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品格培养的中职英语影视欣赏教学探析

2019-07-16 02:58钱莉倩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品格欣赏电影

【摘要】英文原版电影是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和生活最直观的反映,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最真实的环境。本文从文化、文学和文字三个层次对电影《老人与海》进行赏析,尝试借助英文原版电影欣赏这种教学手段,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电影;欣赏;文化品格;培养

【作者简介】钱莉倩,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一、引言

中职学生价值观偏向模糊,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当前应试环境下,中职学生很容易对单词背诵和反复练习产生枯燥懈怠的情绪,综合语言能力提高缓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等的培养。所谓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学生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从而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文化品格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取向,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它的引导。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文化品格教育势在必行。笔者尝试借助原版英文电影赏析来进行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化品格。

二、原版英文电影选择的标准

电影作为一种情节生动,题材广泛的电教媒体,把声音、影像合为一体,使语言信息和特定情景相结合,实现了更生动的信息传递,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捕捉信息。原版英文电影涵盖了英美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切实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但原版英文电影种类繁多,在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思想健康。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教学所用的原版电影要思想健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向学生展现和表达西方社会的文化信息、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

2.难度适中,与课堂教学相关。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大致可以分为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和记录片等。高中英语教材一般围绕三大学习主题展开: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个主题又分别围绕“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环境与保护等子主题。所有主题都包含文化的范畴。教师挑选的电影在主旨上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注意电影语言的可理解性,达到“教赏相长”目的。

3.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中职学生语言基础较薄弱。教师在借助影视欣赏手段进行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的过程中,不要纯粹为了文化品格教育而教学,使得学生对语言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最终目标。电影是与文化结合的綜合性产物,教师要学会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原版电影教学活动的设计

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解释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电影呈现了一种与现实生活环境相似且更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了真实的跨文化信息,可以让学生接触纯正地道的语言和文化活动。教师可将电影赏析作为渗透文化品格教育的途径之一。而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的鉴赏。文学鉴赏是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之一,而文学鉴赏的关键在于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因此笔者以1999年版电影《老人与海》为例尝试从文化、文学和文字三个层次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了解电影作品的文化背景。电影赏析教学中应萃取思想精华,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来影响人。首先,有些电影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些电影故事本身是优秀人物故事演绎。这些文学作品作者本身就是中外名家大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这些人物故事和故事发生背景是教育后辈的重要内容。在电影赏析中教师应运用好这些素材,给学生提供与前贤先哲对话,向名人名家学习的渠道,吸收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要继承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学习和生活的引领作用。

《老人与海》的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因身患疾病精神抑郁而自杀。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简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对于中职学生,海明威本人及其作品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因此在观影前和观影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感受《老人与海》的相关信息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形成“迷惘的一代”的文化元素,并对此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被看作海明威代表作的《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这部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一无所获后捕到了比船还大的马林鱼,在返航时遇到鲨鱼群,尽管经历了殊死搏斗,但最终大鱼被鲨鱼啃食得只剩骨架的故事。圣地亚哥的生活信念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也是《老人与海》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硬汉”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圣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硬汉”。这种自尊自强精神值得每个中职学生学习。

2.欣赏电影作品所体现的文学内容。电影赏析首选经典作品。改编自经典作品的电影饱含哲理与思想,能激发观者思考并产生共鸣,进而成为开展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教育的重要载体。小说《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小说语言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精心揣摩和润色加工。文中的对话内容真实、贴近生活,而表达形式则经过了艺术加工。因此小说简洁自然的语言背后隐藏了深刻的意义和情感。电影《老人与海》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经典描写。教师可在观影时让学生着重体会语言美和结构美的语句。

But none of these scars were fresh. They were as old as erosions in a fishless desert. 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l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那双眼睛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部分间接描写出了老人年轻时的风貌。)

Most people are heartless about turtles because a turtles heart will beat for hours after he has been cut up and butchered. But the old man thought, I have such a heart too and my feet and hands are like theirs. ( 老人认为自己拥有像海龟一样的心脏,刚被屠杀的时候心脏还在跳动。此句照应“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倒!”)

3.文字。电影中的台词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阅读中需细细品味特定词语背后的情感色彩、文化含义和道德倾向,深切理解和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内涵。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通过描写老人与大鱼的搏斗、老人的思考、老人的言语及老人的梦境,赋予这部作品深刻的内涵。老人身上有海明威自己的影子,有对世界的终极思考,这在影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句子1  A man is not born for defeat, you can destroy him, but can not be defeated. 句子2  People are not born to fail. 句子3  Now is no time to think of what you do not have. Think of what you can do with what there is. 句子4  People without hope is stupid.

这些措辞简洁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语句增进了学生对海明威及作品人物的理解。由于言简意赅,中职学生很容易掌握,减少了对语言学习的畏惧心理,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在观影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人物、剧情和文化背景等角度写观后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进一步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心。为了更好地激发中职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配音秀、角色表演等。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也丰富了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

四、存在的问题

1.时间的投入。1999版《老人与海》时长20分钟,非常适用于教学。但大部分的原版英文电影所耗时间较长,很难为课堂教学所充分使用。这就涉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影片段以及如何剪裁电影片段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钻研影片片段的重要价值和教学意义,避免选择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尽管中职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不重,但影视欣赏课上课频率也是教师需要协调的问题。

2.作业的布置。中职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中的影片赏析“趋之若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加以监督引导学生,避免教学活动局限于文化的浅层次渗透,使文化品格培养形式化。要在发挥电影教学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相关文化知识的导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五、总结 

文化品格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和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这种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一个将其精神内核吸收为个人意识和品行的内化过程,因此需要不断尝试,常抓不懈。内化的过程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中职学生,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2]余志远.英语国家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虞全保.例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7).

[4]李慧芳,王慧.通過美剧学习培养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2).

[5]魏晓红.体现文化品格教育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0).

[6]黄雪祥.英语歌曲教学拓展课中文化品格培养的课例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0).

[7]李慧芳,卿源渊.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文化品格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2).

[8]马静.英语电影片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1).

[9]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文化品格欣赏电影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