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

2019-07-16 02:38张玉国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法自主性学习策略

摘   要: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文章围绕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进行深入探讨,对“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生;自主性学习

作者简介:张玉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小学教师,黄陂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黄陂区百优班主任。(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3-0093-0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基础。教师应革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自学交流,讨论研究→点拨指导,释疑解難→训练反馈,练习拓展→归纳方法→形成技能”。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改变传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除了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让他们想学、会学、坚持学。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

一、学法指导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激发学习兴趣,也就是要学生“想学”。

现在,教师一谈到学生的学习就慨叹:“现在的学生真没办法,家长那么重视,教师苦口婆心想尽办法,他们就是听不进去,不把学习当回事,只会找机会玩。”的确,像这样的学生还真不少,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难教呢?一方面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较高的目标定向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又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1. 教师要想法设法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兴趣和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对某事物有兴趣,从根本上看是对该事物存在某种需要。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那样:“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表明,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东西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那么,教师要力求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第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缺乏反映社会最新情况的敏感度,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补充。二是教材多侧重理论知识的阐述,不能满足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好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三是教材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程度,但只反映了一般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过渡性衔接。

第二,精巧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间还有一个组织加工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处理,使已定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求知需要。教师要当好“推销员”,把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从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角度“推销”给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例如,一年级教师的汉语拼音教学就不能引发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学生的求知兴趣。鉴于此,有的教师开始就不忙着教拼音,而是拿出许多色彩绚丽的小画册(即《拼拼读读》画刊)来讲故事,并告诉小朋友们只要大家学会拼音,就能自己看懂这些小故事。学生被吸引住了,都盼望着马上学会拼音,能自己去看画册。在这种气氛下,老师开始教拼音,学生都高高兴兴地学,枯燥、单调的“a、o、e”在学生面前变成了活泼、可爱的符号,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尽可能地让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感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奇异”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串联电路的电功率跟电阻成比例的性质”时,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有位教师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不忙着亮出新课内容,而是做演示实验。实验前教师会问学生:“这里有220v40w和220v100w的两个灯泡,接入串联电路哪个更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都会回答“40w比100w的亮”。然后教师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联通开关,学生看到的是与他们预期完全相反的情景:40w的灯泡比100W的亮。学生露出惊奇的神色,并由惊奇而疑惑,由疑惑而急于求解。于是大家都集中注意听教师讲新课内容,探究“奇异”现象的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某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内容与生动事例、有趣知识联系起来;将某些看上去“简单易懂”的内容与学生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未曾接触过的领域联系起来;将某些看上去“经典性”的内容与现实社会、当代科技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加强正面的激励与指导。教师可以用“成功名人激励法”鼓励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伟人传记,看科学名人成长史,搜集有关人生意义的格言,让学生利用课前活动讲给其他同学听,并且谈谈自己的体会;另外,教师还可请学生轮流把自己最欣赏的人生格言写在黑板右上角的每日赠言里,让学生写座右铭贴在课桌和家里的写字台上。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就能感受做人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可以用“人生规划激励法”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电视、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特点和要求的材料,学生在活动课的“四人小组”论坛中围绕“我眼中的当代社会”进行交流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适应社会发展要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抗挫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自然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制订远大目标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周或一个阶段的小目标,并安排好实施步骤,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法指导必须以学生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保障,也就是要学生“会学”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问题解决策略,那么,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机,学习活动也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是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学习策略,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分解学习目标、管理学习时间、理解学习内容、调控学习情绪等方面的策略,都属于一般性的策略;另一类是具体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具体的学科内容,如:写作方面如何做到立新意、布局精、开头巧、结尾妙、写生动等的策略,都属于具体的学习策略。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既需要一般性的学习策略,也需要具体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促进自主学习,而且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还必须以学生具有意志控制能力为条件,也就是要学生“坚持学”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学习干扰,这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使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意志控制对自主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维持功能。教师可以利用班会和个别谈话等机会教给学生一些自控方法,如目标法、榜样法、想象法、预见法、历练法等。

教师还应给学生介绍一些对付挫折的良方。如:让学生知道告别灰色情绪是摆脱和战胜挫折的第一步;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好自己的积极心态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保持轻松愉快心境的方法,如利用洗脸的机会,对着镜子做个鬼脸;看报上的漫画或笑话,并介绍给同学看;打电话给朋友,问问最近有什么趣事等。

总之,要想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学法指导上作一番认真研究,努力让自己掌握学法,运用学法,总结学法,尽快地使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堂。

责任编辑   胡甜甜

猜你喜欢
学法自主性学习策略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