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城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探索

2019-07-17 01:23王合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6期
关键词:顶层新城规划

王合

(广州智慧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基于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建设,促进产业与城镇空间整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产业新城建设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从政府体制改革、城市新形态变化、产业升级等三个领域进行突破,从而实现城市的发展转型和城市管理方式转型,实现产城融合,助推区域经济升级。

2 智慧城市与产业新城规划

2.1 产业新城顶层规划要点

产业新城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模式,体现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双向融合的理念,“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在产业新城顶层规划中,规划的宗旨是根据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需要明确产业定位、打造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新城的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人口吸引力。

2.2 智慧城市助力产业新城顶层规划

智慧城市旨在通过应用各类信息技术,为政府、企业、社会、市民提供及时、高效、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为城市的发展转型和管理方式转型提供支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深度融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1.0时期,经以政府为主导的2.0时期,迈进以人为本的3.0时代。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满足各行业应用的智慧化、业务支撑数据化和和基础设施云化的需求,在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同时,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为城市事务及生活带来的诸多改变。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为产业新城在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城市智慧管理、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智慧服务、环境生态智慧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新城中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3.1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指导思想

智慧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应当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做好顶层规划,以达到预期目标。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进行合理有序布局和实施。顶层规划时必须秉承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市战略融入智慧城市定位,打破 “信息孤岛”为城市打造一个完整自给的生态系统。从城市决策层面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产业新城智慧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产业新城中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机构;加强顶层规划的指引性作用,以达到将来指导各建设部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3.2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方法

智慧城市解决的是“城市病”,因此在顶层规划时需要了解和分析城市的核心资源和需求什么,这就需要从城市的三个主体着眼,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中的企业、城市居民。从三个主体的视角出发在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时将智慧城市关键要素进行分解,采用SMART模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规划。SMART模型包括了服务、管理、应用、资源与技术五大关键要素。其中,资源和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因素,都属于投入层内容;应用平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产出物,属于产出层;管理是指采用的智慧管理手段,助力城市的规划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服务主要是指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服务和管理两者都属于绩效层。如图1所示。

3.3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技术架构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是产业新城实现科技为城市赋能的关键工作,而智慧城市架构规划是顶层规划中最核心的部分,关乎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顶层规划时应着力于智慧城市整体架构的规划。

图1 智慧城市规划SMART模型

图2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架构

传统城市的运营管理是依靠不同的系统加以实现的,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环境、医疗、公共安全、市民信息及管理、各类资源等系统,而上述子系统之间都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和把控。而在基于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规划时,必须打破 “信息孤岛”,将各子系统通过信息共享与交互形成一套相互促进、彼此交融、协同共进的整体系统,并为产业新城的应急管理与指挥、资源调度、公众服务等运营管理提供高效整合的决策辅助支持,并最终将产业新城发展成为一个完整自给的生态系统。

从智慧城市的必备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顶层规划中为了实现将产业新城打造成感知城市、理解城市和分享城市,将智慧城市技术架构分为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存储与融合运算层、服务支撑层、智慧服务应用层。其中,感知控制层包括了城市基础设施、传感/执行器、短距离通信网和网关等,主要实现自下而上的数据采集和自上而下的控制;网络传输层包括了城市中的核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功能;数据层包括了城市的基础数据库、各专业数据库并将其构成整个产业新城的智慧城市数据平台,主要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服务支撑层包括了服务支撑技术、云计算服务两个部分构成云计算服务平台,主要实现对上面的智慧服务应用提供支撑;智慧服务应用层主要包括了各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并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对各应用系统的统一管理(见图2)。

3.4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业务架构

根据产业新城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良好的产业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丰富的生活服务配套,使产业新城内各类空间与功能相融合,满足就业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的目标,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应包括产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物业生态系统、社区生态系统等。

因此整个产业新城的智慧城市业务架构规划为“1+1+8+N”的架构,即一个智慧城市大脑,实现产业新城的数据云存储、数据云计算与融合分析和城市的运营管理系统;一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整个产业新城管理的基础数据展示、流程监督监控、事件处置协同调度等多种功能,可进行集中实时监控、预警、统计分析、绩效考核;便于快速发现问题、处置事件、观察动态、统计分析,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八个应用支撑平台分别为智慧产业平台、智慧商业平台、智慧物业平台、平安城市平台、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以及智能物联网设备接入平台、智能聚合支付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使能平台,如图2所示。

4 结语

推进基于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建设,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作为产业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得到了重视。从顶层规划来探讨产业新城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基于产城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最终助力于国家智慧城市的实现。

猜你喜欢
顶层新城规划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珠江新城夜璀璨
滨海顶层公寓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