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读译》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2019-07-16 02:58黄霁歆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程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是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根据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它不仅具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特点。《英语读译》课程体现的正是传统英语阅读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种“变脸”,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基础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分析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风格和写作特点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在阅读中分析,掌握翻译不同文体的策略。本文以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所选用教材《英语读译教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索《英语读译》课程教学模式对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的指导意义,进一步让学生领略到读中有译,译中有读的乐趣。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英语读译》课程;《英语读译教程》;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黄霁歆(1987-),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

一、引言

《英语读译》课程是专门针对翻译专业低年级学生设计的,它是在英语专业传统阅读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模式。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更多地注重阅读题材和阅读策略,而翻译专业的阅读课不仅仅要注重这些层面,还要把阅读的内容与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领会翻译不同体裁的文本时所要注意的要素,初步培养自己的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翻译意识。

本文以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所用教材《英语读译教程》为研究对象,在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从而巩固已学到的语言知识,同时通过接触不同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英语几大类文体,同时能根据行文特点,掌握不同的翻译策略,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英语读译》课程与传统《阅读》课程的区别

本科翻译专业虽依托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但即便是在基础课程的实施阶段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阅读课程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巩固已学到的语言知识;二是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對于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达到这两个目的是远远不够的。翻译专业的阅读课应增加一个目的,即翻译意识的培养,因此开设《英语读译》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读译”在课堂语境中指的是通过阅读领略翻译。“读”仍然是读译课的主体,只有以“读”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其他技能的培养服务。当然,在实施本课程时,“读”与“译”也并非全然无关,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中有译,译中有读,培养扎实的双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翻译意识,从而为高年级阶段的翻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英语读译》教学模式探索

在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笔者担任了专业基础课程《英语读译》的授课教师。该课程将阅读与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兼顾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更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与人文知识。该门课程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特点,掌握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翻译意识。

1.课程对象:针对本科生(二年级)。

2.课程培养目标:以篇章语言学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和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以“读”为主,以“译”为辅,旨在增强低年级学生的翻译意识,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进而培养人文素养丰厚的双语人才。

3.课程教材:陶友兰,何刚强《英语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本教程按体裁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散文、演讲、新闻专栏、诗歌、旅游、新闻、书信、短篇小说;此外,设计了十个栏目:教学目标、本章引言、翻译策略、问题讨论、课后练习、翻译任务、翻译项目、扩展阅读和译文欣赏、名言名句、推荐阅读等。

4.课程理念:力求吸收传统语言课程(如英语阅读课程)的优点和有价值的理念,融入翻译的元素,做到读中有译,译中有读,把读和译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5.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特殊教学法结合的方式,比如任务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带领学生先泛读再精读,再从翻译的角度,从词汇、句子、段落进行翻译。此外,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给学生分配不同的翻译任务,并且教会学生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开展,进而完成模拟的翻译项目。

6.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其中考勤占5%、课堂表现占15%、作业占10%、半期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句子翻译、段落翻译、篇章翻译等。具体可分为以下七个层面:课前阅读检查、课堂表现考察、课堂练习、课外拓展、课后阅读、单元小结、期末考试。

7.教学安排:共72个教学周,授课内容按体裁分为包括八个单元,分别是散文、演讲、新闻专栏、诗歌、旅游、新闻、书信、短篇小说,阅读内容如下:

Unit 1 Essay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课内: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课外:Advice to Youth;学问与趣味.

Unit 2 Public Speech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Speech at Harvard University.

课外:The Road to Success: A Talk to Young Men.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Unit 3 Columnist Articles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Climate Change: No Eden, No Apocalypse.

课外:Causes for Optimism;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讲话。

Unit 4 Poetry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To Autumn

课外:Ode to the West Wind;山居秋暝。

Unit 5 Travel Guides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London.

课外:Of Travel;人间天堂——杭州。

Unit 6 Features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AIDS.

课外:A Whisper of AIDS;红丝带的由来。

Unit 7 Letters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The Art of Pleasing——A Letter to His Son.

课外:Letter to Lord Chesterfield;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Unit 8 Fiction Reading and Translating:课内:A Shocking Accident.

課外:Love Story (Chapter 13);《围城》节选。

8.教学单元展示:以第五单元旅游文本阅读与翻译的八个学时为例:1)第1-2学时:课前准备:教师:伦敦主要的经典图片;《伦敦》景点的视频介绍;中英文旅游文本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进行材料收集,写一篇有关家乡旅游胜地的简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时间为三分钟;阅读课文《伦敦》,在网上了解伦敦的更多信息;每人收集一份旅游资料,发到班上的QQ群共享里。课堂上:学生介绍家乡的旅游景点;从收集到的图片、文字,凭借最初的思考,总结中英文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观看《伦敦》视频;分析课文《论文》;问题讨论:81页的第二和第三题,87页的问题二、三。课后作业:搜集有关旅游文本特点的资料,自己进行总结,包括词汇、篇章等;阅读87页的第五个问题,比较夏济安和林纾的译文;完成语言练习1;阅读Of Travel,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第3-4学时: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并整理学生所找到的课前材料,总结旅游文本的修辞、语言等特点;结合书上提供的翻译方法,准备旅游体裁翻译策略的内容讲解,包括缩译、改写等策略,并用典型例句进行说明。课堂上:通过“Brain storm”的活动和学生一起总结旅游文本(中英文)的语言、修辞等特点,提醒该类文本写作的注意事项;选择文中一些重难点句型,请同学现场翻译;再引导学生开展译文讨论活动,进而引入翻译策略的内容讲解。课后作业:翻译作业第1、2题;翻译项目第2题,小组自由自合;仔细阅读“名言名句”,感受读与译之间的乐趣,再对照原文与译文,进行“找错”与“改错”;3)第5-6学时:讲师讲评学生翻译的作业,重点在词句的理解上;建议学生写读后感,发到网上进行共享;4)第7-8学时:复习本单元所学习的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文体特点,旅游文本对应的翻译策略;当堂练习与讲解;预习第六单元。

9.教学效果:经过四轮的读译教学实践,根据翻译专业学生在《英语读译》课程期中和期末所做的调查问卷,认为该课程满意的达到90%。

10.缺点与反思: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自觉性以及调动学生翻译的积极性是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部分学生不愿主动花时间、花精力去阅读、去翻译,经常存在着走捷径的侥幸心理。因此,笔者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授课内容上的反思,除了教材中给出的阅读内容,也可适当的节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本。比如在讲到第五单元旅游文本时,可让同学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进行材料收集,写一篇有关家乡旅游胜地的简介,课后再让同学们交叉阅读与翻译,这样不进增加了“写”这一方面的教学,同时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中;二是授课方式上的反思,在讲到第二单元公共演讲时,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一篇演讲稿,在课堂教学时,请部分同学在班上进行演讲,并让其他同学进行内容复述与翻译,这从“听”的角度补充了语言的输入,从“说”的角度补充了语言的输出,更能借此调动学生公开演讲的兴趣,帮助克服同学的心理畏惧感;三是授课形式上的反思,在重点放在阅读的翻译的基础上,也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选取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视频精华,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到第六章新闻特写时,可找一些与本单元主题“艾滋病”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这不仅从“视听”的角度弥补了“读译”的缺陷,更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画面,让内容更触碰他们的内心,进而对所学内容有所思考,有所领悟。

四、总结

本科翻译专业所开设的《英语读译》整合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课和翻译课,体现了读中有译,译中有读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当然,任何教学理念只是宏观指导,而教学实践总是长教长新,只有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方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与目的。本文通过对《英语读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希望能为本科翻译专业的教学提供全新的视角,让同学们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能真正领悟到读译并进,赏析佳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2-6.

[3]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语界,2006,(4):63-66.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3.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学而时习之”的课程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