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任务衔接”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7-16 03:14周春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分段体系职业

周春华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革新。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下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讨论主体,简单分析了在“职业任务衔接”基础下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应该如何有效开展。

关键词:职业任务衔接;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5-014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理念的认识产生了明显的变革,如何将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连接成了当前时代下诸多教育单位的探讨主体。以求全面深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其今后毕业时能够更加有效地深入到岗位之中。

1 职业任务衔接对于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的帮助

职业任务主要是指学生在职业岗位中所做的所有任务融合,根据任务的难易度来进行相应的区分,可以由减至难分配出各个层次。职业能力主要是学生能否有效完成相应的职业任务的能力,其提升工作主要分化为两个方向。其一是横向提升,学生能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越发得心应手;其二是纵向提升,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其任务层次产生相应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横纵两个维度之上有所成长,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建设。

如果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横向能力,那么教育单位可以从不同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展开引导。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相关教育人员应该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相应的培养,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简单技巧,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手段;而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师所为学生开展的职业任务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于学生的深层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而且还能拥有相应的技术,这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职业能力的纵向提升需要和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相互连接,在中职教育体系下,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简单技巧,而且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复杂知识的基础理解;在高职教育体系下,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复杂职业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本领能够从中职的简单技能上升为高职的专业技巧。

2 基于职业任务衔接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体系

在相关院校培养相应的分段人才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教学规律来进行,以求培养出大量的拥有专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适应能力、实践本领以及工程应用能力等等。教育单位可以根据相应的专业教学模式来展开相应的任务探析,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可以构建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其中学生可以作为专业主体,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将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作为教育辅助内容,主体以及辅助内容相辅相成,这样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力。

在教师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高职院校分别展开考虑:中职教育体系主要是帮助学生明晰网络建设、网络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网络组建等等;高职教育体系的教育方向应该拥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工作是培养能够深入到大型企业之中进行工作的网络工程师以及维护管理等等岗位。二者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各不相同,在专业技巧的教授上,中职教育体系更加倾向于对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检核处理、构建小型网络基站等等;高职教育体系则更加倾向于在互联网方面展开的管理工作、网络设置优化操作、软件工程编写等等,二者互不相同,但是高职教育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较之于中职教育体系而言,更加深入丰富。在职业素质上的不同在于:中职教育体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体系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质疑探索心理。

3 基于职业任务衔接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在中高职教育体系中的许多层次都有明确表现,即课程内容以及教学体系均是中高职教育单位的中心要素。就广大中高职教育体系下的院校来看,其课程体系应该遵循相应的顺序,以此来展开有效发展。以“职业任务衔接”作为基本发展要素的课程体系应该充分贴合学生的发展状况,从学生的职业能力高低着手,进而展开相应的课程排序,并充分贴合计算机网络管理行业标准,将其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以此来有效提高课程教育效率,深化学生对于网络管理课程的理解。中职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应该包含公共课程、选修课程以及专业能力课程三大要素。在公共课程中应该包含数学、语文、英语以及计算机基本教学,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拥有相应的基础知识水准,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专业能力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以及技能技巧而存在的,因而其内部组成主要是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课程以及专业平台内容穿插进行的,为学生展开的应用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深化其专业素养技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明晰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选修课程的内容是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主要用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做拓展工作。

高职教育体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手法,学生展现出的学习理论更加深刻,并且更具备实用性。所以在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时,必须根据专各个业将要涉及的各个岗位为准,为学生设置充足的专业技能培养教学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练习课程,全面强化当前职业教学体系的高度,为学生带来更加完备的学习体验,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基本素质课程、拓展课程以及专业能力课程。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职业素养,能够拥有较为清晰的网络管理思路,全面强化学生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主要是全面提高学生对网络管理基础知识的运用;拓展课程则是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为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拓展,全面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涵盖的知识范围的明晰更加广泛。

4 基于职业任务衔接的中高职“3+3”分段培养管理体系

优秀的教学管理体系将会为学生带来更加充实的教学帮助,是保证“3+3”分段培养体系的有效原动力。在相关人员建设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严格贴合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把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明确划分:专业构建管理规律、确立课程标准、确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手段、对教学过程实行严格监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结果。其中,专业构建管理规律主要是要求教育单所实行的教学内容能够贴合相应的管理规范;课程标准的确立工作主要是确定课程涉及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考核等等;人才培养手段主要是将教育单位以及各大企业相互连接,二者相互连接,以此来对人才进行有效培养;严格监督教学主要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高质量教学评价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多元化發展;教学结果将会为广大教育单位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充分明晰学生的不足之处,全面提高其网络管理技术。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3+3”中高职分段培养教学体系时当前形势下的我国教育重点,相关教育单位需要全面贴合其中的重点要素,将“职业任务衔接”作为自身发展基础,以此来培养大量具有良好知识水平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伟芳,黎旺星,李建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18,34(11):68-69.

[2] 吴扬,潘妍,徐正东.“3+2”分段培养模式中高职英语教学一体化衔接的实践与探索[J].英语广场,2018(6):52-53.

[3] 王静.基于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提升保障的研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213-214.

[4] 杨永和.基于“3+3”分段培养模式的中高职物理课程教学的“预对接”[J].物理教学,2017,39(6):8-9+4.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分段体系职业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分段计算时间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