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思”,关注本质

2019-07-17 08:30黎英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先求计算方法周长

◇黎英杰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本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追问的方式,以“追”“促”“思”,突出本质。

一追: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我给出长方形的直观图 (如图1)后,追问: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你的理由是什么?

图1

面对这个追问,学生能够很快说出另外两边的长度,并说出理由是 “长方形对边相等”。在这里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巩固了长方形的特征,并可以继续应用已学的周长知识说出求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各边的长度顺次相加,即60+40+60+40=200(cm)。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方法探索其他方法。

二追:你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求长方形的周长?

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教材只预设了三种方法。方法一: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方法二:长方形周长=长×2+宽×2。方法三:长方形周长=(长+宽)×2。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出现了新的方法: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宽+宽+长+长。 这两种情况看似和方法一相同,但实际上对学生而言是不一样的思维。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我没有简单地做出判断而是提出了新的追问: 你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求长方形的周长?

面对这个追问,提供方法的学生解释是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求周长时,可以先求两条长的和,再加两条宽;或者先求两条宽的和,再加两条长。

在这里学生不但关注了求图形周长的方法,而且关注了长方形的特征,是在第一个追问下宝贵的思维发展。

三追:观察这四种方法,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学生通过这样逐步深入的思考,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了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个追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化繁为简,巩固知识,优化方法。

猜你喜欢
先求计算方法周长
槽道侧推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圆的周长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求油和壶的重量
灯笼填数
应该从第几页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