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调查研究

2019-07-17 02:34崔永胜尹海立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练气功山东省

崔永胜 尹海立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北京 100061;2.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近年来,健身气功这项古老而时尚的健身养生运动在华夏大地上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为满足新时代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可喜的局面,一方面是健身气功注重身心和谐以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健身理念,与时下人们对健康是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的新认知相适应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国人健康意识的觉醒和国学养生热的升温,让很多人开始关注这项既能增进健康又能体悟传统文化的运动。再者就是近年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系列政策对健身气功的扶持推广,使更多部门和人群对健身气功的认知和参与热情显著提升。山东省作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广泛群众基础和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经济、人口大省,在全国健身气功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亦是可圈可点。截至2018年底,注册站点已有3593个,锻炼人群近56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6.3万人,走在全国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的前列,颇具地方代表性。锻炼人群是参与健身气功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必须要深入认识锻炼人群的诸多内在规律。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多视角、多层次剖析山东省近年来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基本情况,将有助于更客观地掌握健身气功内在传播规律和特点,进而制定针对性发展策略,推动山东省健身气功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利于为其他省市提供理论参考,让健身气功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健身气功”、“人群特征”、“职业特征”、“动机”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上百篇文献资料,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资料室、鲁东大学图书馆等查阅了相关研究成果和10多部学术专著,为本研究开拓思路和奠定基础。

1.2 问卷调查法

以专家咨询和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为基础,设计《山东省群众性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评价。使用再测法即测量—再测量的方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算两次回收问卷的一致性系数,结果表明R=0.86,说明两次问卷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稳定性。面向山东省17个地市的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发放问卷1700份(每个地市发放100份),回收1561份问卷,回收率为91.8%,其中有效问卷为1456份,有效率为93.3%。

1.3 专家访谈法

访谈和咨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和山东省体育局群体处、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数名领导,以及山东省17个地市中济南、烟台、淄博、青岛、潍坊、临沂、菏泽、威海、东营、泰安等10个地市的10名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走访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各地市部分健身气功站点负责人数18人,了解他们对山东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看法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健身气功锻炼人群职业类别与学历层次特征

职业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动物界的,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形式[1]。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由于受到不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伦理道德等作用的使然,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职业类别特征,影响着一个职业群体的价值观、精神、心理和作风等诸多方面。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职业类别、比例及分布情况,是受参与群体职业类别特征以及健身气功项目特点制约的。就本研究所调查的6类职业类别来看,“工人”、“服务人员”、“下岗人员”基本属于体力型劳动者,而“行政管理人员”、“教科文工作者”基本属于脑力型劳动者,“其他”则不易辨别。由表1可见,“工人(30.36%)”、“服务人员(15.73%)”和“下岗人员(12.36%)”的比例之和占58.45%,明显高出“行政管理人员(18.48%)”、“教科文工作者(16.35%)”比例之和34.83%。说明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职业类别构成偏向于体力型劳动者,这与2013年全国调研偏向于脑力劳动者的结果有着明显不同[2]。与此同时,卡方检验发现职业与项目之间相互独立(P>0.05),又表明职业类别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到锻炼人群对健身气功的选择。出现上述情况,是否为山东省个案,还是全国普遍性变化,尚需今后深入调查研究。但就这种现象而言,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解析。一是说明健身气功传播具有广谱性,可适合于任何职业类别人群选择锻炼,这对广泛定位今后推广人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是说明健身气功已受到诸多体力劳动者的青睐,这可能与健身气功的项目特点有关,因为强调意识集中、肢体绵缓运动的健身气功,相较于更高、更快、更强的西方体育而言,更善于对身心的调养,而不是能量的消耗。三是可能与从事体力劳动者性格相对比较开放,更愿意到健身气功站点参与集体锻炼有关。

表1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职业类别特征统计表(N=1456)

表2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文化学历层次特征统计表(N=1456)

表2可见,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中拥有“初中及以下(32.86%)”、“高中(23.72%)”学历的比例之和为56.58%,要高于拥有“大专(18.43%)”、“本科(22.35%)”、“本科以上(2.64%)”学历的比例之和43.42%。这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比低学历人群参与体育锻炼比列要高的已有研究结果[3]相反,表明山东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与健康意识成正相关,教育程度越高对体育功能价值的认识往往越深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就越高[4]。山东省高学历人群锻炼健身气功的比例相对偏低,恐怕是与当前锻炼人群主要为中老年有密切关联。我国中老年人受历史、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学历整体偏低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成为学练健身气功的主力人群,拉低整体学历层次是必然结果。结合健身气功对职业类别具有广谱性,提醒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健身气功推广人群,不光要继续满足现在的中老年群体需要,也要注重提升高学历年轻人群的参与热情。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经济收入就越高。吸引众多高学历年轻人群参与健身气功,可以说既是传承健身气功养生文化的需要,也是打破健身气功当前发展窘境、走向市场化良性循环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2.2 健身气功锻炼人群锻炼场所特征

有研究指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选择锻炼场所距离住地或单位1000米以内的人数最多,距离3000米及以上人数最少[5]。从图1可知,群众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场所主要是在公园广场(43.74%)、公路街道边(31.72%)和住宅小区空地(25.56%),社区体育馆(18.48%)、单位体育馆(15.39%)、学校体育馆(13.83%)比例相对较少。然而,无论是选择上述哪种场所进行锻炼,应该说距离习练者的住地或单位都不太远,这种现象验证了已有研究结果的正确性[5],实地调研发现,年轻人主要是在单位或学校体育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人走进室内场馆锻炼的人数较少,大多选择公路、街道、广场、公园的空地进行锻炼,导致选择的百分比也就相对偏高。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是吸引体育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传统养生学还告诉我们,优美的自然景观,适量的空气流通,安静的周边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是,实地调研中看到不少健身气功锻炼场地多是因陋就简,找个稍微平坦的空地就三五成群地锻炼起来,播放的功法音乐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锻炼或休息,嘈杂的周边环境也同样影响着锻炼的质量。鉴于此种状况, 在土地资源有限、体育场地供给相对不足的地方,建议将大片空闲的城市住宅和公园绿地进行功能开发,让绿地为健身气功等群众体育健身服务,如此既能优化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也能避免很多绿地资源中看不中用的浪费[6]。对于体育场馆而言,建议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积极向社会开放,让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同时促进群众性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仅有12.18%的人选择到经营性体育场所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说明健身气功市场化之路才刚刚起步,需要注意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项目产品打造。

图1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锻炼场所示意图注:此题为多选题,故百分比之和大于100%。

2.3 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学练动机特征

动机源于需要,需要是群众学练健身气功的心理内驱力。图2中选择“强身健体(51.62%)”群体的百分比排在第1位,加之排在第4位的“缓解压力(6.53%)”,累计有58.15%的人选择了与健康有直接关联的选项,说明增进健康是学练健身气功的最大动机。究其原因,首先,在当前人们健康意识比较强、健康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医疗制度和保险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普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将希望寄托在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尽量避免或减少医疗负担的人越来越多。其次,是由健身气功健身作用显著的项目特点决定的。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健身气功,史料中至少从阴康氏教导先民做具有“宣导”功能的“大舞”开始,就是从祛除疾病、优化生命整体状态来研究人体,发展至今更是贴上了可有效促进人体健康的项目“标签”,为了健康学练健身气功必然是很多人的初始动机。健康是人的基本诉求。拥有了生理健康,就会渴望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后,不少人发现心理空间却极度空虚,极其需要参与一个群体进行心理的相互慰藉。由此,为了“休闲娱乐(13.86%)”、“交流情感(8.42%)”、“扩大交往(4.71%)”而学练健身气功的人群也达到26.99%。此外,还有人选择了“审美价值(3.18%)”、“传承技艺(3.06%)”、“追求名利(2.64%)”、“满足好奇(2.52%)”等选项,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毕竟也代表了一些锻炼者的心声。满足大多数人的学练动机,是促进健身气功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由此可见,强化推出健身气功促进健康的针对性产品,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是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健身气功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

图2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学练动机示意图

2.4 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参与方式与时机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健身气功人群最喜爱的锻炼时机是在“喜庆节日和传统习俗(33.78%)”。之所以喜欢在喜庆节日和传统民俗期间进行表演,显然是与山东省在许多重要喜庆或民俗节日安排有健身气功表演,让参与群众感受到在这个节点展演健身气功给他们带来较大心理满足感有关,故选择喜爱在这个时机参加表演。健身气功本身具备表演展示的功能,特别是几百甚至上千人同场表演的场面更是独具魅力,在喜庆节日和传统习俗期间展演健身气功,不仅为传统节日增添了色彩,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群众参与健身气功的热情,两者相辅相成,这种做法值得推而广之。参加“集体活动(21.64%)”远高于“个人活动(11.35%)”的比例,成为群众最喜爱的参与方式。集体练功能发挥较好的群体效应,不仅有利于改善和调节习练者的心理、精神状态,还因为大多有国家培训过的指导员负责功法理论和技术辅导,可帮助习练者少走弯路、持久锻炼而获得身心健康[7],由此而理所当然地成为群众最喜爱的参与方式,也是健身气功项目多年推广的成功经验。“观看比赛和表演(13.45%)”、“参加竞技比赛(12.16%)”两个选项所占比例不大,说明普通锻炼人群对健身气功比赛的关注度不高。

表3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喜爱的参与方式与时机特征统计表(N=1456)

2.5 健身气功人群参与锻炼的影响因素特征

学练健身气功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群众参与锻炼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法规保障(1.45%)”、“宣传推广(6.18%)”、“家庭条件(5.56%)”等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当前国家推广健身气功的基本政策和措施是正确的,并没有成为影响群众参与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观念(28.39%)”绝对是影响参与锻炼的第一要素,说明包含有健康意识、锻炼意识等内涵在内的“体育观念”,是一个人决定是否学练健身气功的关键因素。“场地设施(16.72%)”是第二影响因素,此前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群众访谈中了解到,“锻炼时间(16.25%)”主要是上班族们提出来的。由于受上、下班时间的制约,上班族们很难按照站点的时间参与晨、晚锻炼,极其希望拥有更加灵活的参与活动时间。占8.33%的“人员与技术”影响因素,主要是指站点指导员及其技术水平。大量实践证明,一个指导员的功法水平决定着整个站点参与群体的锻炼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基层指导员的业务水平,也就抓住了提升健身气功锻炼人群整体水平的“牛鼻子”。唯物辩证法指出,要想掌握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这个事物的内因。因为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有鉴于此,无论何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只有让参与群体从内心真正认可,自觉主动地践行健身气功,才是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的不二法门。

表4 山东省健身气功人群参与锻炼的影响因素统计表(N=145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山东省健身气功锻炼人群的职业结构特征偏向于体力型劳动者,与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偏向于脑力型劳动者的调研结果相反。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住地或单位附近,以公园广场、公路街道边和住宅小区空地为主。锻炼动机较为集中且明确,以增进健康为主,其次才是休闲娱乐和交流情感的心理需求。“喜庆节日和传统习俗”与集体活动是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参与度最高的时间和参与方式。包含有健康意识、锻炼意识内涵在内的体育观念,是影响群众参与锻炼的第一要素。

3.2 建议

1)创新健身气功推广理念与模式,拓宽新时代推广普及新路径。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和手段,唤起普通民众强烈的健康意识;打造健身气功针对性的健康产品和强化项目蕴含文化的内在感染力,吸引更多群体关注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满足参与群体的生理、心理的不同需求,是新时代推广普及健身气功的重要路径。这个路径需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广泛参与,研究者和管理者的精心研发和组织,众多社团组织的建立和全方位参与,应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层层分解任务,方可引导更多群体关注、学练健身气功。

2)细化健身气功产品,适应广谱性推广新要求。增进健康是大多数参与群体的首要动机,但不同的群体对健康的诉求绝不会完全等同,简单依靠几个功法就包打天下的思想绝对行不通,也走不远。建议深入了解不同锻炼群体的健康需求,以量身定做的理念,细化打造针对性健康产品,如开发针对不同群体和疾病干预的系列运动处方等,是提升健身气功发展品质和扩大锻炼人群的重要法宝。

3)建设好群众身边的站点,培养好群众身边的指导员。建议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健身气功站点建设,确保群众就近能“有地可选”、“有地可去”、“有馆可用”参与锻炼。建议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和定期年检制度,这是培养更多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保证,也是夯实基层站点组织、满足更多群众参与锻炼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学练气功山东省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