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阪峰会: 小多边的兴起

2019-07-16 04:12和静钧
新民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大阪领导人安倍

和静钧

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同其他与会领导人合影。

2019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于6月29日在日本关西城市大阪落下帷幕,与会的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有的直接打道回府,有的则按既定计划,继续其外访的旅程,如代表总统参会的墨西哥外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将顺访中国,按其所言,他要为增进墨中贸易及吸引中方投资而努力,以减少墨西哥对美国贸易的过度依赖。不久前,美国捏住墨西哥这一弱点,直接要求墨西哥在超出双边贸易领域之外的内政事务上进行果断行动,否则墨方就得承受月增5%的惩罚性关税。墨西哥有苦难言,脸面尽失。

尽管国内选战烽火四起,特朗普并不急于回去,他临时起意,6月29日一大早发出推文宣布要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一道去韩国,为的是要在板门店非军事区朝方一侧与金正恩握个手问个好,着实把G20峰会的结束剧拉长到了6月30日。

峰会安排尽显日本的处世之道

日本虽不乏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经验,但举办G20峰会却是第一次。除了二十国集团,日本还可以行使“东道主特权”,邀请非成员国或组织与会。大阪峰会日本一共请到了8个非成员国家的首脑、9家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会议。这一会议规模,对成功举办无疑是一种挑战。

按大阪官方公开的文件,这次峰会预算投入为513.8亿日元,约合32.9亿元人民币,开支上看可谓不吝啬,但经常展示在报道镜头上多是简陋矮小的桌椅和简单的会场布置,令人难以相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阪国际会展中心。据小道消息称,这些低矮桌椅是临时从附近小学校租借过来用的。日本如此小心谨慎,恐怕是担忧被人说成铺张浪费。这次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大阪港口及附近商户都被安排暂时歇业,交通被管制,虽不能说民众民怨沸腾,但多多少少会有点扰民。日本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周全,这一点倒是“很日本”。

日本首相安倍小心地游走在大国之间,尽力安抚“脾气总动员”的特朗普。大阪峰会上洋溢着一团和气,与安倍上下斡旋有关。上届峰会时,特朗普又是摔耳机,又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视而不见,又是拒绝与东道国总统合影,会场气氛尴尬。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之前的加拿大G7会议上,被圍攻的特朗普几乎是拂袖而去,回国后连发推特,大骂加拿大特鲁多是个小人,国际交往上升为个人恩怨了。

安倍也刻意做好与中国交往的大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7日下午到达,当天就投入到与多国首脑会晤中。安倍特意把中日领导人会晤安排在当天,并特意给习主席举办了欢迎宴会,对中国领导人礼遇有加,尽显双方对“重要的邻居”的战略新认识。报道称,韩国总统文在寅曾提出在峰会期间与日方举行两边会晤,结果安倍回复称没空。

善于吸引眼球还是被抓眼球?

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扁平化,传播的权力向受众转移。G20从1999年初创,到2008年升格为峰会,到今天已经逐渐格式化成一个例行公事的会议,所谈的无非是些“全球问题”名义下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媒体若想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就得制造花边新闻,以形成一次次舆论高潮。

于是,峰会报道中充斥着“谁和谁握手却被无视”的花边新闻,如加拿大的特鲁多主动与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握手却惨被无视、安倍欲与特朗普握手却被特朗普扭头装作看不见。而事实的真相是,安倍伸手之际,恰恰特朗普的女儿卡万伊和女婿库什纳正从另一端步入会场,加入到他们一起合影,显然,特朗普的注意力转移到女儿女婿身上了,并非故意冷落安倍。

特朗普并非出身于建制派,见到被称为“热带特朗普”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格外兴奋:“喂,伙计,你也来了!”博尔索纳罗也当过建筑商,早与特朗普有生意交往,两人真是惺惺相惜呀。不巧的是,第一次参加G20峰会的博尔索纳罗出师不利,随团成员中有人居然携带了39公斤毒品,这让扬言要掀起反毒品战争的博尔索纳罗情何以堪?

有些花边新闻仅仅只是某一事件的片断,也许与主体无关。如在日美印三方会议,开头几分钟总是会开放给记者拍照或提问,记者们注意到安倍在讲话时,脸朝印度的莫迪,而莫迪却不时盯着正低头摆弄同传设备的特朗普,然后这就成了“特朗普心不在焉”的新闻了,谁也不再关心关起门后三人都谈了些什么。

更有趣的是,一些花边新闻的传播,也透露了一些与会国的复杂心态。西班牙无论从国民经济规模还是国家地位上看,都自认为在G20里有一席之地,但事实上G20不是国力的TOP20,它有代表性和覆盖率,在欧洲国家代表充裕的现实下,西班牙自然就落选,只好以受邀嘉宾的身份屈尊来会。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路说着话步入会场走到桑切斯座位处时,特朗普指了一下桑切斯的座位,说“你有一个好座位”之类的应酬话,结果花边新闻传成了特朗普侮辱桑切斯,用手指着说:“闭嘴!坐下!傻瓜!”西班牙的媒体炸锅了!

G20已经取代G7,成为当今全球治理体制中主心骨,这一治理模式形成,也打破了过去西方国家把持全球治理的局面,形成多种声音、共同协商的局面。

特朗普的“金手指”也令美国媒体炸锅:在与普京的会晤中,美国在场记者要求特朗普就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一事要有说法,特朗普随后手指着普京的方向,笑着连说了两遍:请不要干预大选!请不要干预大选!普京忍不住含笑以对。

可以想象,若没有花边新闻,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一切都以之前筹备与部长级会议磋商达成协议走,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峰会很容易被媒体解读成领导人的“握手问候”聚会。

内生组织的增长

G20峰会框架下的频繁的双边会晤,使各国与会领导人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安倍没空见文在寅,并非是故意冷落,有可能真的抽不出时间,峰会其实完整时间就是一天,前一天是准备期,东道国要负责迎接来宾,后一天是结束日,东道国要负责送走贵宾。要是哪一环节出了差错,就会闹出外交风波。去年G20峰会,法国总统马克龙专机降落到阿根廷机场,居然无人迎机,马克龙步出机舱后第一个与他握手的是穿着黄马甲的机场工作人员。法媒嘲弄道:马克龙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穿黄背心的人等着。马克龙上任后的一段时间以来,被国内每逢周末必上街游行示威的黄背心运动烦透了心。

G20并非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它不设秘书处,没有落实决议机制,会议议程与主题一般由东道国决定,轮到谁办谁就负责一切。不过,G20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对话平台,是当前解决和商讨全球性及区域性问题的重要论坛,形成了一年一度举行的惯例。G20的议题虽优先于经济贸易金融等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但也不回避发展问题及安全议题。G20已经取代G7,成为当今全球治理体制中主心骨,这一治理模式形成,也打破了过去西方国家把持全球治理的局面,形成多种声音、共同协商的局面。

而从一个组织的生命力表现上看,在开放的对话平台上,不断组合、新生不同问题领域的多边对话机制,可以为G20达成广泛一致的决议创造条件。很难想象在G7集团中还会有小多边会议,但G20中可以做到,G20除了20个成员,还包括众多受邀国和国际机构。在大阪峰会期间,以中国为召集人的中非领导人会议上,就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除中国召集的中非领导人集体会晤之外,中方还参加了金砖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由印方轮值召集的印中俄三方领导人会晤。日本首相安倍也召集了日美印三方集体会晤。这些小型的多边会议的形成,使G20峰会框架下的议程更为丰富,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充分,达成最终协议的可能性更高,峰会办得就会越成功。据报道,法方想比照他国的做法,也要召集小多边会议,并形成惯例。

中美领导人会晤

每场峰会都会有一个看点,大阪峰会也不例外。中美领导人会晤安排在会议结束之后,不仅是峰会的看点,也是峰会的压轴戏,众位与会领导人及全球媒体都屏息关注着最后一刻,会晤结果的成败,将会给全球带来影响。它被称为G20下的G2对话。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中美领导人的会晤,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及单边主义的抬头,将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发达国家美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贸易关系出现波折,双边贸易摩擦,上升到贸易战,并有蔓延到科技战、金融战的可能。处理好中美关系相当重要。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美国时说,我知道美国一些朋友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怨言,今天我就是来倾听的,你们有什么怨言就沖我而来吧。汪洋访问美国时曾以中美好比一对夫妻,闹闹别扭是正常的来形容中美关系。

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和稳定器的经贸关系,彼此已经深度融合,想以“零成本”脱钩,不仅不现实而且这些论调有害。冷战爆发的前提就是贸易归零下的无贸易战可打,是意识形态的高度对抗,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现状完全不符。

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美方同意不再征收新的关税,并重新进行贸易磋商。

习主席以离大阪100公里不远的中美运动员相互接触说起,谈起了“乒乓外交”,谈起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关系,牢牢把握住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势。中美会晤相当成功,美方同意不再征收新的关税,并重新进行贸易磋商。特朗普随后表示,美国公司可以恢复对中国科技巨头公司华为的供货。

鉴于特朗普身边有那么几个政客不遗余力地破坏中美关系,中国媒体一改含蓄做法,直接点名批评。在官方媒体上,出现了“蓬佩奥身为国务卿,却扮演反外交角色”“蓬佩奥已成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乱源”“歇斯底里的班农煽动美国陪他发疯”等评论文章。将个别反华分子与大多数美国人相区别,这是中方对中美关系大局的自信。

一向对华强硬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对特朗普与中方达成协议之事表达失望。不过,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理性呼声正在响起,美国商界欢迎中美达成协议,一些之前对中国有看法的议员,也在呼吁改善中美关系,反对把中国定性为“美国的敌人”。特朗普表示:“我对中国没有敌意,希望两国关系越来越好。我珍视同习近平主席保持良好的关系,愿意和中国加强合作。”

中美会晤的成功,是大阪G20峰会上最大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决策工具的G20,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直面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无疑将推动全球各国展开密切合作。

一场大规模的峰会的举办,总难言尽善尽美,总会留下些遗憾。

对普京而言,他认为自己是带着最大的诚意,想与参会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好好地谈一谈,改善两国的关系。但按普京的说法,正要离任的英国女首相却抓住特工中毒案不放,使两人会晤无法转移到其他话题上去。英俄关系一直不见好,都成了普京的心病。

而对于沙特王储萨勒曼而言,上届峰会人人对其避之惟恐不及,但今天却成了峰会的香饽饽,海湾局势的变化莫测,人人都想同沙特加强接触。去年,萨勒曼深陷记者被杀案丑闻。今天,历史已经翻篇,明年沙特将举办G20峰会。

法国也有遗憾。法国扬言,要是在G20峰会议程和联合公报中没有“巴黎气候协定”这些字眼,法国就直接退场。最后,大阪G20峰会继承上届做法,采取G19+1的模式,即19个成员同意推动《巴黎气候协定》,而美国则提出退群的理由。

尽管本届峰会上大部分与会领导人都在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但联合公报决定去除这些字眼,不刺激美国。去年峰会上,由于美方的反对,经常出现在峰会公报上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字眼成了禁忌词。

但值得鼓舞的是,大阪峰会公报虽避免了这些禁忌词,但增加了这些表述:“G20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从语言的技巧上看,这些话也可以视为反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语。

联合公报也不会忘了对东道国设置的一些议题上的关切,如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也会适度关切其他有影响力大国的议题,如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吗?

猜你喜欢
大阪领导人安倍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大阪PALETTE连续就业基地
W大阪酒店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大阪ATM幼儿园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