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研究*

2019-07-16 02:23刘旭东李同军于志国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颈性基底颈部

刘旭东,李同军,于志国△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南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指在颈椎运动中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常伴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颈肩背痛、胸闷心悸、耳鸣、甚者短暂发作性意识障碍等症状。颈性眩晕发病率约为17.3%,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其中女性多于男性[1]。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长时间应用以及不良姿势普遍存在,颈性眩晕发病已趋向年轻化,青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颈性眩晕的快速诊断和准确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西医学主要使用抗眩晕药物治疗颈性眩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眩晕症状,但是很难在根本上发挥治疗作用,病情易反复。中医学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多采用《推拿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中推荐的常规推拿按摩方法,但大样本临床观察表明其治疗颈性眩晕见效缓慢、病情反复、疗效欠佳。丛刺齐刺法针灸可以调理经络气血状态,使气血上充于头,有效地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增加大脑血供,改善眩晕症状。寰枢关节复位术可对寰枢关节骨性结构进行调整,纠正颈部异常结构,减少致压物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脑部血运,调节交感神经功能,解痉活血[2]。因此,本研究拟探讨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对颈性眩晕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于本院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不限性别,年龄在36~66岁之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①眩晕、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头脑不清醒,头颈部活动时眩晕加重;②颈部酸胀疼痛、目涩、耳鸣、胸闷心悸;③长期不良的习惯和姿势和慢性劳损病史;④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侧弯、寰枢关节左右不对称等;⑤颈椎棘突及旁、横突旁以及颅底筋膜或枕后小肌群压痛,旋颈试验阳性;⑥彩超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临床观察期间无服用抗眩晕精神调节类药物者;③年龄35~65岁;④积极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心脑血管疾病;②颈部外伤骨折、伴有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颈部结核、肿瘤;③严重心、脑、肾、肝等器官衰竭;④颈部皮肤病或传染病;⑤严重出血倾向、水肿、妊娠、精神疾患的患者;⑥耳源性与眼源性眩晕;⑦对治疗方法缺乏信心、信任,退出试验或出现意外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组)

患者坐位,按揉放松颈肩背肌肉软组织。双手中指按压患者风池穴3~5 min,力度以患者能忍受的酸胀感为宜。“一指禅”推法按压百会穴3 min,随后双手向斜上方15°~30°牵引患者头部1 min,最后施以轻快拍法结束操作。另外,可根据患者症状附加其他穴位按摩,如一指禅推法操作天宗穴和外腧穴(如有颈背部疼痛),点按法、分推法操作头维穴、印堂穴,按揉风府穴(如有头痛)。每日1次,1个疗程包含7次操作,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治疗组(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

丛刺齐刺法: 患者坐位,上身直立放松。75%酒精消毒百会穴周围。进针位置为百会穴、百会穴前25 mm(对其左右各旁开25 mm和50 mm)、百会穴左右各旁开12.5 mm和37.5 mm以及百会穴后50 mm(对其左右各旁开50 mm)。手持无菌不锈钢毫针(华佗牌,0.25 mm×40 mm),以夹持进针法(与水平呈30°)将针头迅速刺入,进针约12.5 mm。提叉撵转,转速100 r/min,行针得气为度,针刺时间3 h。以平补平泻进针法在风池穴刺入,并在其旁12.5 mm向风池穴方向斜刺两针,使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也应根据患者颈部肌肉、脂肪丰厚程度适当调整,以针感为度。针刺时间30 min。每天1次,1个疗程包含7次操作,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寰枢关节复位术:患者坐位,上身直立放松。医者立于患者后侧,首先医者应以触诊为手法施治的基础,通过触诊判断寰枢关节及其附近肌肉、软组织变化,可触到偏歪的颈椎横突,严重者可从患者颈部后侧观察到颈部、头部向一侧偏歪。以左手顶住患者偏歪的颈椎横突处,右手放于患者下颌部,嘱患者低头、放松,使寰枢关节拉开至一定角度,右手扶患者头部转至患侧,左手拇指顶推,快速旋转牵拉并向左手拇指相反方向用力推拨棘突,双手协调用力,使头部向斜上方轻快旋转,若旋转过程中听到“咔哒”响声,患者症状减轻,头部屈伸自如,即表示复位成功。左右各1次重复操作。每天1次,1个疗程包含7次操作,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

3.1 症状评分

依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感觉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眩晕、颈肩痛、耳鸣和头痛[4]。评分为0~3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颈性眩晕越重,反之越轻。

3.2 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

采用脑血流分析诊断系统检查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

3.3 临床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评定。痊愈: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显效: 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可以进行日常活动; 有效: 症状、体征有少数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所改善,对日常活动仍有所影响; 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无改善。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5 结果

5.1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显著减低,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增加(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5.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平均流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血管平均流速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明显更快(P<0.05)。见表3。

5.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在治疗颈性眩晕的总体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好。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血管流速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 讨论

颈性眩晕为临床中常见的晕眩类疾病,与颈椎关节、寰枢关节错缝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关系密切[5],发病机制尚不明确[6]。本次研究论证了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优势,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症状评分,提高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提高治愈率[7]。

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属于“痹症”和“眩晕”范畴[8]。关于颈椎、寰枢关节错缝的中医治疗在历代古籍中早有记载,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云:“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按摩法。按其经络,能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研究证明,头穴丛刺针法可在头部相应皮层区产生持久刺激效应,使其相应的功能区血流量增大,改善头部的缺血缺氧,修复病变区的功能,可起到升提气血的功效[9]。齐刺法自古有之,《灵枢·官针》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也”。在颈部施以齐刺针法,可治疗局部深层次范围较小的痹症,有针对性的改善局部的瘀堵,松解局部韧带软组织,该法刺激较大且针感强烈,可加强经气运行以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10]。寰枢关节复位技术用于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效果明显、易操作和损伤小等优点。寰枢关节复位术可对寰枢关节骨性结构进行调整,纠正异常姿势,促进颈部结构平衡。本研究中使用的复位手法可旋转关节囊以及颅底、椎间韧带等深部组织,改善患者症状。此外,寰枢关节复位术可以松解颈部小肌群过度疲劳所致的痉挛,控制局部炎症渗出,减少椎-基底动脉与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本研究中使用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显著降低了颈性眩晕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显著较前有显著差异,但治疗组在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增加了颅底血管血流速度,提高了大脑血供;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对颈性眩晕治疗有效,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了新的方法。

猜你喜欢
颈性基底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