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019-07-17 04:14王国玲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师范生能力培养

王国玲

摘    要: 师范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后备教师的重要渠道。在国家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下,师范生应勇于突破自己,寻找创新创业之路,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梦想。结合师范生的特点,高校应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增强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师范生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开启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师范类高校作为优秀青年集中地之一,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群体。高校要提高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系统,带动创新成果的培育,服务于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一、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

当前高校对师范生的能力培养较注重师德礼仪、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则不足。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是教育祖国下一代的教育者,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如何教育出符合新时代标准的学生?

(一)师范培养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到位

高校注重师范生专业性的培养,无论是专业建设、专业师资的培养、课程建设、实践环节都将专业性放在重要位置,忽略创新创业的位置。创新创业可以通过专项活动,如课程、创业孵化、讲座等补充,并且只是针对有创业意识的小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到位,看待创新创业过于局限。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

师范生的专业教育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专业教育重点讲授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没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没有在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中體现创新创业教育。

(三)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不完善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企业所需,而且是高校的任务。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如校企合作创新力不够,沿用以往的方式;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的转化不在一个频率,高校教学体系维持以往的节奏,导致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并不完善。

二、高校推进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教育的高度融合需要更新理念,并从多维度进行升级。不仅是表面为创新创业舔砖加瓦,还需要从内部深入创新创业,全面体现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失的位置。从师范生的整体特点出发,把握总体,着眼细节,相互配合完成创新创业工作改革。

(一)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以校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创新创业发展工作领导组,把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学校主要领导及时贯彻落实国家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新创业工作,及时解决创新创业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

(二)鼓励政策的支持

其一,推进创业学分认定制度,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制度,根据具体制度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落实到学校管理中,学生在校期间根据个人特点接受相关训练、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取得创新创业成果;其二,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必须在激励和奖励制度上给予关注,让创新创业的师资在工资和福利上有保障,在职教师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并根据工作情况计入教学工作量。

(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机制建设需要全方位共建,需要专门机构统筹和管理,可以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级教学单位共同行动,从政策扶持、教学管理、教学研活动等方面全面推动。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专业课程体系

在师范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融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课程体系全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改革专业课程标准,开设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程。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建立创新创业教学专家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共享资源,促进共同发展。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列入教学计划,全面覆盖所有专业的学生,让师范生接受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的教育。在课程中可以加入创新的课例,让师范生在课堂中联系专业的领域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用师范生典型的课例讲解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让师范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

(三)在线开放课程

建立师范生课外线下的学习资源库,打造自学的优质资源平台,可以购买一流大学相应学科的教师讲课、教学过程实录课程课例、专家说课、精品创新型教案等。师范生通过在线学习促进自我成长,在学习中创新创业课程和师范生专业课程的碰撞发生良性的反应。同时,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增设通识教育的课程,包括创新思维方法训练、创业基础、新产品开发、资源整合等。

四、创新创业师资培养

创新创业教学专家团队承担“师范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如定期邀请一些企业家、创业校友来校利用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创新创业指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的需要。建立学生实践团队,学生自主进行相关活动,定期进行总结会、举行创业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活跃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

(一)校内优秀教师、校外兼职专家

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关键是,逐步建立一个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均优的校内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同时,从“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业相关的企业中聘任专家为校外兼职教师,形成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专家教学队伍。

(二)教师队伍相关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专家引领带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开展教学质量提高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指导学生创业孵化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教研活动和教材建设

充分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创新创业教师申请创新创业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公开发表创新创业工作研究的文章。同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写工作,編写出版立足本校定位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融入学校及专业和实践特色。组织校外专家和师范类学科带头人编写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易于实践操作的重点教材。

五、创业赛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高校要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和实践,实践活动可与赛事相辅相成,在赛事中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准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营造创新创业赛事氛围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各大企业举办创业的各类赛事,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创业比赛氛围。利用校内创新及创业比赛、创业讲座、创业园试营业等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校园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依托创客实验室等进行创业启蒙

学生可以依靠学校创业实验室等课题研究,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动。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创新教育技能,学习创业模拟培训课程,参与创新创业类的培训,实现知识理论和创新创业的融合。

(三)实践基地进行创业孵化

搭建校内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实训室,建立健全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向和创新创业实践要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空间。整合校园内部、校外机构、优质企业等各方资源,建设目标明确、资源共享、综合育人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整合资源。高校要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搭建校企共建平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Z].2015.04.27.

[3]白鑫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演进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67-71.

[4]陈烨,贾文胜,郑永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170-175.

[5]赵东霞,王乐.师范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57-60.

[6]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91-94,90.

[7]姜海燕.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有效着力点[J].高等农业教育,2010(01):33-35.

[8]王婉萍.大学生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宁占英.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07):44-46.

[10]叶城均.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30(04):39-43.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师范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教学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jyxm1049)。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师范生能力培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