导,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领导的一番话让他记忆犹新:“学院让你干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就是要让你带着研究生,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实践,把两个事结合起来,都干好。”

这一干,就是11年,研究生党支部的成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到了梁云飞这级,“接力棒”已经传了10次。

在他们的帮扶下,胡延和掌握了金蝉卵枝保存、蝉卵集中恒温孵化、金蝉快速育成等关键技术,和当地农民一起搞活了林下经济。“今年每亩地卖金蝉比卖梨挣得还多。”养殖户朱云涛表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到社员146户,全国合作的养殖户超过3000户,养殖面积4万余亩。仅滨州境内养殖面积超过2000亩,2016年实现亩出蝉16000个以上,纯收益超过6500元,带动阳信县成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金蝉流通市场。

2017年,植保学院研究生党员曹欣然、刘保友积极参与烟台市小麦条锈病普查工作

叶保华副教授(左二)带领研究生与养殖户胡延和探讨金蝉卵枝保存技术

“最大的收获就是让理想照进了现实。”梁云飞说,党员的初心、党员的使命、党员的先锋作用,都在服务生产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梁云飞说,今年他们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要在金蝉土壤中防病原物侵染技术、单重提升技术、蝉花培育技术和金蝉绿色防羽化液剂等方面研究有所突破;二是带动2018级的研究生师弟师妹加入到这个队伍,巩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

研究生党员在农家小院里成长

“多亏了这些研究生,从土元养殖模式到饲养土配制方法,从养殖技术到虫害防治,都手把手地教给咱。”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前崔村党支部书记杨立民和村民们一提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总是把这群研究生党员夸个不停。

前崔村是一个巴掌大的小村庄,全村有90户,住着370多名村民。村里人多地少,尽管村民辛苦劳作,但收入微薄。2012年,前崔村党支部与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正式结成了共建对子,确定了土元综合养殖项目。

“一个鸡蛋3块钱,一只土元鸡卖300,咱只管按步骤养,农大的专家和研究生都来指导。”小小的土元,给养殖户崔宏亮一家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储亚平、刘英杰、李佩玲等几个人没课就到村里去,崔宏亮家的小院每到周末总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屋里屋外,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几十个养殖户围着“研究生专家”,争先恐后地咨询自己家碰到的问题。

他们充分释放年轻党支部的活力,发挥智力和科技优势,帮助村里建成了包括土元养殖车间、土元鸡舍、土元鸡散养林地、土元晾晒场、土元鸡宰杀及包装车间等,充分放大了土元养殖项目富民效应。

村党支部牵头,采取村集体和部分村民入股的“以合作社为管理主体、公司化运营”模式,成立了利津县前崔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东营市金元宝虫业养殖公司,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土元综合养殖示范基地,建立了立体循环生态综合养殖模式。

“去年,俺村共生产土元干货1万多公斤,土元鸡1万只,总共卖了23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0多万元。”杨立民高兴地介绍,还计划通过向群众免费提供土元种虫,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里的土元综合养殖产业。

问题在一线解决、学风在一线转变、学生在一线锻炼、党员形象在一线树立……研究生党员们在一个个农家小院成长着,把党旗插在“三农”生产一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凝心聚力脱贫攻坚的时代乐章。

2018年9月22日,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阳信县共鸣金蝉养殖合作社结成对子

学校在助力“三农”发展中育人

“这几年,学校党委在如何发挥好党支部育人作用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把党建工作和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把支部建在‘三农’服务第一线,不仅可以发挥出党支部在服务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更能让支部成员得到充分锻炼,尽快成长成才。”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学校把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员培养模式创新、农业院校服务社会模式创新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人才培养和党建之路。

还是在植保学院,近几年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员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自己学科专业优势,加强与地方产业结合,到产业一线找课题、做文章,助力“三农”发展。

党员张广杰到临沂等地指导利用闲置烤房繁育烟蚜天敌瓢虫和转化烟秸白星花金龟,用这项技术,可使每个烤房年增收2500余元,同时实施生物防治和烟田废弃物的循环开发利用,大大提升了烟叶的品质和改善了烟田的生态环境。他还参与了临沂市餐厨废弃物转化处理“三位一体”生物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每天能处理餐厨垃圾15吨,有效解决了莒南县城区餐厨垃圾污染环境的难题。“商业模式创新不是把垃圾说成宝贝,最重要的是让垃圾具备宝贝一样的价值,想办法让产品和服务更符合市场需求。”张广杰介绍到。

2017年,全省小麦条锈病大爆发期间,党员曹欣然、刘保友积极参与烟台市小麦条锈病的普查工作中。根据气象条件,利用专业知识预测小麦条锈病的始发区域,及时发现发病叶并就地铲除,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防止该病害在烟台地区流行,保证了烟台地区小麦产量。

党员李东超多次随导师到蒙阴县黄崖村指导果农生产。党员田叶韩研制的生物菌肥在滨州、潍坊和枣庄等地的蔬菜和林果上广泛应用,为蔬菜和林果的绿色生产提供了保障,受到当地菜农和果农的一致好评。党员张大鹏通过蝗虫产业扶贫方式,采取“公司+高校+村集体+贫困户”合作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了贫困户技术和销售两大难题,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每亩可以实现年增收1280-2880元。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了我们服务国家、服务农民的社会责任感,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与精神素养的提升。”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陈美云感慨。

猜你喜欢
金蝉植保研究生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蝉声阵阵有商机药食两用价值高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