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观照下的视觉叙事语篇分析

2019-07-16 02:58王雅楠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要】本研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选取一幅电影海报作为研究语料,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电影海报的概念、人际和组篇意义进行分析,探究海报设计者如何运用文字、图像、颜色等多种符号资源,在表征方式、阅读视角、情感共鸣、版面布局等方面实现海报的语用效果,从而电影剧情相呼应,引发读者的引发读者观影兴趣。同时验证了视觉叙事分析框架对分析电影海报的合理性和完善度,也为电影海报的设计机制和视觉传达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路径。

【关键词】视觉叙事;电影海报;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

【作者简介】王雅楠,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等 2015:4)。电影海报涵盖了文字与图像,同时辅以色彩、线条等多种元素符号,属于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近年,顺应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趋势,学者们不再将研究视角仅聚焦于语言学领域,而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国外学者扩充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将其运用于数字技术、政治学(陈风华 弗朗西斯科·韦洛索 2018),以及广告影视剧、民族志等研究范畴(van Leeuwen & Jewitt 2001);国内学者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结合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对演讲视频(管乐 2017)、儿童绘本(腾达 2018)等多种形式的多模态语篇进行研究,拓宽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视野。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发现以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存有不足与争议。因此,国外学者提出新的研究框架,对视觉语法进行补充与完善;国内学者也对视觉叙事分析理论进行了详细地解读,为漫画、电视广告、电影等视觉叙事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更适合的理论框架。

二、视觉语法的扩充与完善─视觉叙事分析理论

基于Halliday (1978)提出语言的纯理功能,Kress & van Leeuwen 建构了视觉语法理论体系(1996)。视觉语法的提出,为分析政治漫画、平面广告、电影海报、新闻报道等图文结合的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框架,也进一步推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但是,随着研究对象范畴的扩大,学者们发现存在于视觉语法理论体系中的不足与争议,对其进行了修正与扩充。Painter et al. (2013)在《解读视觉叙事:儿童图画书的图像分析》一书中提出了“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从概念、人际和组篇意义三个方面探究图文符号资源构建语篇意义的过程。 (冯德正 2015)。

本研究嘗试运用视觉叙事分析框架,选取电影《勇往直前》的一幅海报作为研究实例,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电影海报的概念、人际意义,以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电影海报的设计机制和创作路径发掘多远化的视觉传达方式。

三、电影《勇往直前》海报语篇的视觉叙事分析

201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勇往直前》根据一则真实事件改编。 201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燃起森林大火,来自“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的20名消防员接到工作指令后即刻赶赴现场,然而消防员未能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进行撤退,最终发生了19名消防员命丧火海的悲剧。本研究选取电影的美国版正式海报作为分析语料(图1)。与电影主旨一致,海报无论在画面构图、文字布局,还是线条色彩上,都凸显了影片的真实度和纪实性。

1.概念意义分析。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下的概念意义是对语篇视觉表征建构过程的分析,包括人物表征、事件关系和背景关系三个维度。

首先,人物表征探究出现在视觉叙事语篇中的人物与其表征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Painter et al. (2013) 将人物的表征方式概括为两类,一是完整表征,指语篇呈现了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读者可以辨明人物的身份形象;二是转喻表征,指语篇仅呈现了可以辨别人物身份的局部特征。如图1所示,海报中出现的8名人物身着统一的明黄色消防服,表明了电影故事人物的职业身份是消防员。其中位于海报中心的电影主角面向读者,神情凝重;其余7人均以背影呈现。海报对电影主人公采用了完整表征的方式,既刻画了主人公细腻的面部表情,又呈现了衣着装扮;而对于其余7人使用代表职业身份的消防服和灭火器材进行表征,构建了转喻关系,属于转喻表征。海报作者以电影角色统一的衣着装扮向读者揭示了电影故事聚焦的职业背景,同时运用正面、背影两种视觉表征手段,既凸显了电影主角,又暗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结局,有效地呈现了电影信息,达到了海报呼应剧情的创作意图。

其次,事件关系用于分析多个事件在语篇中的关系,分为展开与投射两类。展开可进一步分为先后顺序和同时发生两种情况;投射分为真实事件投射与想象事件投射。海报呈现的是电影剧情走向的关键一幕:上方是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森林;下方则是火灾发生时,伫立于山岩平地姿势各异的8名消防员。因此,海报所刻画的是在相同时间的不同人物,属于展开维度下的同时发生关系。海报上方白色的宣传语“Its not what stands in front of you. Its who stands beside you”也进一步印证了事件关系─在火灾来临的这一刻,消防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最后,背景关系用于分析视觉叙事语篇中,相邻的连续图像在发展过程中情境是否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就单幅海报而言,事件的背景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海报作者对消防员的动作姿态进行了不同的刻画,呼应了电影导演详尽展现8名消防员不同日常生活琐事的拍摄手法。

2.人际意义分析。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下语篇的人际意义用于分析图文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由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和视觉级差四个方面构成。

(1)聚焦系统。聚焦系统用于探究读者与视觉符号之间的互动关系。Painter et al. (2013:30) 提出,聚焦系统由两方面构成:第一,就读者与图像是否具有互动效果而言,语篇分为接触类与旁观类图像。前者与读者发生了直接眼神接触;后者则没有直接的眼神接触。第二,就读者阅读图像的视角而言,一类是读者与图像中人物的视角一致,称为主观视角;另一类则是视角不一致,称为客观视角。

首先,海报中消防员分散站立在山岩的不同位置。海报中心的消防员虽以正面示人,但是头部略向左方侧倾;其余7人均以背影呈现。读者在观赏海报时,没有与海报中的人物发生眼神接触,属于旁观类图像。另外,消防员伫立在视野开阔的山岩空旷区眺望森林,观察火情;读者与消防员视角一致,从水平的角度看到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森林,因此属于主观视角。这样的角度更易引发读者共鸣,也高度还原了电影中的一幕。

(2)情感系统。视觉叙事语篇中的情感系统用于探究读者与图像人物之间存在的情感联系,分为介入和异化两类。当读者和图像人物存在情感联系时,图像属于介入类;依据读者感情投入程度由低到高,又可分为鉴赏类、移情类和个体类。若读者在阅读图像时,没有任何的情感带入,则称为异化类图像。

如图1所示,电影主角半蹲在地,一手紧握放在岩石地面的斧头,一手放置在膝盖上,头部略向左偏,注视着左前方,神情凝重,却又透露着焦虑紧张。海报刻画了在火势失控时,电影主角目睹7名队友命丧火海却无能为力、悲恸绝望的内心活动,最大程度地引发了读者的感情共鸣。

(3)氛围系统。作为一种符号资源,在视觉叙事语篇中,颜色同样具有建构语篇意义的潜势。基于Kress & van Leeuwen(2012)对颜色在语篇中的功能分析,Painter et al. (2013)提出氛围系统。首先,针对语篇是否运用了彩色,将情感氛围分为激活和未激活两类;其次,在激活范畴下,从色度、色调和自然度三个方面对情感氛围进行分析。第一,色度分为高色度和低色度两个维度。前者指图像使用了饱和度较高的明亮色彩,用于建立热情兴奋的情感基调,后者则指图像运用了黯淡的低饱和度颜色,从而使得语篇具有冷静抑制的情感氛围;第二,冷、暖不同色调的运用也在情感氛围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暖色调通常用于营造积极、温馨的情感氛围,冷色调则有助于打造消极、疏离的情感基调;第三,自然度用于衡量图像中颜色资源的丰富程度。语篇使用的色彩越丰富,自然度越高,越容易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增进读者与语篇的距离。

就色度而言,海报上方的白色宣传语以及远处天空升起的滚滚青色浓烟,均为低饱和度颜色,既向读者传递了森林火势持续蔓延的客观信息,又营造了一种沉郁、凝重、抑制的情感氛围,凸显了火势的凶猛,大自然的冷酷无情。同时,海报下方消防员的刻画使用了高饱和度色彩,体现为明黄色的消防服以及红色的安全帽。这些色彩的使用,在向读者表明电影人物职业身份的同时,也反映了电影故事人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心怀崇高的职业信仰和使命感。

對于色调的运用,海报同时呈现了冷、暖两种色调。一方面,暖色调用于描述熊熊燃烧的森林大火以及人物的衣着装束;海报作者旨在以主观渲染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强烈的情感,让读者对火势的凶猛、消防员扑灭烈火的决心意志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海报上方醒目的白色电影宣传语和下方消防员脚踩的青灰色山石,海报侧重于客观叙事的角度,选用了冷色调,目的是在向读者传递大火无情的客观事实的同时,又渲染了消防员面对大火沉着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临危不惧、专业严谨的职业素养。两种色调的安排使用在海报中造成了视觉冲击力,这也与先扬后抑的故事基调相得映彰。最后,海报还使用了其他丰富的色彩元素符号,让读者在观赏海报的同时,有一种身处火灾现场的紧迫感和压抑感,呼应了电影高度还原真实事件的拍摄初衷。

(4)视觉级差。视觉级差源于Martin & White(2005) 提出的评价理论,是从数量、对比和程度三个方面对视觉叙事语篇进行量化分析。数量指存在于语篇中相同元素的数量;对比是将存在于语篇中的不同元素进行对比,挖掘元素之间的关系;程度则分为放大程度量化和缩小程度量化,用于分析语篇的主体元素符号在语篇中占据的比例大小,以此探究语篇作者想要传达的特定意义。

首先,从数量角度分析,电影海报总共呈现了8名消防员,通过相同元素在语篇中数量增多,增强了读者阅读海报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海报对于相同元素的叠加使用,也给读者传递了消防队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对大火时团结一致、扑灭烈火的决心,以期读者能够产生更多的感情反馈。

其次,从对比角度分析,7名消防员背向读者,仅海报中心消防员面向读者,营造了由审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对比关系,海报也借此向观众传递了火灾来临时,消防员各异的心理活动。“消防员”这一元素符号在海报中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既凸显了消防员彼此建立的情感纽带,又暗示了大火无情,奠定了消防员丧生火海殉职的悲情基调。

最后,就程度而言,海报同时运用了放大程度量化和缩小程度量化两种表征手段。海报既描绘了电影主角焦虑紧张、悲恸无助的神情,又详尽刻画了其余消防员不同的背影姿态。对“消防员”元素符号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属于放大程度量化,通过对个体不同角度的叙事,塑造了电影人物的性情特征,构建了消防员的形象;同时,“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也是整个消防职业的缩影,这是缩小程度量化。海报独具匠心的构思,向读者传递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面对势态凶猛的火情,消防员唯有发挥各自的职能,将个人之力凝聚在一起,才能与无情的大火作斗争、相抗衡;同时,海报又与电影主旨相契合,希望借助这部电影,引起观众对消防员职业的关注度。

四、结语

本研究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选取电影《勇往直前》的一幅海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为理论指导,对电影海报的人际、概念意义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视觉叙事分析框架的运用,弥补了视觉语法在分析语篇中存在的模糊性与不足之处,为叙事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本研究证实了以语言学理论分析电影海报这一类图像叙事语篇的可行性,也为电影海报的设计机制以及视觉传达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路径。但是,由于本研究仅选取单幅海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更加复杂的多幅连续性的视觉叙事语篇没有探究,未来研究可关注绘画书、电影,或其它具有连续性的多幅视觉叙事语篇进行研究分析,以继续完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

參考文献:

[1]陈风华.弗朗西斯科·韦洛索.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国内与国际核心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33-240.

[2]管乐.动态演讲视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5-32.

[3]冯德正.视觉语法的新发展:基于图画书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J].外语教学,2015(3):23-27.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1-7.

[5]腾达,苗兴伟.视觉语法视域下绘本语篇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外语学刊,2018(5):53-59.

[6]张德禄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7]张敬源,贾培培.关于视觉语法的几点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 2012(3):38-42.

[8]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9]Kress, G. & T.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 London: Routledge,1996.

[10]Kress, G. & T. van Leeuwen. Colour as a semiotic: Notes for grammar of colour[J]. Visual Communication,2012(1):343-368.

[11]Martin, J. R. & P. P. R. White. The Languages of Evaluation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12]Martinec, R. & A. Salway. A system for image-text relations in new (and old) media[J]. Visual Communication,2005(4):337-371.

[13]Painter, C., J. R. Martin & L. Unsworth. Reading Visual Narratives: Image Analysi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M]. London: Equinox,2013.

[14]Van Leeuwen, T. & C. Jewitt (eds.).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J]. London: Sage,2001.

猜你喜欢
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与功能语法的投射分析比较研究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