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商业街区中慢行路网的空间特征与优化分析
——以武汉市户部巷街区为例

2019-07-17 01:23王文宣穆荣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6期
关键词:户部商业街路网

王文宣,穆荣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引言

历史商业街区多为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老旧街区,在历史上以居民生活为主,兼顾商业的功能并传承至今。保存完好的历史商业街区,往往承载着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和经济脉络,汇集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文化特色和精神价值,彰显着一个城市千百年积淀的独特城市品位。

城市慢行路网指承载慢行交通方式(时速不超过15km/h)的城市路网,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非机动车道、城市步道和城市景观道。

慢行路网在历史商业街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使用或参观街区内场所的主要载体。但由于空间布局的历史特征,历史商业街区的慢行路网大多呈现出“主干道包围,细碎路分割”的形态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商业街区面临着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验。基于空间句法对历史商业街区的慢行路网及其构成空间进行合理分析,对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肌理,释放历史商业街区活力,促进历史商业街区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区域及方法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户部巷街区位于武昌区长江东岸。北起中山路,南至张之洞路,西起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其慢行路网以民主路和解放路为中心向外辐射。该街区是武汉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享誉武汉三镇的众多老字号坐落于此。随着武汉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带动,户部巷街区逐渐发展成网点密集、门类齐全的商业街区。除此之外,黄鹤楼、武昌起义纪念馆等一批历史古迹也汇聚于此,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光购物。

2.2 研究方法概述

空间句法理论是一种用来描述和分析空间布局的方法,最早由比尔·希利尔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其本质是根据图论原理,将整体空间基于人的运动特征划分成一系列局部空间,并计算局部空间之间的分布关系[1]。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拓展,空间句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路网设计、用地优化等领域。依托depthmap软件,运用轴线法,从多个指标入手,对户部巷街区的慢行路网的空间进行特征总结,并提出优化建议。

表1 连接值与控制值

3 慢行路网的空间分析

3.1 连接值与控制值分析(参见表1)

连接值表示一个空间与其他空间相连的次数,连接值越高,空间的渗透效果越强[2]。控制值反映某个空间对其连接空间的控制程度,控制值越高,对其周围空间的影响程度越大。对户部巷街区的连接值与控制值的分析数据如下:

连接值和控制值呈现的差异不大。若将该街区的慢行路网分为三级,第一级为街区四周和贯通街区的主干慢行道,第二级为联通主干慢行道和支干慢行道的次干慢行道,第三级为深入小尺度空间的支干慢行道。可以发现,次干慢行道如读书院路、胭脂路、棋盘路等连接值和控制较高,对周围空间的影响程度较大;支干道如鸿翔巷、斗级营等连接值和控制值较低,对周围空间的渗透效果较差(见图1)。

图1 连接值与控制值分析图

3.2 深度值分析

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来看,空间本身没有意义,重要的是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为一步,则节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个节点之间的深度值[1]。假设dij表示i和j之间的最短距离

深度值可以表达一个空间到其他空间的便捷程度。

表2 深度值分析数据

图2 深度值分析图

该街区的户部巷商业街、黄鹤楼景区、昙华林文创园空间探索程度较高,选取直接连接上述三个场所入口的慢行道,并分别以三条慢行道为起点,与整个街区的慢行路网进行深度值计算,得到结果如下:

通过深度值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三个场所而言,深度值小于5的慢行道都不到40%,平均深度值在5~10,即该街区主要场所入口处的慢行道可达性较差,不利于行人到达。且以粮道街为界,可达程度高的慢行道大多分布于整个街区的北部(见表2和图2)。

3.3 整合度分析

空间句法中,整合度用来表示空间的集聚程度。是以某一元素到其余所有元素的深度平均值做比较计算而得到的比较值,可分为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整合度越高的区域,空间的可达性就越高,各类空间探索活动也会越多。用RAi和RRAi分别代表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其计算方法如下[5]:

图3 整合度分析图

表3 整合度分析数据

从数据结果来看,轴线分布均匀。该街区西部整合度较高,红色轴线代表的解放路中段和民主路中段的全局整合度最高。并以两条道路为中心向外整合度逐步降低。说明该区域的慢行路网以解放路和民主路为主干向外扩张,两条慢行道交汇地带的可达性和便捷度最高,行人流动性最大。结合实际情况,与该街区主要商业场所的分布相符合。蓝色轴线代表该区域的整合度较低,大多分布在主干慢行路网所形成的内部区域,此类空间多为户部巷街区居民生活的空间,可达性差、利用率低(见图3和表 3)。

3.4 可理解度分析

可理解度也称为智能度,行人在空间探索中透过一个局部空间而掌握整个空间结构,建立起对未知空间的引导称为可理解度。它是用来衡量整体与局部相关性的指标。通常用局部整合度和全局整合度的相关性表示。若用C表示连接度,I表示整合度,其表达式为[6]:

通过对户部巷街区的可理解度分析,其散点图的拟合线斜率为2.58,拟合度R2为0.66,呈现出中度相关。说明行人在使用该街区慢行路网进行空间探索时较容易通过小范围的慢行路网掌握整个空间的慢行系统结构,慢行路网的空间设计人性化程度较高(见图4)。

图4 可理解度分析图

4 户部巷街区慢行路网的优化建议

街区内慢行路网的品质,影响着行人对空间探索的体验感与参与度,对街区文化的传承、街区景观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空间句法的分析数据和对街区内慢行路网的适用人群的问卷调查,对户部巷街区的慢行路网优化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4.1 慢行空间可达性的提升

由于户部巷街区内老旧居民区、学校等封闭性场所较多,慢行道之间的连通性因此而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要场所的可达性较差,与周边路网的连接值偏低,不利于行人对上述场所进行空间探索。对街区场所可达性的提升应注重开放性社区的构建,打破场所之间围墙高隔的局面。同时注重将整合度较高的轴线延伸至街区的内部,增加支干慢行道与高整合度轴线的连接效果,形成公共性高的空间格局。

4.2 慢行空间的智能度与体验感优化

空间的智能度的提升对慢行路网的实验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但慢行路网在提升智能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也有利于激发行人进行空间探索的好奇心。对于户部巷街区而言,若将其进一步分割为更小规模的街区,应根据使用者的活动需要进行慢行路网的空间布局。例如以户部巷—自由路—都府路—中华路所构成的户部巷社区,其内部的户部巷商业街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尽管局部智能度较差,也应当保留内部街巷空间的原有风格,真实还原老武汉的历史风貌。而以解放路—张之洞路—复兴路—彭刘阳路所围成的区域,其空间的主要功能以生活和公共服务为主,则应提升其慢行路网的智能度,便于行人对该区域的使用。

4.3 慢行路网与其空间的环境融合

慢行路网的设计不应脱离其空间的环境而单独存在,应与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环境、商业深度融合。例如可在慢行路网中增加拥有历史元素主题性质的空间节点,丰富慢行路网文化内涵的同时加强了街区的吸引力和使用者的趣味性[7]。

5 结语

历史商业街区内的城市慢行路网承担了连接重要节点、传播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见证着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利用空间句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学习借鉴相关学者的经验,并结合实际调研,对历史商业街区内的慢行路网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建议,以期对历史商业街区的更新、保护和城市慢行路网的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户部商业街路网
完美小店
朱元璋道歉
朱元璋道歉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李晶晶作品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金币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自动提取路网与公路路网的校核比对
高速公路路网复合通行卡(CPC)管理方案探讨
高速公路路网内复合通行卡(CPC)调拨方法研究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